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出自《詩經·衛風·有狐》。
《詩經·衛風·有狐》原文: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詩經·衛風·有狐》譯文: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橋上。我的心裏真憂愁,妳的身上沒衣裳。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淺灘上。我的心裏真憂愁,妳沒腰帶不像樣。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裏真憂愁,妳沒衣服我心傷。
賞析:這首詩為先秦時代衛國華夏族民歌。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抒寫女子對流離在外的親人的思念和關懷,情感細膩,反復詠嘆,正見情意深節切。這裏沒有風花雪月,只是生活的如實敘寫,也正因為真真實實,才有了動人和力量。就詩篇而言,是以壹個女子的口吻表達了她對心愛之人的思念與憂慮。本詩抒寫憂念,為壹唱三嘆的重章結構,其憂思哀婉感人。這本是壹首清新自然的情詩,風致婉約,真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