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我讀到孟郊的《遊子吟》這首古詩,我都會想起媽媽對我的愛。
我不會忘記,在剛剛上學時,媽媽接送我上學放學,教我寫字、畫畫。下雨了,媽媽冒雨給我送雨傘。記得有壹次,我感冒了,發著高燒,媽媽騎著車帶著我上醫院看病打針,回來的路上,媽媽不小心扭傷了腳,只好壹瘸壹拐地用車推著我,硬挺著把我推到了家裏。每天,媽媽的工作都很繁忙,有時還不能按時回家,即使這樣,媽媽也要盡快趕回家,為我做飯,做家務活,做到很晚。正因為這樣,才使我在班裏的成績名列前茅。我真為有這樣的媽媽感到高興。
我的媽媽有壹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說起話來像壹個擴音喇叭。以前我總是快到上課時間了才極不情願地與被窩說“拜拜”。“兒子,快起床!上課要遲到了!”我壹聽嚇壹跳,連忙用比平時快十倍的速度穿衣服起床吃飯。等我壹切就緒,聽到媽媽的笑聲,壹看,才7點!唉,又中了老媽的“誇張”之計了。在媽媽的催促下,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上學從未遲到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像壹棵小樹,在母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2.媽媽的愛
我的媽媽像世界上所有的媽媽壹樣愛我。但媽媽的愛又和其他媽媽的不壹樣。她不僅能像普通城市媽媽壹樣給我織毛衣、做飯,而且能幹農村媽媽的絕活:親手為我設計縫制衣服、鞋子。還能像所有軍人媽媽壹樣對我進行嚴格的養成訓練,讓我具有雷厲風行的作風。媽媽還能像壹切老師媽媽壹樣,教我語文、數學、英語,她是我的全科輔導老師。 媽媽對我的教育很註意方法。我小時候特別愛吃零食,尤其是果凍布丁。糾纏不過我,媽媽就給我講故事:“在壹個郊區,有壹個做布丁的作坊,裏面有15口大缸,缸裏盛著澱粉做成的稀糊糊,看樣子已經放了半個月了,缸上長滿白毛、紅毛、綠毛。蒼蠅成群結隊在缸裏覓食;蚊子唱著歌兒在缸上跳舞。汙水在地上橫流,長時間沒洗手的工人正在往缸裏放色素。色彩鮮亮的布丁就要出鍋了,我的饞貓兒子就要吃到嘴裏了……”我忙問:“真的嗎?是真的嗎”?以後每次拿起布丁我就會想起媽媽講的故事,再沒有吃零食的壞習慣了。 期終考試時,考完壹門我就心事重重地給媽媽說我哪道題做錯了,心裏難過。 媽媽就會十分幹脆地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然後摸著我的腦袋說:“心裏想著下壹門課。”現在我長大了,媽媽不再事無巨細地照顧我,相反,走在大街上我是媽媽的保鏢兼行李工,每當這個時候她都用信任、自豪的目光看著我,我知道她在用博大的愛把我培養成男子漢。
3.師愛無痕
劉紅紅老師在我們班的大多數學生看來,完全是壹位態度嚴厲、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的老師。在平時,就連我這樣和老師接觸稍稍多壹點的學生,也不敢輕易和她正面相對,然而在剛剛過去的壹星期裏,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了三尺講臺之下的劉老師。
因為父母都要到外地出差,從未自己在家照顧過自己的我只能獨自在家壹星期了。正當我猜想我這星期將過得何等難堪時,劉老師不知道從哪裏聽到了風聲,當即就讓我晚上去她家吃飯。驚異不已的我又發現班上的另壹位同學已經在劉老師家吃幾個星期的飯了。
我很難忘記在劉老師家的第壹頓晚飯。平時媽媽很忙,沒有太多的工夫用在做飯上,也不怎麽講究,而劉老師卻做了很多好吃的飯菜,還不斷地為我夾菜,勸我吃這吃那,這分明是母親才會有的舉動。往後幾天的晚上我都是這樣度過的。我感到自己真的好幸福。
漸漸地,我也不怎麽覺得劉老師嚴厲了,相反地,我時刻感覺到她的關愛和溫暖。因為晚上放學回家已很晚了,劉老師必定等我給她回個電話。她還允許我們在吃飯前看會兒電視,吃飯時還和我們聊天,但飯後寫作業時不許我們有半點馬虎,她給我的感覺是那麽善解人意。
壹天下午,劉老師沒去學校。臨放學時,梁壹虹老師告訴我們,劉老師去打針了。我打定主意:劉老師病了,我不能再麻煩她,應該讓她好好休息。我本想就這樣回自己家去,沒想到劉老師仍惦記著我,讓梁老師轉告我到她家去。當時我就心裏壹陣揪心地難受。在劉老師家,我看著她憔悴的面容和貼著膠布的青筋突兀的手,我簡直想哭出來。晚上,生病的她躺在床上,沈重的呼吸聲讓我感到她壹定非常地累。而劉老師的丈夫陳伯伯親自為我們做飯。第二天,劉老師又精神飽滿地給我們上課了,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樣挺過來的。
我很明白,家裏多壹個人就要多操壹份心,我也實在不想麻煩劉老師。但每次這樣說時,她總會推辭。她這樣做無怨無悔。
在她家時,總聽到劉老師的電話響個不停,電話的內容似乎都是在和學生家長談話。在學校忙了壹天,回到家裏還要為我們班裏排座位、排課表忙碌,還要壹份壹份地批改英語詞組聽寫。直到此時我才切身體會到老師對我們學生時時刻刻無微不至的關愛。在學校,老師的嚴是壹種鞭策,是真心希望我們能學有所成;在課下,老師的愛是壹種牽掛,她把每壹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
劉老師因病請假要動壹個小手術,今年的教師節,她在臥床休息中度過。她對同學們說,她會盡快趕回來。我真希望劉老師能晚點回來,為的是能讓她多休息幾天;也希望她快些回來,為的是能快些看到她健康快樂起來。師愛無痕,我會懷著壹顆感恩的心,去感謝和報答那哺育青少年成長的人,祝他們健康快樂,萬事如意!
3母愛
人們都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有的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從生活上關懷備至,有的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從思想上嚴格要求,……母親用她全部的愛,培育著下壹代。
如果不是母愛,那流浪在街邊與山村的幼苗又如何找到溫暖的家!
如果不是母愛,那找到溫暖的家、舒適的家的幼苗又如何能與身邊的小朋友玩耍!
如果不是母愛,那玩耍中的幼苗又如何能長成壹棵粗壯的大樹!
是母愛,給了我壹個溫暖的家!
是母愛,給了我與小朋友們玩耍的機會!
是母愛,讓我從幼苗長成了大樹!
感謝她,給了我壹個有愛的家!
感謝她,給了我和他人壹樣的機會!
感謝她,讓我從幼苗長成了大樹!
我永遠不會忘記她——媽媽!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份深深的母愛!
4母愛的歌聲
歌聲是人生舞臺上的霓虹燈,五顏六色各有玄妙。人們常說:人生如歌。而母親將她的各種情感和諧的組合在壹起,哼唱這壹曲獨特、動聽的母愛的歌聲。
主旋律——關愛
夜神用它的黑衣嚴嚴地裹住了大地,萬籟俱寂,只有風婆婆閑不住,煩人地吹著涼風。我被凍的冷瑟瑟的,腿蜷縮得緊緊的,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這時候,壹陣熟悉的腳步聲傳入了我的耳畔,是媽媽!我趕緊把頭轉向了墻,假裝睡著,等那腳步聲停止後,壹雙溫柔的手給我蓋緊了被子,我忽然感到被子厚實了許多。腳步又漸漸遠去了,只剩下清脆的風聲帶來了陣陣甜意。
母親用它的愛無微不至的關懷著我。當我遇到挫折時,母親同我促膝談心,幫我戰勝困難;當我成功時,母親提醒我要勝不驕;當我做事情時,母親總用她迷人的微笑和充滿信任的目光鼓勵著我。
在媽媽哼著的歌聲中,混入了許許多多無微不至的關愛。關愛作為主旋律被壹點壹點地混在了歌聲中,使我在寒冷時感到溫暖,在孤獨時傾聽著母愛的主旋律。
伴奏——嚴厲
母愛既包括無微不至的關懷,也含有嚴厲的要求。
“媽,妳幫我找壹下團徽吧,我來不及了。”我懇切的請求媽媽,“我要找團徽就會遲到的。”“不行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媽媽下達了嚴厲的要求。媽媽從小就教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從不把我們培養成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小皇上。雖然有時候會遇到種種的困難,但漸漸地,我可以獨立地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嚴厲的要求作為母愛歌聲的伴奏,媽媽會將它們零零散散的摻在主旋律中。剛開始聽,有些刺耳,但漸漸傾聽下去歌聲會越來越動聽。
裝飾音——“狠心”
有時候媽媽會很“狠心”。小時候騎車時,媽媽看到我摔倒並不像其他母親壹樣上前抱起我問長問短,而是生硬地、狠心地說:“自己試著爬起來。”小時候,每當遇到媽媽這樣“無情”時,我都會感到酸痛。長大了,我漸漸明白了,媽媽這麽做是因為要讓我更堅強,是因為她愛我。所以,我漸漸理解了為何在母愛的歌聲中夾雜著些許“狠心”裝飾音。
傾聽著母愛的歌聲,我心裏美滋滋的。我明白了主旋律關愛使我成長,伴奏嚴厲使我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困難與風雨,裝飾音“狠心”教會了我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前進。
媽媽精心、細致地哼唱著歌兒,搭配著伴奏與裝飾音,用她的心血演唱,傳出了悅耳、美妙的母愛的歌聲。
5愛如茉莉
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愛,愛可以愛得轟轟烈烈,也可以平淡無奇。但是,轟轟烈烈的愛也許只是瞬間的激情,經不起歲月的流逝,時光的考驗;而平淡無奇的愛卻恍如壹壇陳年的老酒,縱然歲月無情,縱然時光流逝,它卻越陳越香。不必用熾熱的話語來渲染,不必用繁文縟節來裝飾,天下的愛,自有它最樸素的方式!
我的曾祖父、曾祖母是壹對恩愛了幾十年的夫妻,他們攜手***度了半個多世紀。在我的記憶中,他們的感情非常好,從沒吵過架、紅過臉,壹輩子都相敬如賓。是什麽原因使他們相濡以沫半個多世紀?我從來就沒有猜出這個謎語的謎底。而揭開謎底的那壹刻,竟是在我曾祖母的彌留之際。
時光在倒退著,我陷入了回憶之中……
那天,我驚聞曾祖母病危的消息,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令我猝不及防!曾祖母不是身體壹向都很硬朗的嗎?怎麽會突然病危呢?我顧不得多想,懷著痛苦的心情,匆匆趕往醫院。
進入病房,屋裏站著壹大堆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姑父……聽到聲響,他們轉過頭來看我,眼中噙滿淚。我輕輕走進病房,眼裏的淚壹下子噴湧而出,止都止不住。大家本是想忍住不讓淚掉下來,如今見我這樣哀切的哭著,誰都壓抑不住了,病房裏充溢著壹片哭聲。
而此時,曾祖父卻沒有說話,他轉過臉來,用威嚴的眼神示意我們不要再哭。我們忽然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不該用哭聲送走已處在彌留之際的老人。於是,我們停止了哭泣,靜靜的站在那兒。曾祖父重又轉過臉去。由於是側面,我無法看清他的面部表情,但我知道他也在壓抑著自己內心的痛苦。與自己相依為命了幾十年的妻子,他們知道他們終有壹天要分手。然而,當這壹天來到的時候,他們又惶惶不安,戀戀不舍。他心中難言的痛苦是所有人——哪怕是最親密的人——也無法體會的痛苦。
這時候,曾祖母原本閉上的眼睛也緩緩睜開了。她露出了壹只瘦骨嶙峋的手,摸索著,尋找著。俗話說“心有靈犀壹點通”,曾祖父明白曾祖母的心意,於是,他將曾祖母的手抓著,不肯松。曾祖母臉上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微皺眉頭嘆了壹口氣。兩只蒼老的手握在壹起,兩顆深愛的心也緊緊的靠在了壹起。眼中,有無數的眷戀與不舍,有對今生的留戀與不能釋懷。但是,大限已到,任憑誰也無力改變。手,無力的散開了;情,無奈的釋懷了。
望著這對古稀之年但仍情深義重的情侶,我腦海中浮現了著名詩人拜倫的詩《好吧,我們不再壹起漫遊》:
好吧,我們不再壹起漫遊,
消磨這幽深的夜晚。
盡管這顆心仍然愛著,
盡管月光還是那樣燦爛……
謎底是真愛。
真愛是壹首詩;真愛是壹曲歌;真愛是壹首濃縮的小詩;真愛是壹束芬芳的茉莉……
這是壹部世世代代常讀常新的書——真愛!
雁過留聲,真愛留痕。真愛留下的痕跡未必要深,平淡的痕跡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真愛留下的痕跡未必要多,稀少的痕跡濃縮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愛如茉莉,潔白純凈;愛如茉莉,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