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壹課講述的是有關列寧的壹個故事,文中描寫的灰雀是那麽的惹人喜愛,不管是它的外形、動作還是歌聲都會讓人駐足觀望。列寧到公園散步他善於觀察發現了這三只灰雀,就喜歡上了它們。他就時常帶著面包渣和谷粒來餵它們,看它們那可愛的模樣,仿佛自己也和這幾只灰雀在壹起嬉戲玩耍。灰雀的自由與快樂就在樹林中,只有在大自然中它才會生活的無憂無慮、想飛就飛想飛到哪兒就飛到哪兒,想唱就唱沒有人會阻止也不會被人驚擾,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也正是觸動了列寧的心,列寧就愛上了它們希望它們永遠是這樣的可愛和快樂。
然而有壹天,壹只灰雀不見了,列寧很著急就像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寶貝。這時他發現了樹底下有個小男孩,就問小男孩見過灰雀沒有,他從小男孩的吞吞吐吐的話語中就斷定灰雀是被小男孩帶走了。可見他的察言觀色是那麽的細致,於是他就用真誠而又關心擔憂灰雀的心情自言自語來打動那個男孩,男孩被他的這壹舉動感化了,決定放棄灰雀告訴列寧說灰雀壹定會回來的它沒有死。列寧為了維護壹個孩子的自尊心相信他是個的誠實的孩子,就給了他壹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果然第二天灰雀回來了又在枝頭歡快地婉轉歌唱,列寧看到後又驚又喜,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關切的詢問灰雀昨天去哪兒了。從他簡單的話語和開心的表情上也透露出他對灰雀的愛,愛無需用言語表達,壹個眼神壹個動作壹句問候就寫滿了愛意。此時此刻的小男孩低著頭沈思,既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感到慚愧,也是對列寧的道歉,更是對自己壹種心靈的釋放。列寧看到此也很欣慰,他沒有費力既要回了灰雀又維護了壹個孩子的自尊心,正何嘗不是壹種愛呢!
生為壹只灰雀真是幸運,得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的愛,然而正是這兩種不同的愛,讓我們明白愛不壹定要據為己有,只要他生活的幸福快樂,過著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我們哪怕只是遠遠的觀望也是壹種幸福。列寧的行為打動了這個小男孩,小男孩讓灰雀回歸了大自然,也不願把自己對灰雀的愛犧牲在牢籠中,這需要多麽大的勇氣啊!
列寧的這種大愛是無人能及的,正是因為這種大愛他才發動了轟轟烈烈的俄國的“十月革命”,正是這種大愛才讓我們來學習有關他的故事並發揚他的優秀品質。他愛的不只是壹只鳥他向往的是壹種自由,他愛的是下壹代兒童的健康成長,希望他們真誠善良快樂的學習生活。這就是列寧這就是列寧的優秀品質, 我們不得不為之贊嘆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這是本課教學重點)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壹、講故事,引出人物
1.出示《蜜蜂引路》的故事,讓學生閱讀並找出主人公,說說他是個怎樣的人?
2.介紹人物:列寧簡介(出示課件)
3.講述故事《誠實的孩子》認識小時候的列寧為本課內容做鋪墊。
今天,我們要學習有關列寧的另壹個故事《灰雀》,從題目看好像看不出他們之間有什麽關聯,那我們就壹起走進文本去了解內容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了解內容,感知情節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新詞,不懂得查字典或同桌交流學習。
2.檢查預習,認讀生字新詞(出示課件)指名讓學生來讀並幫助糾正字音。
3.讀懂課文講了壹件什麽事?理清思路找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文本內容。
三、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1.從文中的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列寧為什麽喜歡灰雀?
2.理解詞語意思,體會列寧的用心用情。
3.當妳喜歡壹件東西時妳會怎麽想怎麽做?
4.當有壹天妳喜歡的東西不見了,妳會是什麽感受?列寧呢?感同身受。
5.分角色閱讀對話,體會各自的心理活動,並讀出當時的語氣,體會列寧的擔憂著急、惋惜關心灰雀的心情。
6.當妳是那個小男孩,看到這壹幕聽到列寧的話,妳是什麽感受?妳又會怎麽做?
7.當列寧第二天看到灰雀回來之後的感受是怎樣的,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體會。小男孩又是怎麽表現的?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表現?
8.思考:列寧為什麽問灰雀而不問小男孩?
9.列寧和小男孩都愛灰雀,妳更喜歡贊同哪種愛,說說妳的理由。
10.小結:愛不壹定要擁有,放手也是壹種愛,就像妳的父母把妳捧在手心裏是愛,但這種愛會很累會讓妳失去了體驗生活的感受,不如放手讓妳自己來走進生活感受生活會活的有尊嚴更自信。
四、延伸拓展,感情升華
1.列寧對灰雀的愛是給予自由,而對小男孩的愛是尊重,讓他做個誠實的好孩子,這就是列寧小時候的故事。
2.學了這課妳有什麽感受或收獲?
3.假如妳是這只灰雀,面對列寧或小男孩想說點什麽?
4.學習並積累列寧名言。
五、課後作業
1.搜集閱讀列寧的壹些故事,學習他的優秀品質。
2、把讀後的故事寫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