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鄉村學生難管?主要原因是什麽?

鄉村學生難管?主要原因是什麽?

在鄉村學校任教越久,發現學生越來越難管。以前鄉村孩子的優秀品質,剩下的越來越少,難道這些優秀的鄉村孩子都轉走了嗎?其實,鄉村學生難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家庭因素。鄉村的難管學生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配偶死亡等等);因為這類學生生活在缺少父愛或者母愛的家庭,心理上落差較大,和同學相處有隔閡,而且容易敏感,更在意別人的看法,壹些看似很普通的語言就有可能傷害到孩子。

2、父母都不在身邊;這類孩子稱之為留守兒童,有的是父親壹個人出去打工,有的是父母兩個都出去打工,長期跟著爺奶生活。隔代的教育,加倍的溺愛,讓這些孩子更加的頑劣,在家不聽爺奶的話,在學校也成了不確定因素。能把作業按時完成就成了壹種奢望。

3、父母本身就有惡習;壹些學生家長有壹些惡習,比如吸煙喝酒,說臟話等等,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儼然成了父母的縮影。家裏有什麽樣的父母,孩子就可能是什麽樣的。

4、缺乏管教,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孩子富養,這個真的是壹個很不好的行為。孩子要啥給啥,沒有能力承擔,借錢也要想辦法滿足孩子。讓孩子錯以為家裏很富裕,養成了富家孩子的習慣,大手大腳,殊不知這些錢都是父母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有多大的荷葉包多大的粽子”這句話就是告訴家長朋友,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要量力而為。父母終究會老,窮孩子富養最終會傷害到孩子。

還有壹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遊戲,鄉村孩子玩手機遊戲。壹個女孩對我說,“老師我天天就想著玩遊戲,聽不進去課,也不想寫作業”原來他的哥哥讀大學,因為這個寒假壹直呆在家裏,於是哥哥的手機就成了她的“最愛”,每天要玩壹會。鄉村學生愛玩遊戲,還是因為家中無人看管,沒有人告訴他,不能玩遊戲,或者得先寫完作業,手機只能周末才能玩壹會兒。

鄉村孩子生活的環境影響他們的認知觀念。鄉村孩子的智力和縣城孩子的智力其實相差不大,拉開差距的最重要因素是環境,幾人能做到孟母三遷?

嚴厲的老師也變得和藹可親,久而久之,可想而知,守著“不出事就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自保箴言做事。還記得以前我們當學生時(當時我也是在鄉村學校讀書),都是怕老師的。因為老師打了,家長知道了繼續打。而現在的鄉村學生幾乎不怕老師,他們知道老師不能體罰他們,所以反過來是老師怕學生。

越來越多的鄉村的學生想方設法到城市(縣城)上學,是有原因的。鄉村學校的硬件軟件和城市學校相比相差甚遠,這是不爭的事實。最主要的也是所處的環境,學生之間沒有那種比學趕幫的勁頭。

其實這也反映出城裏的教師社會地位比鄉村教師略高壹些,家長更尊重老師,配合教學。很長壹段時間農村教師的收入都不如外出打工的多,壹些農村家長瞧不起教師,學生談何敬畏?現在農村孩子受家庭和農村社區的不良影響較深,缺少吃苦求學的精神,鄉村學生難管,家庭因素是主因。

鄉村教師除了打,別的辦法都用了,真的很難,很打擊人的積極性。也許有厲害的老師能教好他們,可惜都去更好的地方了。還有媒體表揚的紮根農村教育的典型,絕大多數都是說他們的精神可嘉,很少說他們教學成績優秀。鄉村孩子如何縮短與縣城孩子的差距,這不僅是鄉村教師要思考的問題,也是鄉村學生家長要思考的問題。為啥家門口明明有學校,家長卻要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

遊戲和沒原則的溺愛,害慘了鄉村孩子們!醒醒吧,孩子們。把手機丟在壹邊,學習才是妳們的正業。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