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育宗旨:制定明確的教育宗旨和目標,不僅註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要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合作和社會責任感。如“聯想”、“推理”、“討論”等活動,都是進行創新培養的過程。
2.?課程設置:通過課程設置,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註重道德、法律、文化等素質的培養。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的內部活動,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之下,指向多元目標,學生主動參與、充滿情趣的實踐活動。
3.?教育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如討論、合作、研究、案例等方式,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精神,同時也註重個性化教育,尊重學生的差異。用教育教學活動的新趨勢來改造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
4.?教學評價:將素質教育納入教學評價體系,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評價,不僅註重學生的學科知識,更要註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的評價。
5.?校園文化:註重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讓學生在和諧、積極、健康的氛圍中成長。
總之,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需要在教育宗旨、課程設置、教育方式、教學評價和校園文化等方面入手,學生是中心,既註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註重能力培養,發展思維,培育創新;既重視學會,更重視會學,這是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