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維的《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壹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1、詩文解釋
千山萬壑,長滿了參天的古樹,到處都是杜鵑鳥啼叫的聲音。山中下了壹夜的雨,百泉流淌,好像掛在樹梢上。
漢女向官府交納用桐木花織成的布匹,巴人常為了芋田發生訴訟。希望學習文翁,翻新文化,教化人民,不要倚仗先賢的政績不能超越。
2、詞語解釋
杜鵑:布谷鳥。
樹杪:樹梢。
輸:交納。
訟:訟爭。
翻:迅速徹底。
倚:依賴。
擴展資料: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參考資料:
王維-百度百科
送梓州李使君-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