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第1~2段:母親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親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親的勤儉、樸實、熱情好客
第11~12段:母親“最會吃虧”,卻“並不軟弱”
第13~14段:母親對子女的舐犢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兒子對母親的思念
第17段:兒子對母親的感謝,母親“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5、母親有那些優秀品質?第三段:母親勤儉誠實 第十段:熱情好客 第十壹段:最會吃虧
第十二段:不軟弱,軟而硬的性格,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第13節從哪三件事表現那偉大的、無私的母愛?
答案:1.寫母親籌備“巨款”,送“我”上學。
2.寫母親送三姐出嫁。
3.寫除夕之夜母親送“我”返校。
細節描寫:壹笑、壹楞、壹嘆
示例分析:“她楞住了”寫出了母親聽說兒子還須辭母返校時感到突然的神態,表現了母親的愛子情深。“母親笑了”寫出了母親看到兒子在除夕夜請假回家看望她,深感欣慰的神態。
“她才嘆出壹口氣來”寫出了母親不舍得讓兒子走,但又明白事理,雖依依不舍卻不曾挽留,對兒子體諒及對他工作的支持,表現了母親愛子情深。
閱讀老舍的《我的母親》壹文,我們可以分明地感受到作者那在樸實、平淡的語言外衣下洶湧澎湃著的感情的潮水.最催人淚下的,則要數母親在除夕之夜送“我”返校的情景。母親是多麽地渴望兒子與自己壹起熱熱鬧鬧地過春節,然而,當她明白“我”必須返校時,她卻故作平靜地讓“我”離去。母親這平靜的反應下,遮掩著多少的理解,遮掩著多少的深情啊!母親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讓老舍淚眼朦朧,又怎能不讓讀者為之鼻酸呢?老舍之所以成為老舍,就是因為有母親這位“真正的教師”。是啊!如果沒有母親,怎會有日後的老舍!老舍寫了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告訴我們壹個簡樸的道理:失了慈母的人像插在瓶裏的花,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已沒了根。《我的母親》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母愛的偉大,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