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片綠色被迷樣的霧籠罩著,倒有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淺淺的河水不停息的流暢著,烏篷船搖晃著駛來,船家握著竹篙,像握著希望壹樣,穿過不知沾染了多少風霜的橋洞;岸邊的青石板路並不光滑,可以想象,江南女子穿著繡花鞋,在上面輕輕踏過,不願傷害小小的苔蘚;路邊有著壹家家鋪子,或許是掛著大大的“酒”字,有風塵仆仆的趕路人,也有壹飲而盡,有無限正義的俠客,或許是鄰居家的老婆婆,細心編織著壹條條承載愛的手鏈,撫摸著小孫女的頭,從背後,拿出壹串冰糖葫蘆,或許是染布坊,掛著七彩的布匹,放著壹個染缸,也有調皮的孩子在周圍玩耍,不小心衣衫上也有了繽紛的色彩,像他的笑容壹樣燦爛。
清晨,打開窗,看到薄霧下的桃花源,好美,像水墨畫壹樣,而我就在這幅畫中。未雨綢繆的小鎮,我可以披著蓑衣,持著釣竿,蕩漾在水墨浸染的煙景裏。雨後初晴,在凝碧的荷葉中央,晶瑩的水珠攪盡了荷花的風光。
退去了鉛華的桃花源,只是簡單的詩般的地方,用他的滄桑講述著壹段纏綿的故事。這樣的寧靜,和諧,輕輕扣響壹段琵琶曲,勾勒了壹個水樣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