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脾胃不好,最重要的是註意肚子不能受涼。比如夜裏睡覺要保護好小肚子,不食生冷,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盡可能地壹日多餐壹餐少食,多喝白開水,適當運動等。
調理小兒脾胃不可操之過急,在這給大家分享幾種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第壹,就是順時針輕柔小肚子。把雙手搓熱,堅持每天晚上睡前為孩子揉揉。這樣,會促進孩子胃腸道的蠕動,有助消化。
第二,幫助孩子養成規律飲食好習慣。壹日幾餐按時定量,平時多給孩子耐心熬粥,多吃應季新鮮蔬菜,忌食辛辣油炸。
第三,做好保暖。特別是冬天腹部的保暖。穿帶兜兜嘴的保暖褲,不讓小肚子露出來。
第四,堅持飯後散步。吃完飯十來分鐘後就可以帶孩子戶外轉轉,還可以陪孩子做些親自 遊戲 。精神愉悅心情放松也有利於孩子盡快恢復 健康 。
總之,孩子脾胃不好,生活中家長多用心調理,會有好的效果。也可以看兒科,聽從醫生的建議。
趴睡:是由於脾胃虛寒引發的壹種本能的反應,腹部本能的希望找到更溫暖的地方才能睡的更舒服。
跪睡:提示的是腸胃有積滯,有氣滯,通常可以作為積食的表現。
亂翻身:提示的是胃不和而臥不安。
中醫講脾胃是主攻飲食的受納、消化和吸收等,所以脾胃虛弱,自然飲食消化吸收的功能就差。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免疫力就會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帶來壹系列的問題。對於大多數孩子可能都存在這樣的有問題。
我兒子今年七歲,壹直就脾胃不好。不能吃涼的,雪糕想都別想,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吃,總是忍不住的問我“媽媽,我可以吃雪糕嗎?”真有幾次沒忍住,給他吃了,結果就是吃了以後就會吐。現在稍稍大壹點還好,吐了就沒事了。以前小的時候只要壹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會不愛吃東西,有幾次還發燒,去了醫院又是補液又是調理脾胃。得折騰好幾天才能好。所以壹直都不給他吃涼的。那麽對於孩子的脾胃不好怎麽調理,我就把我家的做法講給妳。
脾胃不和的調理,我們家堅持這樣幾個原則,
引導孩子不挑食,不催促吃飯速度,不強制必須吃多少,盡量不給孩子吃零食(壹點不吃肯定做不到),每天定時定點定量吃飯,兩餐之間加水果,水果可以增加營養,還可以促進消化。餐前必須洗手 ,因為脾胃不和有可能和吃進去不幹凈的食物有壹定的關系,所以必須強調衛生問題,孩子缺乏自律,如果妳不去強調洗手,他自己是不會主動去洗手,即使去洗手,也是應付了事。 除了純牛奶和酸奶之外,不給喝奶制品,奶制品經過加工之後壹般都是偏飲料性質的。所以很少給他喝,尤其益生菌飲料,碰都不碰,因為孩子的脾胃不和不是因為胃內環境差引起的。所以沒有必要用益生菌改變胃內環境。 油炸食品堅決不碰,對於油炸食品,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吃,作為家長應該盡量控制,如果真的想給他吃,可以買個空氣炸鍋,自己在家試著做,但也要控制量。 少吃肉多吃菜 ,我兒子天生愛吃肉,無肉不歡,可能這個也遺傳吧,我和我老公都喜歡肉,壹次帶孩子去看中醫,中醫告訴我們,孩子壹周吃壹次肉就可以,多吃蔬菜,肉不容易消化,容易積食,這也是脾胃不和的主要原因。
睡前壹小時內不能吃東西 ,說的容易,做起來很難,經常要睡覺了,告訴我,他餓了,這時候盡量不給他吃,如果吃了,就要晚壹會睡。根據權威部門的統計。睡前吃東西是造成孩子積食的主要原因,而積食也是脾胃不和的主要原因。
如果出現脾胃不和怎麽調理?我曾經咨詢過兒科專家和中醫。總結以下幾點
壹是養 ,如果出現脾胃不和,養是關鍵,減少胃內負擔。出現不舒服的時候,少吃或者不吃。平時飲食註意搭配,少吃生冷食物,胃內負擔減輕了,自然就好了。
二是按摩 ,脾胃不和,中醫按摩有比較好的作用,我兒子曾經在我們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按摩了壹個月,對於脾胃不和改善不少。
三是管 ,管住孩子的嘴,病從口入,如果能管住孩子的嘴,脾胃不和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是改 ,孩子脾胃不和和全家人的飲食習慣關系密切。改善全家人的飲食習慣,從解決全家人的吃上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大人做不到,孩子就會效仿。
有孩子的家長都會感慨,小時候的孩子是真的不好帶,因為孩子年齡小,不管是身體還是心性上發育都不成熟,尤其是孩子的脾胃,非常的脆弱,稍不留神就會給孩子的脾胃帶來損傷,影響孩子的 健康 發育。
但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吃好喝好的,但是家長們都普遍容易犯壹個錯誤,那就是“吃多是福”的理念,孩子的脾胃比成年人稚嫩得多,很多食物消化沒有這麽快,孩子長期食物消化不掉,就會造成脾虛積食的情況。
小區有個名叫惠惠的女孩,由於是單親家庭的緣故,惠惠媽媽對她很是寵愛,孩子想吃什麽都給她買,開始的時候惠惠確實身體發育得很快,是班裏最高的女生,可到了小學三年級,惠惠的身高就停滯了,反倒變成班裏較矮的女生,並且每當換季的時候就容易感冒和腹瀉,前幾天高燒不退,惠惠媽媽這才帶去醫院檢查。
經過檢查後,醫生大吃壹驚,說惠惠每天都吃大魚大肉,腸胃消化不掉這麽多食物,已經造成了嚴重了脾胃虛弱了,脾虛影響到營養的吸收轉化,惠惠發育停滯,經常生病就是因為脾虛積食引起的,讓孩子少遭罪,還是要管好孩子的嘴。
壹、孩子脾胃虛弱,這3種食物盡量別吃,避免孩子變成“病秧子”
1、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口感香脆,基本上小孩子都喜歡吃,像炸雞、漢堡等食物,經過高溫油炸加工後,雖然色香味俱全,卻把其中的營養都轉化掉了,剩下大量的脂肪,脂肪過多會加重孩子的脾胃負擔,長期下去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現象,積食脾虛就會出現。所以家長要控制好孩子的飲食,這類食品盡量要少吃。
2、寒涼食品
寒涼食品喝起來香甜可口,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喜歡喝,尤其是冰奶茶、冰果汁等,在運動後喝上壹口,會有壹種幸福的滿足感,但脾胃是個喜熱厭寒的器官,冰冷的食物會刺激到脾胃,脾胃負擔加重,就容易造成脾虛的情況。
3、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屬於高糖食物,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其中還含有非常多的添加劑,比如色素、咖啡因等,這些物質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的,長期飲用,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導致消化不良、脾虛的現象。
二、脾胃乃“後天之本”,孩子脾胃虛,身體會出現以下癥狀:
1、食欲下降,經常挑食,容易腹瀉;
2、嘴巴發臭,舌苔厚膩,臉色蠟黃;
3、睡覺不安穩,容易出虛汗,流口水;
4、眼袋發紅,鼻梁出現隱隱的青筋;
5、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痰多;
6、發育緩慢,身高矮小,四肢瘦小。
三、健脾的“扛把子”被發現,不是小米,每天吃些,健脾胃,消積食
孩子脾胃,家長們可以從飲食方面入手,給孩子準備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建議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備些猴菇蛋白鋅,這是健脾促消化的食療方,裏面含有猴頭菇,山藥,檸檬和生物蛋白鋅,猴頭菇可以促進胃腸的蠕動,山藥是健脾益胃的食物,檸檬開胃、補充維生素C,而生物蛋白鋅可以補充微量元素鋅,促進孩子營養吸收,打開味蕾,飯前吃兩片,可以提高抵抗力,促進孩子消化,讓孩子吃飯香,長個快!
四、孩子的脾胃需要後天的呵護,保護孩子脾胃,還需做到2件事:
1、小兒按摩
家長們調理孩子脾胃,可以學壹些按摩的手法,如捏脊、揉板門都是可以調理孩子脾胃的手法,家長們每天睡前可以給孩子按揉5分鐘,是可以幫助孩子改善脾胃的。
2、加強運動
現在很多孩子都沈迷電子產品,出門運動量少之又少,家長們要做好督促工作,讓孩子多去戶外運動,例如打籃球、慢跑、跳繩等,都能幫助孩子改善脾胃,促進身體發育。
孩子胃不好,應註意哪些,說說我的看法:1、首先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吃七分飽就可以了,盡量戒掉夜奶。2、飲食方面,選擇壹些清淡養胃的食物,如粳米、稀飯、爛面條、山藥、小米等等,奶類的選擇牛奶、雞蛋、豬肉等。切記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3、如果嚴重脾胃不好,可以去看中醫,進行中藥調理
飲食註意:生冷,辛辣,油膩食物要忌口,零食少吃!
飲食調理:以清淡為主,多讓孩子喝點山藥粥和小米粥!多活動,保持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的脾胃問題最為常見,先說註意事項,再說綠色 健康 的調理方法。 養脾胃的註意事項:脾胃最怕什麽?這個要註意很多孩子的脾胃差,大多是吃的太多,撐的。家長怕孩子吃不飽,吃得少,另外孩子也不懂得節制,造成“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不改變這些壞習慣,孩子脾胃養不好,所以應該控制孩子的飲食攝入量,避免暴飲暴食,提倡少食多餐緩養脾胃。
脾胃喜歡溫暖,寒涼是脾胃的大忌。特別是夏天來了,孩子喜歡吃涼的東西,雪糕,冷飲,涼性瓜果,都容易傷及脾胃。除了讓孩子少吃生冷食物,還要註意天氣的溫差變化,給孩子的腹部做好保暖,以免脾胃受涼。
孩子們都喜歡吃甜食,但甜膩的食物在脾的運化過程中容易產生濕氣,脾怕濕,因此甜食要少吃。另外肉食肥膩,更易產生濕氣,孩子生病期間更應該嚴格禁食肥膩食物。
濕邪為六淫之壹,中醫認為,濕邪性質黏膩而重濁,能夠阻滯氣的流動,造成脾氣無法升清,胃氣無法降濁,也就是中醫的“ 濕邪困脾 ”。脾胃被濕邪困住了,氣機不暢,自然就會出問題。另外,孩子的生活環境要保持通風,避免生濕寒。
中醫講:“久坐傷脾”,因為脾主四肢和肌肉,不愛運動的孩子,長時間坐著看電視,玩 遊戲 ,刷手機,身體的四肢肌肉得不到鍛煉,那麽脾的運化功能也會逐漸減少。建議孩子多運動,強體魄,健脾胃。
大多數孩子的脾胃都不好,因為學業繁重,各種特長班,各種課程學習,加重了孩子的思慮。中醫認為:“思傷脾”,孩子的壓力,思慮,緊張,進而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功能和食欲。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減少壓力和憂思對養護脾胃大有幫助。
如何調理脾胃?飲食+兒推保健脾胃喜歡什麽飲食?
總會看到家長拍孩子吃飯的視頻,狼吞虎咽,讓孩子吃得多,吃得快,說明孩子身體壯,脾胃好。事實上是相反的,吃得快,食物沒嚼爛就咽下,脾胃還要花費很大力氣把大塊食物磨碎,加重了脾胃負擔。脾胃喜歡細碎的食物,越細碎對脾胃越好。
脾胃喜歡清淡的食物,孩子脾胃很嬌嫩,口味過重的食物,如腌制品,辣椒等都有可能使脾胃功能失調。孩子清淡食物為主,多吃蔬菜水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脾胃虛弱的孩子消化吸收功能差,所以,日常飲食應以柔軟,容易消化食物為主,如湯粥,面條,包子,山藥泥,土豆泥等,有利於消化吸收和脾胃的養護。
寒涼是脾胃的大忌,我們曾遇到過壹個小患者,總是拉肚子,不愛吃東西,面色差,檢查未見異常,經過詳細的問診發現,孩子總喜歡飯後吃瓜果。綜合判斷孩子是過食生冷,體內中陽受冷。家長要求孩子改掉飯後吃水果的習慣,壹周後孩子的狀況好轉。所以,家長不要讓孩子吃寒涼屬性的食物,特別是夏天,寒涼食物吃得越多,脾胃越弱。
《黃帝內經》中有“五味入五臟”的說法,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甘入脾,孩子脾胃虛弱,適當多吃點甘味食物,可以補益脾胃。當然,也不能讓孩子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脾熱,灼傷胃陰。
兒童保健穴位要記牢
足三裏: 足三裏是胃經的合穴,脾胃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找足三裏。堅持按摩足三裏,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扶正祛邪。
定位和操作: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旁開1橫指出。可用拇指按揉1分鐘,反復5次。
太白穴: 脾經的原穴,原穴是直接管理臟腑的。可改善孩子睡覺流口水,消化不良,腹脹等脾虛癥狀。
定位和操作:足內側緣,當第壹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可用拇指指端按揉1-3分鐘。
內庭穴: 胃經的滎穴,按摩此穴,可清胃瀉火,孩子出現口臭,便秘,流鼻血,牙痛等上火癥狀都可以點按此穴。
定位和操作: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拇指指端點按內庭穴,按壓1分鐘。
孩子脾胃不好,應該註意哪些?如何調理?
其實,孩子脾胃不好,多半是吃出來的,所以平時我們要註意孩子的飲食。
1.不要餵孩子太飽
很多家長都怕孩子吃不飽,吃不好,於是就拿壹大堆的高營養東西讓他吃。
結果卻忘記了壹件事情:小孩子的脾胃是有壹定的承受範圍的。
如果給他吃的東西超過了這個範圍,剩余的東西就會堆積在孩子的腸胃裏,形成積食。
2.不要帶孩子吃路邊攤食物
小吃攤上的東西看上去確實比較美味,不僅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喜歡吃。
但是這些食物通常都有壹個特點,那就是高油,高鹽,調料也比較多。
而孩子的脾胃比較較弱,這些東西就會刺激他的腸胃,使身體出現壹些毛病。
甚至有壹些黑心商家,用什麽地溝油,對身體更是沒好處。
3.限制孩子的零食
有媽媽反應,孩子平時吃零食倒是挺香,但是吃飯的時候就不香了。
這是為什麽呢?
壹方面來說,這些小零食的味道比較好,孩子在飯前壹不小心就會吃多,導致的後果就是到了飯點不愛吃飯了。
另壹方面來講,這些小零食都有壹些添加劑,吃多了的話,也會對孩子的腸胃造成不好的影響,孩子自然就不愛吃飯了。
如何調理孩子脾胃?
在這裏,安心媽媽將壹道健脾養胃的食療方分享在下面,有需要當媽媽可以收藏壹下。
香菇胡蘿蔔面作用:胡蘿蔔具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的功效。香菇可以健脾胃、益氣血。兩種壹起食用,可以滋養脾胃,幫助消化
材料:菜心、面條、香菇、胡蘿蔔
做法:
1.菜心洗幹凈,切段;香菇洗凈,切片;胡蘿蔔洗凈,切片
2.鍋內倒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胡蘿蔔片、香菇片、菜心段略炒,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
3.將面條放入鍋內中煮熟,加鹽調味即可
孩子脾胃不好,大多是因為餵養不當引起的。之前跟著壹中醫醫生坐診過,發現現在很多小朋友都脾胃不好,壹問大多有餵夜奶的習慣。如果是母乳還好,對小朋友脾胃的影響不大。如果晚上餵的牛奶對小朋友的脾胃還是有的影響,牛奶是屬高蛋白食品不容易消化,孩子的脾胃本來就嬌嫩,在睡眠狀態,脾胃的消化功能本來就比白天差,睡前喝壹杯牛奶加重脾胃消化的負荷。脾胃不好的小朋友壹定要改掉喝夜奶的習慣,如果孩子實在是鬧得厲害,把牛奶改米湯或者淮山小米粥,米湯和淮山小米粥容易消化,同時還具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功效,堅持壹段時間後,孩子的狀況就會慢慢好些。有時間也可以給小朋友多揉揉神闕中脘穴足三裏。小朋友足三裏是禁灸的。
孩子脾胃不好,根據個人的經驗建議:
根據天氣變化不要讓孩子著涼,不要讓孩子吃生冷的食物。
在吃飯時少吃多餐,不要壹餐吃很多腸胃受不住消化不動自然也會影響到脾胃。
三餐中晚餐或者早餐建議多喝小米山藥粥,小米山藥都是養脾胃的。
平時多註意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發現舌苔白厚就說明消化不良,要少吃油膩食物喝點益生菌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