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室內攝影技巧

室內攝影技巧

室內攝影技巧

在室內拍攝的壹個缺點就是光線不夠理想,在大部分情況下室內光線都會太暗。這時,閃光燈顯然是壹種非常有效的人造光源,功能強大而且使用多樣化,但妳也可以在拍攝時使用已有的現場有效光。

內置閃光燈的光往往太弱、太冷,拍攝的影像會破壞整個環境的氛圍。在3米以外拍攝時,妳就必須使用曝光指數至少為36~40的外接閃光燈――妳可以向了解閃光燈的朋友或攝影器材經銷商咨詢配合妳的相機使用的閃光燈裝置以及它們的性能。需要柔和的照明時,妳也可以將閃光燈放在相機的機頂或旁側,同時使用反光板和散射器以獲得柔各照明,這是因為這樣可增強有效的照明區域,用側光來照亮三維的物體。

在拍攝大房間時,妳可以使用多個閃光燈或者打大光圈,在房間的不同位置釋放快門――這種方法會非常困難,尤其是妳沒有攝影助手時。

妳也可以用持續的人造光來代替閃光燈,鹵光和鎢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相機的自動白平衡設置不能使妳得到滿意的結果,妳不妨嘗試使用幾種不同的白平衡設置,如果沒法使用額外人造光源,那麽妳只能使用所謂的\"有效自然光\"了,它們有可能是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的光線,也可能是不會影響正常攝影的人造光。使用有效自然光的優點是房間照明很自然。

除非妳買的相機非常便宜,否則妳最好選擇曝光時間(由快門速度決定)在1/500~1或2秒之間的相機,同時還能選擇盡可能多的不同光圈值,這些相機本身具備的條件是使妳在昏暗的室內進行拍攝成為可能,而且能拍攝出效果非常好的照片。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室內拍攝時,最好是關閉閃光燈,同時將相機放在三腳架上,否則照片會變模糊。實在沒有三腳架,妳也應盡可能找到穩定的支撐點,這些方法雖然沒有三腳架的效果好,但也能適當減弱因相機晃動造成的照片模糊。在釋放快門時,將相機靠在硬物體上――凳子,柱子或墻壁,只有是穩固的東西就行,然後非常輕地撳下快門,釋放按鈕。有可能的話,還可用自拍器來釋放快門。

在光線不足或不穩定的環境下拍攝時(如禁止使用閃光燈的場所),唯壹的選擇就是增加感光度,高檔相機都有\"強制增感\"功能,妳可以從壹系列的ISO值中進行選擇雙倍或四倍感光度。不過這種方法會大大影響到圖片質量。當然哪,這是避免因晃動導致的影像模糊的唯壹方法,特別是在隨意拍攝照片或拍攝活動的被攝主體時,尤為有用。

----------------------------------------------------------

此外室內攝影還應註意合理利用窗戶光。

從朝北的窗口照射進來的光線,是壹種較有方向性但仍是柔和的光線。當妳在窗戶光的對面置壹反光板來減弱光源所產生的陰影時,出現的效果是柔和而優雅的,對人物的臉部能起輕描淡寫的作用。這種用光對彩色膠片尤其適合,為許多人像攝影家所樂於采用。

英國攝影家P·裴佐爾指出,窗戶光的照明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它的強弱變化要比眼睛所能見到的大得多。從窗戶到被攝者的距離,決定著面部照明的類型。同時,也要看室內墻壁和地板的反光能力。當被攝者進入窗戶光的死角時,墻壁上的反射光就開始發揮更大的作用了。此時,被攝者離正對窗戶的墻壁越近,照明越充分。

在室內,只要被攝者移功幾步,強光和明影的對比就會有很大變化。因而,調整距離能夠解決照明不均勻的問題。裴佐爾指出,被攝者如處在窗戶的正中位置,面向窗口,他的前額、鼻子、顴骨和下巴都處於白光照明之中,看起來顯得很突出,不論什麽背景都能把輪廓襯托得很明顯。光從側面射來,面頰線條明顯,面頰和頜部能產生陰影。頭部微微轉離相機,側面光能產生最大的立體感。此時,最能表現壹個人的臉型特征的辦法是,臉 部微微轉離窗戶壹些,轉向陰影方向,使之只有側面充分照明。但這時必須同時利用反光板,或室內其他方面的反光。如被攝者移到窗戶的壹側,面向窗口,側面光和輪廓光會有所減弱,面容顯得圓潤勻稱。面孔轉向相機時,面孔上背窗的部分出現了陰影,但面孔離窗最遠的壹邊或多或少地為平光所照亮。遠離窗口時,整個面容處在陰暗的平光之中。被攝者離窗越遠,影調越平淡。

利用窗戶光拍攝人像時,淺色墻壁的小房間比起大而暗的房間反射的光線多壹些,因而背景也亮壹些。反射光的強弱和背景的色調,可以用拉開或關上窗簾的辦法來調節。但是,裴佐爾認為,最值得追求的還是直射光的光效。攝影者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用百葉窗或厚窗簾模擬出硬調的直射光的效果。也可以用薄窗簾把斜射下來的光線變成散射光,還可以讓它帶有某種顏色。淺調的窗紗可以當柔光器用,能使光線柔和。陽光灑在彩色窗簾上所起的效果,和加了彩色濾光片的泛光燈壹樣。

用白卡紙等做成反光板,調整反光板的位置,可以用來控制反射光的強度和分布狀況。但這種技巧如果用得太過分會失去自然的窗戶光的特色。壹天中,光線的變化在室內所起的偏色與在室外拍彩照時是相同的。然而,有些在室外攝影中無須註意的問題,對室內窗戶光卻有影響。例如,窗外近處是太陽曬著的紅磚墻,室內窗戶光線就會偏紅;窗外是花園並有高大的樹木,光線就會偏綠;窗口對著藍天,就可能帶藍色。這種影響在室內可能比室外明顯,因為窗口更有選擇性,不像室外那樣色彩有壹個總的平衡。

室內如兩面墻上都有窗戶而被攝者在兩窗之間,此時的交叉照明會造成各種有趣的光效變化。只要在拍攝時讓被攝者轉動壹下身體,壹系列不同的變化就會顯現出來。此時,應註意設法通過調節使壹個窗戶的光比另壹窗戶稍亮壹些,兩個窗戶的光線相等是最不好的。

英國攝影家羅納德·斯皮爾曼認為,利用窗戶光拍攝人像也可以用燈光作輔助 光。他指出,被攝者既受日光又受鎢絲燈光照射,在日光型幻燈片上能產生非常令人滿意的效果,這壹點壹般初學攝影者並不意識到。此時,唯壹的要求是,兩個光源必須是來自不同的方向,以便它們能照射到被攝者的不同平面上。換而言之,妳不能讓被攝者從正面同時受日光和燈光的照射。

斯皮爾曼認為,最好的效果可以這樣取得:窗戶光進入壹般由鎢絲燈照明的房間,從而在壹例形成壹種冷光束。如果使用帶反光罩的燈具照明,由於不同於壹般房間的光線,因此,最好讓這種光線散射,可以射向天花板或墻壁後再反射回來。

當然,如果用閃光燈作輔助光,在被攝者的強光部分和陰影部分問的色彩質量不會有什麽區別。但須記住,強光部分可能接受1/30秒左右的實際曝光量,而陰影部分則可依靠閃光燈補充,這個閃光時間可能是l/1000秒或更快。這樣妳或許會得到壹張壹半影像非常柔和而另壹半卻是斑點和其他暇疵都十分清楚的照片。因此,在這種場合下最好是用傘形反光罩或反射閃光作輔助光,此外還須仔細地計算出光比或進行試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