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 就是娛樂的節日,在那天人們會想出很多鬼點子來捉弄大家,知己知彼,以下是我整理了關於2020愚人節惡作劇 方法 大全_愚人節有什麽整人的點子,希望妳喜歡。
愚人節惡作劇方法大全
1、怪味可樂
原料:可樂、醬油、鹽、胡椒粉、味精等
步驟:便利店買壹瓶可樂,咕嘟掉半瓶,然後,請不要猶豫的倒入醬油、鹽巴等調味料,用筷子精心攪拌均勻。然後,妳就帶著這瓶可樂出門吧,上班時就放在手邊,看到遠處有熟人過來就假裝正在喝,然後順手遞給對方。接著,妳就等著看對方的反應吧,記得躲遠點哦,吐妳身上可不能怨我哪。
2、牙膏夾心餅幹
原料:奧利奧、中華牙膏
步驟:方便易行,瞞天過海什麽的再簡單不過。買袋奧利奧,掰開黑乎乎的兩半,用小鐵勺掛掉白色的奶油夾心。接著在餅幹中心擠出壹段圓潤的膏體吧,為什麽選擇中華牙膏呢,道理很簡單,白色的膏體與奶油最為相似哇。餅幹 DIY 成功後就裝回餅幹袋裏吧,笑瞇瞇的看著好友吃完,然後幽幽道出真相:“中間是牙膏哦,可合口味。”
3、芥末味香煙
原料:香煙、芥末
步驟:這招主要“愚”的是妳身邊的男性朋友,或者可以和家裏的長輩開壹個善意的玩笑。首先呢妳要準備壹盒香煙,抽出壹支動點小手腳吧!小心翼翼取出部分煙絲兒,註意別把周圍破壞得太明顯。然後再填塞點芥末進去,等到目標人物經過妳就狀似隨意的遞上壹支吧。相信效果壹定不壞,等著他們被芥末炸彈打中吧~
4、人臉飲料
原料:打印照片、壹個玻璃容器、水
步驟:這個比較嚇人,切記不要整那些心臟不好的朋友。首先妳用PS處理壹張看上去比較“驚悚”的圖片,然後把它卷成圓柱形。接著妳把它塞進玻璃容器裏,讓圖片中的臉與容器完美的貼合。這之後,妳就可以把容器放冰箱裏了,想象壹下,妳要整的那位夥計在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打開冰箱想要覓壹番美食,卻看到裝在玻璃罐子裏頹廢恐怖的人頭,壹定會嚇得花枝亂顫放聲尖叫吧。這時,妳就只管偷著樂好了。
5、曼妥思可樂
原料:細線、針、曼妥思、可樂
步驟:依然是邪惡的可樂君要出場整蠱了?先用針在曼妥思上打個小眼,然後細線穿過之。之後我們把吊著線的小曼掛在瓶蓋上小心擰緊,接下來就是看好戲的時候。等到口渴的那位仁兄迫不及待的打開它,曼妥思掉入可樂?妳懂的,奇跡就此發生,糊他壹臉可樂泡沫沒商量?據說還有種更腹黑的方法,就是把曼妥思放進冰塊容器中做成曼妥思冰塊,然後加入倒滿可樂的杯中。剛開始喝的時候啥事沒有,過壹會冰塊融化了,曼妥思掉入可樂?妳懂的。
6、暗黑料理假牛肉堡
原料:紙板、面包渣、雞蛋、面粉、夾層面包、生菜、番茄醬
步驟:這個要是讓小夥伴吃下去必須是友盡的節奏啊!看著原料表妳會想說,牛肉在哪裏?別鬧了!都說是假~牛排了。首先,妳要將壹張硬紙板,大致裁成牛排的樣子,然後妳準備好面包渣、雞蛋和面粉。接著妳把裁好的紙板放在水裏泡壹下,裹上面粉,再裹上雞蛋,最後裹上面包渣,再放到鍋裏油炸壹番。炸好好,妳就把它放到夾層面包中間,再塞上幾片生菜,抹上些番茄醬,如假包換的假牛肉煲就做好了!外形絕對逼真
愚人節是中國人的節日嗎
愚人節在西方也稱萬愚節、幽默節,節期為每年的公歷4月1日。如今提起愚人節,大部分國人第壹反應會覺得這是壹個西方的節日。然而,事實上,西方文獻對於愚人節的記錄要到十六世紀才出現,而在西方流傳開,也要到19世紀了。
而在此之前,四月壹日愚人的風俗已經在古代中國流傳兩千年左右了,因此有歷史研究者認為,這其實是壹個中國的傳統節日。據古代記載,愚人節起源於中國,所以應該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那麽就讓我們來了解壹下這個說法是怎麽壹回事。
中國愚人風俗起源的時期
愚人節準確的起源時間和區域已很難確定。從先秦的壹些零星的記載來看,愚人風俗可能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在禮教影響較小, 文化 較為開放的楚地出現了。《詩經?楚風?朱纓》記載了當時楚地戀人在春天秀恩愛的 故事 :“朱纓芃芃,熻赩春中。子不我即,憂心有忡。子其娭我,中心乃降。”
朱纓是壹種開紅花的豆科植物,是含羞草和合歡的親戚。“芃芃”是植物茂密生長的樣子。“熻赩”是鮮紅明艷的樣子。“即”指到。“娭”,指嬉鬧,開玩笑。“中心”就是內心。“降[xi?ng]”在這裏指歡樂。
這句話大意說在春天的中段,茂密生長的朱纓花明艷地開放。年輕的女子想,男方不找她,會讓她有所擔心;當男方去她開玩笑時,她才釋然地感受到快樂。這裏明確說明“娭我”是壹種讓人開心的活動,而且發生在“春中”,在時間上與後世的愚人風俗有所吻合,有可能就是愚人節活動的最初來源。
現存有關古代中國愚人節風俗的最早的直接記載,則要等到東漢時期才能出現。東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僧人逸飛,著《局門廣錄》卷四記載:“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詭誆為戲,長老不以非禮禁。”
這句的大意說四月的丁寅那壹天,年輕人會用互相欺騙的方法來開玩笑,而長輩也不會搬出禮法來掃興。同卷又記載說:“春四月中,戶皆懸杖,以禳惡氣。”此書同時出現了愚人和懸杖這兩條風俗,是全世界現存最早的關於愚人節風俗的直接記錄。
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愚人風俗逐漸被固定到了四月壹日。南朝南唐時期的小說家穆吉在《歲前舊事》卷八中記載:“四月朔日,鄉人俗尚調欺相狎。見欺者不可怒。蓋追宋太祖土木堡故事也。”
在這裏,“朔日”就是每個月的第壹天。“調欺”就是欺騙。“見”可以理解為被。這裏說四月壹日,鄉間的人喜歡互相欺騙來開玩笑,被騙的人不許不高興,這是為了紀念宋太祖趙匡胤在土木堡靠詐敗設伏大破金兵的事情。
相關 文章 :
1. 愚人節怎麽捉弄人
2. 2020愚人節整人方法大全
3. 愚人節微信紅包整人方法2020
4. 2020愚人節整蠱整人攻略大全
5. 2020愚人節最好玩的整人方法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