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元宵節的寓意和由來

元宵節的寓意和由來

1、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壹”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2、元宵節的寓意:

元宵節象征著家人團聚,幸福美滿,團團圓圓。同時,還有祈求新年順順利利的意義。元宵節被人們視為春節最後的高潮,因為過了這天,人們就要真正進入新壹年的生產、生活。

所以人們在元宵節全民歡慶,以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這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

元宵節傳統民俗

1、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壹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2、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

據《隋書·音樂誌》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華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

3、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壹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壹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