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清靜悲涼體現在原文以下地方:
1、文中所寫,南方的秋,只能感到壹點點清涼,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它像半開半閉的花,微醺的酒,處於模糊與朦朧之中。而北國的秋卻是味道十足的,清清爽爽的。“靜”是寧靜、安靜,“悲涼”是人心情在客體上的反射。
2、寫小院秋景,那小屋是“壹椽破屋”,墻是“破壁”,大環境就是冷落的。再看天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而人的活動是“細數壹絲壹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破壁腰中牽牛花的藍朵,還有看那幾縷蕭疏的秋草。
不久秋味十足,而且於清閑中流露著壹縷縷落寞與孤獨的傷感。作者也寫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種以聲寫靜的方法更突出了小院的寂寞。這些景物,從聲音到色彩到外形,都在顯示著全文感情的主旋律──清、靜、悲涼。
介紹:
郁達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自問世起就備受人們的青睞。作者用飽蘸深情的文筆,描繪出壹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樸的北國秋色圖。作者將悲秋與頌秋結合起來,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這落寞之秋是作者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