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歷年”。
中國歷史上元旦還被稱為“元日”、“元辰”、“開年”“元春”等,都是開始的意思,“旦”這個字,在象形文裏就是太陽露出地面,冉冉升起的樣子。所以兩個字連在壹起,表達這是新年開始的第壹天。
關於元旦有壹個傳說,在三皇五帝時期,堯帝勤政為民,壹生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堯的兒子是個沒出息的,堯就沒有把部落傳給兒子,而是選擇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舜。堯在死前,也叮囑舜要把位子傳給德才兼備的人,後來舜又把位子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這幾位首領都對百姓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後來人們把舜祭祀堯的那壹天當做壹年的開始,正月初壹稱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