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復習?”
出處:《論語·學而》——戰國·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註釋
1、三省:省(音xing),檢查;察看;反省。三省有幾種解釋:壹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本文中指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忠:舊註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壹心壹意。
3、信:舊註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是壹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百度百科——吾日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