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名言1
1、做為壹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壹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壹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壹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壹次的機會。――費孝通 5、壹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壹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6、壹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麽顯赫,無論他多麽有名,他都是壹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8、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誌。――《禮記》 9、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1、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2、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壹樣。――(德)歌德 15、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17、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18、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9、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1、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裏的第壹種特權。――(法)拉法格 22、妳希望子女怎樣對待妳,妳就怎樣對待妳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3、母親是沒有什麽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2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誌?魏書》 26、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論語》 2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0、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 31、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32、爹娘面前能盡孝,壹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3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裏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 34、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35、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3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3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8、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40、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孝敬父母的名言2
1、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2、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 3、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 4、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5、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6、兒子娶妻後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 7、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8、妳若想了解女兒,只要看她和什麽樣的人交往。 9、壹個男孩比十二個女孩增添的麻煩還多。 10、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11、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 12、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 13、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 14、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 15、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17、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18、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沈的愛存在其中。 19、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20、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 21、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22、要知父母恩,懷裏抱兒孫。 23、獨柴難燒,獨子難教。 24、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25、養女容易嫁女難。 26、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27、母愛之愛,春天常在。 28、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29、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30、子女是父母的至寶。孝敬父母的名言3
1、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2、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3、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4、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5、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蔣士銓《歲暮到家》 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壹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壹次的機會。費孝通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7、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9、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1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11、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12、壹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13、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4、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15、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16、老母壹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17、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 18、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19、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20、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