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急急急! 需壹篇演講稿5分鐘左右 ----- 我對文化產業的思考.

急急急! 需壹篇演講稿5分鐘左右 ----- 我對文化產業的思考.

對發展文化產業的思考

眾所周知,文化產業是壹個“朝陽產業”和“環保產業”,在壹定程度上代表著21世紀戰略性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專題對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了戰略部署,對於我們進壹步挖掘文化資源,籌造文化精品,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

我認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把握以下八個方面:

壹、解放思想是前提。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明確發展方向,註重文化的精神屬性和教育功能,註重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還要樹立市場觀念和經營意識,真正自覺地形成文化產業、文化市場、文化價值意識,遵循產業規律和市場規律來界定、考量、經營文化產業。壹定要抓住當前產業升級的重要發展機遇來發展文化產業,壯大文化生產傳播能力,提升文化產品質量,占領文化市場並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從而不斷擴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促進文化強市建設。

二、培育主體是先導。“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企業”。文化產業要實現跨越發展,首先要積極培育占領引領市場主體的文化企業,讓企業家積極行動起來,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建設產業園區,大辦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公司,發展生產大戶,推動產業發展。要重點圍繞慶陽紅色革命文化、香包民俗文化、岐黃養生文化、周祖農耕文化四大文化資源,積極打造紅色南梁、慶陽香包、周祖聖地和岐伯故裏四大文化品牌,唱響“產業發展,文化繁榮,效益提升和強市富民”的文化產業發展連臺戲。

三、改革創新是核心。提高文化創造力需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壹個深挖傳統文化精髓的過程,文化創新需要超越傳統,但不能忽視傳統。在深入挖掘自身傳統文化的同時,創造性地開發出高附加值、具有跨地域魅力的文化產品。把文化產品傳統的、民族的、地域的特殊性和現代的、科技的、全球的壹般性結合起來,用全球性眼光、高科技手段、現代性標準,來發掘、突出、打造、鑄成具有民族風格、傳統意蘊、地域特征的文化產業。這是增強文化產品感染力和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文化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四是創造創意是靈魂。把文化變成產業,把創意辦成產品,把知識變成物資,需要的就是創造。文化壹旦沒有創意,壹件作品就沒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沒有生命力。所以說,發展文化產業要把文化創意放在首要位置,把文化創意產業放在重要環節上。如何把文化做成產業,讓創意提升效益,這就要尊重文化人的創造,堅持百花齊放,提升文化人的品位,防止文化炒作,粗制濫造的“文化垃圾”。對我們而言,就是要在圍繞當地特色、展示產業亮點,在強化文化創意上下功夫,做文章,動腦筋,出成果。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擴展視野,開拓思維,創新觀念,發展產業,著力提高產業的示範帶動效應,加快產品形態內涵和市場營銷創意,促進文化產業跨越發展。

五、政府收放有度是關鍵。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政府的功能主要體現在產業引導、公***服務和市場監管上。在產業布局、產業升級、招商引資、鼓勵民間投資時,要突出文化產業的重點地位,引導產業結構優化整合,引導投資方向和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與過度競爭;要重點在推進文化公***服務均等化上下工夫,在培育群眾的文化消費上下工夫,在註重提供“硬件”和“軟件”公***服務並舉上下工夫。更加註重發揮市場監管作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中主要應保持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

六、綜合投入是保障。這裏面主要包括政策、人才、技術、資金、資源五個方面的投入。文化產業的投融資問題壹直是各界高度關註的問題。要在加大政府對文化產業投入的同時,降低市場準入的門檻,鼓勵非文化企業、民間資本向文化產業投資,積極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知名度高的文化產業資本參與文化建設,要堅持“誰投入,誰收益”的原則,建立新的分配激勵機制、市場營銷機制、風險***擔機制。並運用聯合重組、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充分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文化建設。要註重培養具備紮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掌握文化產業的經營和運作規律,了解國內外文化藝術發展的趨勢,同時具備現代管理、現代經濟和法律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吸引科技創新型人才從事和投入文化生產,並加大力度和措施,不拘壹格地引進人才,使高智能、高素質的人才在激活文化資源、創新文化產品方面成為真正的骨幹和尖兵。

七、打造品牌是根本。“市場經濟的實質是品牌經濟”。品牌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是文化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培育知名品牌,首先,要通過創意來提升品牌價值。由創意而激發出的創造力是最核心資源,是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其次,要體現自己的特色,打造出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特色品牌。獨特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利於我們打造具有當地風格和特色的知名品牌。再次,註重文化、科技、旅遊和體育的融合發展,把開發資源和打造產業相結合,把實現產業富民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發展新興文化產業。最後,要做好品牌營銷工作,即通過聯盟整合優勢資源,發揮集群和產業鏈延伸作用提升品牌競爭力,註重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打造出知名品牌。

八、強市富民是目標。“實現富民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目的所在。”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產業是富民的平臺和手段。要發展文化產業就必須以實現產業富民和文化***享為目的,緊抓品牌理念創意和產品形態創意,調整產業結構,“抓創意,建基地,出精品,育人才,打品牌,拓市場,提效益”,不斷提升文化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努力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強力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