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魯迅》
《關於魯迅》是魯迅先生的論敵梁實秋先生近年所寫壹些文章的合集,由臺灣的出版社出版。文章內容也在文學界壹度引起了爭議。
讀者可以從相同和不同時期的擁有“魯迅之我觀”,對魯迅以壹種怎樣的眼光,怎樣的態度,怎樣的方法來評價魯迅窺察到該怎樣對待“魯迅”。
2、《魯迅的青年時代》
《魯迅的青年時代》,作者是魯迅的弟弟周作人,這本書***收錄了十六篇文章,雖然作者的本意是“只想略講魯迅的學問藝術上的工作的始基”,但因其比較詳細地描述了魯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經歷,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到《朝花夕拾》之外的魯迅的生活。
3、《魯迅與我七十年》
《魯迅與我七十年》,作者是魯迅的兒子周海嬰,本書披露的180幅圖片皆是由魯迅家屬歷年珍藏,大部分首次公開(包括魯迅的壹些手跡),無疑它們對認知和研究魯迅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4、《魯迅家庭大相簿》
《魯迅家庭大相簿》是2005年9月1日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編寫。本影集從魯迅之子周海嬰的視角,記錄了魯迅父母直到魯迅重孫壹家五代百余年的生活歷程。
5、《魯迅回憶錄》
魯迅回憶錄》是魯迅的第二任妻子許廣平寫於五十年前的1959年8月,11月底完成,文章完成後,起初在北京壹本期刊《新觀察》上連載,1961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此書出版在當時影響可謂不小。它為廣大讀者、尤其是魯迅研究者提供了第壹手的史料,但是也引起了壹些學者質疑。造成這樣的結果壹方面是作者對壹些歷史事件與人物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另壹方面應歸結於當時的寫作環境。
正如許廣平在《前言》中所述,此書是在“社會主義風格的創作方法(就是個人執筆,集體討論,修改的創作方法)”下完成的,確切地說許廣平只是初稿執筆者,“何者應刪,何者應加,使書的內容更加充實健康”是要經過集體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