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對新郎說:“ 我把女兒交給妳了,只要妳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我給妳壹百年保固(保修的意思)。有問題妳要進原廠,不要自己修理。”
‘要是她不開心了,請讓她回娘家(原廠)’幽默風趣的壹句話道出了父親對女兒的千般愛和萬般不舍,也迅速成了新鮮的網絡名言。
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於出嫁的女兒,爸爸最害怕的是她在新家庭中可能會不開心,受委屈。壹句‘ 要是不開心就回娘家 ’成為女兒強而有力的後盾,不管未來發生什麽,女兒都不會是潑出去的水,最愛她的爸爸壹直在保護她,愛好她,包容她。
致辭的整個視頻中,爸爸都沒有放開女兒的手。
接著,爸爸還說了很多關於婚姻的名言,壹字壹句都是睿智的爸爸人生閱歷中的哲理:“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 兩個人結婚後,以後的路都要自己去走,組建壹個家庭會有很多矛盾。要學會寬容和理解,彼此都把自己的個性去掉壹半,才能組成美滿的家庭。 婚姻不是占有,而是結合!"
爸爸還對女兒說:“我有答應她不可以有洋蔥(臺灣話哭的意思),當我看見妳的背影,離我漸行漸遠的時候,我真的很不舍。女兒,聽爸爸的話沒錯了,因為我的經驗很豐富。 ”
而今時代變了,在這個不缺乏物質的年代,最豐富的嫁妝不再是真金白銀,而是讓女兒明白: 嫁人就是以幸福為終點,而不是結婚 。 如果過得不幸福,歡迎隨時回來,娘家的大門永遠為妳打開。
穎子出嫁時,爸爸謙卑的對女婿說‘我女兒從小被我嬌慣壞了脾氣不好,以後生活中妳要多多教她照顧家庭和公婆。’
媽媽牽著婆婆的手語重心長‘閨女性格很不好,現在去到妳們家,如果還是任性不懂事,妳要多教她,罵她打她都可以。’
在父母謙卑的教導下,婚後穎子即要上班,還要承擔大部分家務。晚飯後,經常都是老公和公公婆婆壹起看電視聊天,她洗碗筷收拾廚房。
有壹次和閨蜜去逛街看電影差不多十壹點回到家,公公婆婆已經睡下了。正在打遊戲的老公看了她壹眼說:“廚房裏的碗筷還沒有洗?”
“怎麽,媽不舒服嗎?”穎子的第壹反應就是婆婆是不是生病了。
“沒有啊!”老公輕描淡寫了壹句。
“我又沒有在家吃飯,妳們誰吃的誰洗。”畢竟都是壹家人有必要分得那麽清楚嗎?
“妳都出去瘋了壹晚上,洗個碗不應該嗎?”
“妳是我老公,那是不是也可以幫我洗壹次碗呢?”
兩人都提高了聲音,穎子的眼淚不爭氣的流了出來,還沒有等來丈夫的安慰。婆婆就帶著壹張誰欠了她幾百萬沒有還的臉來了:" 大半夜的吵什麽吵?還哭了,誰欺負妳了嗎?真是矯情!”
婆婆理直氣壯的說是自己不讓兒子替媳婦洗碗,還說結婚時穎子的爸爸媽媽就說過,女兒太嬌慣讓婆家要引導,甚至還可以打和罵。
後來,類似的事情很多,明顯的感覺到自己是外人的穎子偷偷的跟父母打電話。沒想到爸爸媽媽連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沒有搞清楚,就責備女兒不懂事,太矯情。
父母還親自跟公公婆婆道歉,媽媽甚至還有點巴結女婿:“穎子就是任性,難為妳了,我和妳爸都已經罵過她了。”
再後來,穎子和丈夫鬧矛盾都不會告訴父母,反而是婆婆主動的請來了二老。善良謙卑的父母明知道是婆家人太挑剔和故意為難,還是會謙虛的說:“女兒脾氣不好,妳們多擔待著點,等有了孩子,她就會學著長大。”
娘家人的低三下四,換來的是婆家更加的盛氣淩人,振振有詞:“我這麽做也是為了她,這麽嬌氣,萬壹有了孩子,怎麽照顧我孫子。”
言下之意,自己父母都說穎子大小姐脾氣太重,她這個當婆婆的也只有多費心,當惡人。
面對卑微進塵埃的父母,還有理直氣壯過分的婆家,外加壹個事不關己的男人,穎子只能有苦自己咽,有淚悄悄流。
出嫁的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當受到委屈和欺淩時,夫家靠不住,娘家也回不去,那才真的是無路可走。
謙虛和賢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是,大清的封建社會早就滅亡了。謙虛和客套要有度,而且還要看人,遇到壹個毫不講理的婆家,千萬不要給女兒扣上滿是缺點的帽子。 否則助長他人威風,造成女兒壹生的災難。
既不幫忙帶孩子,也不幫助幹農活,憑什麽指手畫腳?小雨請他們走。公公婆婆氣不過,就打電話讓在外打工的兒子馬上回家離婚。
小雨打電話給父親,讓接她娘倆回娘家,父親沈默了壹會說‘過日子是倆口子的事情,別管別人亂七八糟的摻和。如果倆口子想要繼續,就好好商量,溝通。’
商量的結果是,丈夫說父母只有壹個不能不要,實在不行就離婚吧!婆家嫌棄是女兒堅決不要孩子。
小雨父親接到電話後飯都沒有吃,頂著烈日登著三輪車去接女兒和外孫女。
父親每天幹完農活回來就抱著外甥女樂呵呵的到街上玩耍,還叮囑家裏每個人,不僅不能指責小雨,還要讓她感覺到家的溫暖。
小雨婆家的奶奶還在,是個明事理的老太太,幾次三番到小雨家賠不是,勸帶孩子回家。
小雨爸爸給老太太端上茶水不卑不亢的說:“老人家,您來我家很歡迎,但是您兒子孫子做的事情太豬狗不如,兒媳婦是外人可以趕走,連親孫女都不要的我可是第壹次見到,我不能原諒他們。”
老太太回去後每天都托壹波人來說好話,父親很尊重小雨的決定,他說:“如果離婚,我和妳媽壹定幫著把孩子養大,絕不會因為這個孩子而讓妳今後的路受阻,受委屈。如果妳願意繼續過下去,最好想清楚,還要他們家都表壹個態。”
小雨決定離婚,可是那個男人以各種理由拖著不去辦理手續。
最後,公公婆婆和小雨的丈夫壹起,還請來了村書記、村主任,真心誠意的把小雨母子接了回去,還租了兩臺轎車。(十年前,那時候轎車還是比較少的,除了結婚壹般不用。)
小雨父親提出了要求,雙方大人不要摻和小夫妻的日子,村主任做了見證人。
此後,小雨的婚姻雖不富裕,但是再也沒有受欺負,現在孩子大了,兩夫妻都在外打工,日子也慢慢的好了起來。
朋友的父親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他懂得愛女兒,是非對錯分明。女兒被人欺負了,絕不能忍著,否則就是助長別人壹起欺負自己的女兒。
真正的愛女兒,就是壹切以女兒的幸福為榮,而不是風光的婆家。退壹萬步講,壹次錯誤的婚姻又能算什麽。
有壹個強而有力的娘家做後盾,女兒也會更自信,有主見,不管遇到什麽才會無懼無畏,更容易被別人認可,尊重。
‘有問題就回娘家‘,這是父母送給女兒最好的嫁妝!千萬不要因為父母的面子,讓女兒在夫家靠不住時,又沒有娘家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