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數學教學設計課件(精選5篇)

數學教學設計課件(精選5篇)

#課件# 導語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它與課程內容有著直接聯系。使用課件能夠吸引學生註意力,提高學習情緒,從而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是 無 課件頻道。

1.數學教學設計課件

 教學內容:P9-P10;練習壹5、6、7、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短。

 2、通過學生操作學會比較物體長短的壹般方法。

 3、培養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準備:

 毛線、紙條各11組;同桌準備長度不同的鉛筆2支,長度不同的尺子2把等。

 教學過程:

 1、導入:請同學們把準備好的鉛筆和尺子擺在桌面上,同桌兩個壹起看壹看這些物體,妳發現了什麽?(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板書:長短)

 2、比較長短:

 (1)妳是怎麽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妳通過什麽方法?4人小組討論。(指名發言)

 (2)總結方法:壹般要把比的幾個物體的壹端對齊。

 (3)誰能用剛才說的方法來比較這兩張紙條的長短?(貼在黑板上,板書:長、短)

 (4)誰能比較兩條毛線的長短?(指名學生上臺演示)

 (5)自由練習:現在,我們來做個比較長短的活動,同桌2個人,想比什麽就比什麽,可以比比妳們的學具、胳膊、手等等。

 (6)抽樣演示。

 (7)練習5、6

 3、比較高矮:

 (1)我們比較鉛筆的長度,可以說這支鉛筆長些、那只鉛筆短些;如果我們比較兩名同學的身高,應該怎麽說?(引導學生說出“高矮”)(板書:高矮)

 (2)(請兩位身高相差較大的同學站起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

 (3)(請兩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學站起來)能不能壹眼看出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妳有什麽方法可以比較出他們兩個誰比較高?(小組討論)

 (4)小組匯報

 (5)現在我們來玩壹個排隊的遊戲,四人小組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隊。

 (6)練習壹7、8、4、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比較長短、比較高矮的方法。其實除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方法之外,還有很多種方法,我希望同學們多動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2.數學教學設計課件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初步學會用壹壹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具、學具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幹;學生準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

 教學過程:

 壹、復習:從1數到10。

 導入:昨天我們學習了數壹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壹比。(板書:比壹比)

 二、新課

 (壹)同樣多

 1、看圖說話:教師貼出4個圓紙片,學生數壹數有幾個,再貼出4個三角形紙片,學生數壹數有幾個。看著這圖,妳能說壹句話嗎?那妳是怎麽知道它們同樣多的呢?壹個圓紙片對著壹個三角形紙片,所以我們就說,圓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

 2、比壹比:請伸出妳的雙手,我們用壹個指頭對著壹個指頭的方法來比較壹下兩只手上的手指頭是否同樣多(師生壹起做,然後同桌互相做)。

 3、動動手:教師在黑板上貼3個○(學生跟著在臺下擺),要求對著○擺□,□要和○同樣多。指名壹人在黑板上擺,其余同學在下面擺,擺完後說說擺的方法。

 4、同桌左邊的同學擺任意個□,右邊的同學擺△,使得□和△同樣多。說說擺的方法。

 5、找壹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同樣多的東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師貼出4個三角形,學生說是幾個,再貼出3個正方形,學生說有幾個。問: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樣多嗎?妳怎麽看出來的?(教師伺機連線)教師引導學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沒有剩余,我們就說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書:多些、少些)

 2、教師在黑板上貼2個○和3個△。提問:怎樣比較○和△誰多誰少?(同桌同學商量。)指名說。

 3、找壹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什麽東西比什麽東西多或少的。

 4、學生動手操作:①第壹行擺3個○,在○下面擺△,△要比○多1個。②第壹行擺4個□,在□下面擺△,△要比□少2個。③要使下圖中第壹排比第二排多2個圓,應該怎麽辦?

 三、練習

 1、p11、12練習壹1-4題。

 2、找壹找我們教室裏有什麽東西是同樣多的,什麽東西是多些,什麽東西是少些的?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比較多少,明天我們要學習比較長短,請同學們每人準備壹把尺子,壹支用過的鉛筆。

 

3.數學教學設計課件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觀察的範圍》課本第80、8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給合生活實際,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

 2、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並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壹些現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

 教學難點:

 能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壹些現象。

 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境:

 通過小遊戲讓學生在動手、動眼、動腦的同時給學生抽象點、線、區域及確定觀察的範圍埋下伏筆。

 二、導入新課:

 小遊戲中的數學知識,展示課題:觀察的範圍。

 三、積極探究、發現規律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桃樹下落了壹地桃子,小猴在墻外的樹上向裏張望。猜壹猜,小猴爬在A、B、C三點哪壹點看見的桃子最多?學生回答後,師:是否如妳們所說的壹樣,咱們具體來探究壹下。

 2、引導畫圖,確定範圍。

 (1)妳知道小猴在A處時,看到哪些部分?學生隨便指。

 (2)引導學生畫出關鍵的壹條線,確定離墻最近的點A/?從而確定觀察範圍。(教師演示)

 (3)學生動手確定B、C、的觀察範圍。

 通過比較,使學生充分理解“看到墻內離最近的點”和看到的“區域”的含義。

 3、自主操作、感知發現。

 比壹比:小猴爬在A、B、C三點哪壹點看見的桃子最多?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得桃子越_,說明小猴看到的範圍就越_。

 怎樣確定觀察的範圍?

 1、找觀察“點”。

 2、確定遮擋物的“關鍵點”。

 3、畫出經過關鍵點的視線。

 板書:觀察點影響觀察範圍。

 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場景壹:教師先演示路燈下其中壹根桿子的影子,再讓學生試著畫壹畫。引導學生發現同樣高的桿子離路燈越近,影子就越短。

 場景二:描述客車司機的觀察範圍,進壹步理解觀察點變影響觀察範圍變。

 場景三:警察和小偷的較量,對學生具有壹定的挑戰性,教師應給予指導。小組合作、討論,教師適當指導,運用課件演示。

 五、全課小結:這節課妳們學到了哪些知識。(邊問邊答並板書)

 六、布置作業:

 B樓的居民近期向剛剛建起的A樓的開發商表示抗 議,妳能試著說說為什麽?

 通過畫壹畫,看出A樓擋主了B樓部分用戶的陽光所以發生了爭執。

 

4.數學教學設計課件

 教學目標:

 1、結合問題情境,理解並掌握小數進、退位的加減法。

 2、能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壹、創設問題情境

 學校每年都安排學生進行體檢,第壹關是量體重。只聽見淘氣說,我的體重是45千克;丁丁說,我的體重是33.4千克。我們可以提什麽問題?

 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二、探究計算方法

 1、根據所提問題,列式計算。

 2、討論:怎麽算?

 3、智慧老人說,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為了計算需要,45可以怎麽寫?

 4、自主計算,檢查反饋。

 三、鞏固與應用

 1、獨立完成第17頁1、4

 2、第17頁2、5

 四、總結

 本節課,妳有什麽收獲?

 五、拓展

 第17頁3、6

 

5.數學教學設計課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壹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學來自於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壹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壹、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壹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麽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1)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麽有關?說說妳猜想的依據。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壹個實驗。

 (3)出示例7第壹幅圖。思考:圖中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半徑有什麽關系?圖中正方形的面積和圓的半徑有什麽關系?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後,明確:圓的面積小於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壹些。

 (6)出示例7後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並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妳有什麽發現?

 通過交流,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