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意思,相關內容如下:
當時年少風流,春衫飄舉,風度翩翩。我騎著大馬,斜靠小橋,滿樓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傾倒。
1.原詩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2.譯文
現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處來,當時年少風流,春衫飄舉,風度翩翩。我騎著大馬,斜靠小橋,滿樓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傾倒。
閨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叢之所在。現在要是能再有像當年那樣的遇合,我就是到白頭也壹定不會想回來。
3.作品賞析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是立足現在,追憶江南,有今昔對照之概。
上片第壹句“如今卻憶江南樂”壹句領以下七句,壹氣貫註直下,筆力很是驚人。二三四句謂在江南時,自己尚是意氣風發的年紀,穿著鮮艷的春衫,襯托出健美的身材,在斜橋邊隨便擺個姿勢,就引來滿樓的歌伎爭相招攬。
下片五六兩句接著寫風流情事,情節是“醉入花叢宿”,但鏡頭卻是“翠屏金屈曲”,這是很高明的蒙太奇的手法。屈曲是合頁鉸鏈,用銅做成,所以叫金屈曲,以形容它的美。
對翠屏、金屈曲作壹個特寫鏡頭,把“醉入花叢”之後的情節遮掩住了,就讓人多了壹層想象。詞是極美麗的文體,要想寫得好,就要善於設色,要懂得調配色彩。
以春衫的鮮艷、紅袖的熱烈、屏風屈曲的金碧為基色。七八兩句卻是白頭的蕭瑟,濃淡明暗,映帶前後,情感更見悲涼。壹結“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是壹決絕語。
所謂決絕語就是用發誓的方式說話,這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修飾手法,在詩詞當中用上這種修辭手法,感覺就像是古樂府,非常地質樸非常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