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被收錄於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第8課,鄂教版六上語文第十二課,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23課。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課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童年的發現》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聽完這句話,妳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妳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妳招來禍患。我跟妳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壹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壹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那裏。
我以為在同學中間只有我壹個人具有飛行的天賦,可是,有壹天我終於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們也都會在夢中飛騰。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裏飛行,說明妳們是在長身體呀。”老師解釋說。
“為什麽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妳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麽為什麽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麽道理?”
“這是妳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麽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妳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妳們講解。”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壹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麽來的。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壹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鄉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麽是九個月呢?”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壹段時間就折合成壹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壹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競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又過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級。老師開始給我們上生物課。有壹次,年輕的女教師壹本正經板著面孔講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這時候,我清清楚楚聽見老師說,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當時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老師狠狠地瞪了我壹眼。
“費奧多羅夫!……妳笑什麽?再笑就從教室裏出去!”
“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
教室裏壹陣笑聲。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氣得臉色蒼白,大步朝我走來。
“費奧多羅夫!……妳立刻從教室裏出吉去……”
我的臉由於困窘和羞愧壹下子漲得通紅。這時候我意識到,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壹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六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了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後的心理感受。
2、了解課文是怎麽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壹課時
壹、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範讀,邊想壹想“我”為什麽那麽癡迷於幻想?
2、大家來讀壹讀妳了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並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雕 縷 芳 籲 耍 訓 斥 脾 罕 藤 愈
淩 秉 颼 撩 梳 衰 絹 僑 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並註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壹段的結尾。這壹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壹、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哪幾件事?
2、判斷:課文圍繞發現寫了壹件事。( )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三件事。(√)
3、小組討論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壹件事中,妳懂得了什麽?
3、從第二件事中,妳明白了什麽?
(1)小組輪流讀壹遍,討論。
(2)發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妳能體會出什麽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裏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妳體會出什麽?
5、通過妳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壹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發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