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業務素質 教師的業務素質就是指在國家學校教育制度所限定的學制系統內,取得不同級別科類教師資格的教師,在履行相應職務時所應具備的學科門類知識和所應達到的能力水平。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養是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肩負人才培養使命的教師,應該具有能夠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教師有了豐富的知識底蘊,講起課來就能旁征博引、引人入勝,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
3、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指正常狀態的思維、觀察、記憶、註意等智力因素和意誌、興趣、情感、性格、氣質等非智力因素的狀態。要培養心理健康的學生,教師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好的教師,會憑借自己對學生的愛心,對事業的責任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反叛性,如果教師的心理素質較差,平時不註意關愛學生,隨意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就會使學生產生抵觸甚至對立情緒,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目前,社會的競爭加劇,教師的心理素質也面臨著考驗。如果壹個教師能夠豁達地看待壹些問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對待人生,那麽他不但可以擁有壹個完美的人生,還可以影響到自己的學生,使他們能夠擁有正確的人生觀,把握好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4、審美素質 審美素質是壹個人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壹種能力。審美素質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提高審美品位已成為現代教師素質修養的迫切要求。教師審美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把美帶給學生,讓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如果教師具有較高的審美素質,就會合理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能夠自覺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只有懂得尊重、珍惜和熱愛生命的人,才會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價值,並最大限度地開發這種價值,以此創造新的價值。
5、人格魅力 教師人格是教師道德品質、學識才能、為人處世、心理品格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品格特征,是教師素質的集中體現。現在教育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人格,這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形成;有助於促進學生成長;有助於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總之,教師要以其淵博的學識、開拓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使他們不僅學到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21世紀對教師素質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集中表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這既是對傳統教育教學的深刻反思,也是向教師素質提出的挑戰。任何國家要想實現經濟騰飛並在世界經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最根本的出路是發展教育,提高教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