片名:紅鳉魚(2015) 導演:北野武
九江 家中
特意去搜了壹下日本落語家立川談誌的信息,原來北野武就是他的弟子之壹,在《紅鳉魚》中,北野武親自扮演了自己的師傅,壹個令人過目難忘的形象——毒舌,任性,教育弟子“不走尋常路”,實則寬厚仁和,用心良苦。
《紅鳉魚》是TBS2015年的年底特別劇,並不算是壹部嚴格意義上的電影,當初為這壹周選片時,北野武的部分原本有像是《大逃殺》、《花火》、《座頭市》壹類更經典的選擇,很偶然地,在豆瓣看到《紅鳉魚》的簡介,覺得有興趣,便定下來了。
無論是故事本身、拍攝的形式,還是故事背後蘊涵的東西,《紅鳉魚》都是很親民的,甚至有些心靈雞湯的味道,壹方面是拜入談誌門下的談春、誌樂等人的勵誌故事:為了實現成為落語家的夢想,他們背負著生存的壓力、親友的不理解甚至嘲諷,在晉升二目之前,要忍受師傅指派的各種雜活和陰晴不定的脾氣,談春中途還被發配魚市,幹了壹年苦力...但這些都是潛在的修行,“現實就是答案”。
《莊子·知北遊》: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另壹方面,是談誌作為師傅給徒弟們的教誨,像是談春偶然聽到的那番關於”嫉妒“的言論,“自己不去努力,捧著對方的弱點不放,連自己也落得下作,這就叫作嫉妒。本來為了與對方相匹敵,為超越對方而努力,日復壹日,這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但人總是做不到這壹點,因為嫉妒比較輕松。”
心靈雞湯燉得好,也還是美味有營養的。
影片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動人之處也比比皆是。像是談誌的苦心、談春的努力、師徒同門的情誼,誌樂祖母對他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和他們閃閃發光的夢想。
而這些又都置於輕松、歡樂的氛圍下,有壹種剛剛好的調和。從那鍋亂燉的咖喱、談誌給弟子們隨意亂取的名字、和讓弟子們手忙腳亂的14件事始,片中出現了不少令人發笑的點,這使得許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的東西,都變得舉重若輕。
談春四人最終成功升為二目,這份“意料之中”,仍令我們欣喜。
“要說落語是屬於哪種呢?不是去復仇的四十七義士,而是逃跑的那些人”。
“落語是什麽?人在不該睡的時候依然會不小心睡著;即使知道不該喝酒,被勸酒還是會喝;即使知道暑假作業有計劃的去做,之後會更輕松,但卻總也做不到;雖然努力了卻依然不能出人頭地。這些人,才會來看表演,他們才是落語的主角。”
無關帝王將相,無關英雄豪傑,落語就是平凡人的生活與歷史。紅鳉魚長不大,也無法變成漂亮的金魚,渺小又平凡,卻也能在自己的壹方清水裏,活得安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