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範文(語文、數學、英語)

小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範文(語文、數學、英語)

#三年級# 導語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以下是 無 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範文(語文、數學、英語)》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壹小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範文(語文)

 壹、學生狀況分析

 三年級壹班***有學生41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22名。從整體看,本班屬於前面優等生出色,後面後進生較多這種狀況。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並有必須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

 後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用心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壹些關註與指導,幫忙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壹齊快樂學習,***同進步。

 二、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是《中***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本冊教科書進壹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狀況,更要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語文實踐潛力,培養創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資料。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3、超多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4、著力改善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5、持續“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資料的整合和創新。6、完善圖像系統,註重圖文並茂。

 四、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潛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壹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五、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註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系,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3、充分利用壹切教育資源。

篇二小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範文(數學)

 壹、教材分析

 (壹)數與代數

 1、第壹單元“元、角、分與小數”

 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壹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壹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壹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2、第三單元“乘法”

 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第五單元“分數”

 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壹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壹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

 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壹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第四單元“面積”

 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壹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這個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壹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遊”“旅遊中的數學”和“體育中的數學”等3個較大的實踐活動外,還在正文或練習中提供了如下的實踐活動:

 1、到商店調查3種商品的價格,並做好記錄。

 2、找壹找生活中的小數,並與同伴說壹說。

 3、調查自己家兩個月水、電費開支情況,並記錄下來。通過分析數據把妳的感受與同伴說壹說。

 4、收集壹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裏展覽。

 5、用紙剪出壹個喜歡的圖形,通過對稱、平移或旋轉繪制壹幅圖案。

 6、設計旅遊計劃。

 7、廚房鋪地磚的設計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調查妳和同學的身高,計算妳們組的平均身高約是多少。

 10、在報刊上找出與平均數有關的信息,並與同伴交流。

 經歷以上壹系列觀察、操作、制作、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並積累更多的數學活動的初步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本班***有13名學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5人。其中1人為本學期插班生。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交好的接受新知識,也有不少同學在應用題競賽中獲獎,但是個別同學基礎差,不能跟上教學的進度,這也是班級中存在的壹個嚴重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壹)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

 本冊教材中的小數與分數、圖形的變換與面積等概念,都是學生初次接觸的重要的基礎知識,要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它們是至關重要的。

 (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和建構自己的數學意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交流他們彼此的想法,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想成為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的強烈的心理需要,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師了解學生的充分機會,從而教師的引導與指導也就更富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加強估算(測)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算法與策略的多樣化,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個體差異使然;把問題交給學生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時,他們對策略與算法所表現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的前提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其次是讓學生經歷交流各自策略與算法的過程,比較各種策略與算法的特點,選擇並優化適合於自己的策略與算法。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三小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範文(英語)

 壹、學情分析

 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已經有了壹定的了解,並掌握了壹些日常對話用語和壹定量的詞匯。但是仍然有壹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壹定的困難,需要本學期來加強學習英語的能力,同時本學期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二、教材分析

 《新版小學英語》在保留原教材“激發學習興趣;強調語言運用;突出教材實用性;提供多種配套”等特點的基礎上,又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新的突破,進壹步體現了教材的發展與創新:

 1、適應兒童特點,采用行動學習法。

 2、引入項目制作,實現任務型教學。

 3、提倡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精神。

 4、強調語言的真實自然,培養學生表達真實感受的能力。

 5、重視雙向交流,增強文化意識。

 6、註重形成性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7、實現整體設計,確保中小學銜接。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2、培養正確的書寫習慣;

 3、能認讀所學詞語;

 4、能用所學語言進行語境交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態度。

 字母教學目標:

 (1)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

 (2)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

 (3)字母的正確書寫;

 (4)字母手寫體和印刷體的辨別;

 (5)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字母。

 四、教學措施

 (1)單詞的學習與運用相結合。學生在學習單詞時,教師要滲透與話題有關的交際用語,讓學生在交際中學單詞,感知語言。

 (2)教師設計較為真實的情景,幫助學生在情景中練習使用語言。在句子教學時要與單詞的學習相結合。

 (3)教師要本著“體驗、反思、歸納、總結、計劃”的原則設計活動,即先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語言,對所感知的語言進行反思後再對該語言現象進行歸納和總結,然後再設計新的活動來加深印象。在設計活動時,教師應始終圍繞形式、意義和功能三個方面,並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

 五、在教學中應註意的問題

 (1)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綜合語言技能。

 (2)關註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民主、和諧、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努力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語言,學習並運用語言。

 (4)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起始階段,要堅持大量輸入,少量輸出,擴大接觸面和文化視野,註意“聽、做”在前,“說”在後。

 (5)註重學習過程的評價,使學生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註意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

 (6)正確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鼓勵學生大膽使用英語,對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