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華的《活著》當中,主人公經歷了很多次親人的死亡,最後就只剩下自己和壹頭老黃牛了。而余華之所以會給這本描寫了很多次死亡的書取名為《活著》就是因為這本書講的是:福貴在經歷了這麽多的杯具之後,在見證了這麽多的死亡之後,依舊堅強的活著。
我相信,每壹個讀了《活著》這本書的人都能夠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悲情,尤其是對其中的主人公富貴,從壹開始的衣食無憂的小地主,最後到和黃牛相伴的小老頭。可是就是這樣壹本描寫杯具的小說卻叫做《活著》,可能這正是如同余華所說的那樣:活著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事物活著。人要有希望才不至於絕望。
年輕之時的福貴是地主的兒子,整天就是去賭城霍霍,最後敗光了家產,連自己的老父親也被活活氣死。可是等他看明白了之後,有回心轉意的想法之後卻被抓去當了壯丁,最後九死壹生的回到了家中。可是此時自己的母親去世了,雖然妻子還留在家中,也有壹兒壹女,但是女兒卻變成了壹個啞巴。
而生活的接連打擊從這時才剛開始,先是妻子生病從此只能臥病在床,之後醫院為了救縣長夫人,活生生的將福貴的兒子抽血過多死在了手術臺上。後來福貴的女兒好不容易嫁給了壹個忠厚的二喜,但是女兒難產死在了手術臺上,二喜也比水泥板壓死,最後還有壹個外孫也被豆子撐死了,至此就只剩下福貴和壹頭老黃牛相依為命。
可以說福貴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所有親人相繼離去,可以說沒有人能夠忍受福貴所經歷的這種悲傷。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離世來表達小說的標題《活著》,讓福貴的活著來使親人等到死亡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