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無論相隔的遠近,故鄉永遠是離家在外的遊子心中的牽掛。下面我們壹起看看這篇《故鄉,心中永遠的牽掛》。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題記
我始終相信,所有離家在外的遊子都會對故鄉產生無限癡情守望。無論相隔的遠近,故鄉永遠是我心中的牽掛。
故鄉沒有高聳林立的大廈,也沒有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它只有大片的田野和層疊的山巒;沒有高樓大廈阻擋的天空總是格外湛藍明透;沒有汽車尾氣汙染的空氣總是格外沁人心脾。白天我和小夥伴們踮起腳尖在田埂上嬉戲,在太陽下瘋跑,即使曬得黑不溜秋也毫不在乎;夜晚我就坐在圍墻上看焰火,躺在涼席上乘涼,哼兒歌,被奶奶的大蒲扇輕拍著漸入夢鄉,享受內心的寧靜自然。
六歲後我到城裏上學,心中有深深的自卑。我的膚色黝黑,眼睛不大,長得不漂亮,成績不拔尖,我時常被人欺負被人嘲笑。每每這時,我總會格外思念故鄉,思念那裏的親人和小夥伴。最初離開故鄉的那幾年,我總是滿心歡喜地回去,淚流滿面地回來。第壹次離開家鄉的時候,奶奶把我抱在懷裏緊緊的,安慰我道:?寶貝不要哭,有時間就會回來的。?說著,她自己都哽咽了。我拽著從家中拿的壹個臟兮兮的小布偶,含淚步步回頭,坐上了駛離故鄉的汽車。看著奶奶的身影越來越小,最後縮成壹個小點,消失不見;看著身後那處漸漸遠去的生我養我的土地,我的心似乎被挖去壹塊,風闖進來,吹得裏面涼涼的,還有點喘不過氣。
長大了,我就把故鄉當成了自己的精神動力。我知道故鄉會為我驕傲,我知道奶奶會永遠張開她的懷抱,我知道她們會壹直壹路支持我。所以再苦再累再艱辛,我都會咬牙堅持下去。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現在的聰明伶俐;從最初的任性嬌氣,到現在的成熟穩重;學習上我自知笨鳥先飛,所以學得更加努力,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鮮花和掌聲,不管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我都真正地蛻變了,成長了。褪去了沈重的自卑的我,漸漸變得開朗陽光。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找出相冊,壹張張地翻看故鄉的照片,含著眼淚用力微笑。似乎只有在故鄉面前,我才可以收起壹切沈重和疲憊,心靈毫不設防。有壹次,我看看看著照片,竟然趴在床頭睡著了,媽媽叫我上床睡,睜開蒙眬的睡眼,我突然發現自己正好趴在壹張有點點老舊的照片上,照片裏,幼小的我趴在奶奶膝頭安然入睡,奶奶的眼神有點恍惚,這張照片是誰偷拍的呢?奶奶當時又在想些什麽?故鄉,好久不曾親近了,妳,還記得求學在外的我嗎?
我時刻懷揣壹顆感恩的心,守望親愛的故鄉?
作者:劉競成
指導老師:曾令娥
公眾號:竹心柳影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