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孔乙己》的九年級語文教案

《孔乙己》的九年級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壹、認識封建教育、科舉制度的罪惡,學習魯迅反封建的戰鬥精神。

  二、理解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環境描寫在刻畫人物表現主題中的作用。學習本文遣詞造句的簡煉、精確。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塑造人物形象。

 難點:對孔乙己人物性格的理解。

  壹、導入:

 我們在初中階段已經學過魯迅的哪些小說?(學生回答)在魯迅先生寫的33篇小說中,巴金先生曾贊嘆說:《孔乙己》寫得多麽好啊!”日本有壹位作家也說,孔乙已是壹個最完美的藝術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樣的壹個藝術形象?魯迅先生又是怎樣塑造這個形象的?下面讓我們壹起總進《孔乙己》

  二、解題

 本文寫於1918年冬天,發表於1919年4月的《新青年》,後來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在當時的文化教育領域,雖然在1906就廢止了封建科舉制度,但封建復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魯迅先生針對現狀,寫了二十多年前的社會現實,啟發人們將其與當時現狀進行對照,懂得批判與取舍。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

 1、找出生字新詞。

 2、試從課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內容的話。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對人們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結局。

  四、品味小說中幾句意味深長的話。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已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壹的人。”

 明確:“站著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壹樣;“穿長衫”表明他不願與“短衣幫”為伍,硬擺讀書人的架子;“惟壹的”點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與上層人、下層人都有距離。

 2、反映孔乙己對人們作用的壹句話:

 “孔乙已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麽過。”

 明確:孔乙己的存在只是為無聊的人們提供壹個取笑的對象。說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淒涼。

 3、反映孔乙己結局的壹句話: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明確:“大約”表示是“我”的猜測,但孔乙己當時已無力維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沒有見到,在那樣冷酷無情的社會裏,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確表示“我”猜測的結論。

  五、分析孔乙已的性格特征

 1、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如下語句。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孔乙已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壹的人。

 △孔乙己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睜大眼睛說:“妳怎麽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麽?”

 △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壹人壹顆。

 2、指名學生歸納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明確:科舉失敗又以讀書人自居,生活貧困愛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卻又不失善良本性,是壹個既可悲又可笑的沒落的讀書人。

  六、布置作業

 思考:

 1、小說的前三個小節並沒有寫到孔乙己,它們在小說中有什麽作用?

 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麽社會意義?

  小結: 課文較長,利用第壹節課,把時間主要放給學生,讓學生讀中悟出主要內容,抓住幾個重要句子來抓文章的靈魂。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把握的較好,可是對深層含義把握不透,適合在第二節課時做好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