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十篇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十篇

#親子教育# 導語公開課作為壹種教研形式,具有存在和發展的價值,它應具有原生態、研究性和鮮明的個性,公開課以有原則、講方法的教學評論作引導,可以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堅實的臺階。下面 無 為各位整理了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十篇,供各位參考。

1.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征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重點與難點: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

 活動準備:

 教師:大轉盤壹個,圖形操作材料壹套。

 幼兒:人手壹份圖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壹)初次嘗試遊戲“圖形寶寶分家”

 1、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裏有些什麽?(有許多圖形寶寶)師:今天老師要和妳們來玩壹個“分家家”的遊戲。

 2、交代遊戲名稱與規則:師:圖形的家在哪裏?(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壹家,等壹會兒把老師給妳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裏,待會兒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討論:妳們是怎麽分的?(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壹樣的有沒有?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妳們還想再試壹次嗎?

 (二)再次嘗試:

 1、要求:等壹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壹樣了,再取兩個好聽的名字,要和現在的名字不壹樣。

 2、幼兒操作提示:第壹次怎麽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壹樣。

 3、討論:第壹次怎麽分的,第二次怎麽分的?(請1-2名幼兒)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三)提高嘗試:遊戲“大轉盤”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好看的圖形。(師分盤子)請妳們用小眼睛看,誰的小眼睛亮?看看這些圖形壹樣嗎?(不壹樣),哪裏不壹樣?(形狀、顏色、大小)

 1、師:老師要和妳們玩大轉盤的遊戲,我們要和電視裏的叔叔阿姨壹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妳拿壹個和它壹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壹起玩。”看看,請妳拿什麽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2、進行比賽:看誰拿得又快又對?

 3、增加難度:看看這個轉盤和剛才有什麽不壹樣?(大小)哪些大,哪些小?拿好了舉在手裏

 4、比賽:四個人壹個隊,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壹個隊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對,老師送妳壹朵小紅花。(還要幫隊裏的其他小朋友壹起檢查壹下,有沒有拿錯的)反復嘗試4-5遍。

2.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粗細、方向及排列方式不同的直線。

 2、通過欣賞圖片、肢體動作的表現,感受直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疏密、交叉、平行等不同的組合方式。

 3、嘗試用設計好的瓷磚裝飾娃娃家的房子,感受集體***同創作後的成就感。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幹凈。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生活中用線條裝飾的物體或圖片,有用線條裝飾的經驗。

 2、粗細、疏密等不同特點線條裝飾的圖片多幅。

 3、泡沫板組合、拼搭制作的半成品房子。

 4、幼兒繪畫用的長方形背景紙(淡紅、淡綠、淡藍、淡咖啡、淡黃、淡紫等)。

 5、水粉顏料(大紅、深綠、深藍、深咖啡、橙、深紫等),粗細不壹的水粉筆。

 6、每位幼兒穿壹件有線條的衣服或褲子。

 活動過程

 1、幼兒用身體表現直線,感受直線的伸展和張力。

 師:找壹找我們的活動室裏哪兒有直線呢?妳會用身體表現直線嗎?像直線站得直直的會有什麽樣的感覺?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

 (1)觀察圖片,找找粗細不同的直線,欣賞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師:請妳們仔細看看,這些線條有什麽***同的特點?妳最喜歡哪壹幅?為什麽?

 (2)教師小結:這些圖片上的線條都是直線。這些直線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排得密密的,有的相互間隔,有的垂直交錯……這些粗細不同、排列方式各異的線條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壹樣的。

 (3)每三位幼兒在集體中合作排列,表現疏密的感覺。

 師:剛才我們看到有的線條緊緊地靠在壹起、密密的,有的線條和朋友分開了、松松的,誰願意和妳的朋友上來試壹試?

 3、遊戲:找壹找衣服上的線條。

 請幼兒結伴找壹找並說壹說自己衣服、褲子上的線條是什麽樣子的,又是怎麽組合的。

 4、幼兒探索用水粉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及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1)教師出示兩支粗細不同的水粉筆,師幼探索如何用這些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

 (2)教師示範用這兩支筆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

 要點提示:

 教師示範時重點強調:線條要從紙的壹條邊畫到另壹條邊。

 5、教師情境導入,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師:這座娃娃家房子的外墻上還沒有貼瓷磚,今天我們就用粗細不同的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來給它設計漂亮的外墻瓷磚吧。

 6、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3.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壹、活動目標

 1.感受和分辨輕重聲音,想象會是誰的腳步聲。

 2.模仿幾種小動物走路的姿勢,用身體運動的不同及不同的踏踏聲表現動物。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二、活動準備

 1.熟悉幾種表現不同動物走路的樂曲。

 2.大象、小兔、小熊、小鳥、小鹿走路的音樂磁帶和"找朋友"的音樂磁帶。

 3.將動物的頭飾分散掛在室外場地。

 三、活動過程

 1.引發去秋天樹林尋找小動物的興趣森林裏真熱鬧,小動物們要在森林裏開運動會,誰來了?大家壹起去找壹找?

 2.聽音樂猜猜誰來了,做模仿動作找小動物。

 3.聽音樂猜猜誰在森林裏,就模仿誰的動作,並尋找小動物頭飾。

 4.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各種動物的走路姿勢。知道大象、小熊走路的聲音很重、很響;小雞、小鳥的走路聲音很輕、很弱;小兔、小鹿的走路聲不重不輕,不響不弱真正好。

 5.玩遊戲"找朋友"?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動作找朋友?引導幼兒能用身體動作正確的反映不同動物走路姿勢的帶來的聲響。

 四、活動建議

4.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的過程中,了解烏龜的外形特征,大膽畫出烏龜。

 2、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重難點:

 了解烏龜的外形特征,大膽畫出烏龜。

 活動準備:

 1、PPT;

 2、畫紙、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壹、猜謎的形式引入

 1、師: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說壹個謎語,請小朋友們仔細的來聽:穿件硬殼袍,縮頭又縮腦,水面四腳劃,岸上慢慢跑,這是什麽?師:原來是壹只烏龜。

 師:孩子們,妳們看烏龜長的什麽樣子?

 師:小烏龜的身體是什麽形狀的?

 師:小烏龜的龜殼上面有什麽?

 2、請幾名小朋友到前面畫壹畫龜殼上面的圖案。

 二、自由創作——有趣的烏龜幼兒創作,通過觀察嘗試繪畫烏龜師:孩子們妳們想不想到海邊上來畫出小烏龜,王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畫紙,彩筆和油畫棒,壹會兒請小朋友們畫小烏龜並且給小烏龜穿上漂亮的衣服,想壹想小烏龜在海邊還會遇到誰,把妳想到的也畫出來好嗎?

 三、欣賞交流:說說我的小烏龜師:畫完的小朋友去給老師們講壹講妳的小烏龜遇到哪些好朋友?

5.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做觀察記錄。

 2、復習12以內的點數。

 3、認讀樹名。

 4、通過對園內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現和了解,使幼兒產生保護樹的渴望,說出為何喜歡它。

 5、學會主動關心照顧小樹或大樹。

 活動準備:

 1、幼兒卡(幼兒姓名、性別、年齡)。

 2、課前對園內樹木進行觀察,不同樹上都掛有樹牌。

 3、彩筆、圖畫紙、鉛筆。

 4、小桶。

 活動過程:

 1、在觀察園內不同樹種的情況下,開展自由討論:妳看到哪些樹?它是什麽樣子的?叫什麽名字?提問: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描述,不同的外形特征,妳喜歡什麽樹,它是什麽樣子。

 2、通過老師的提問和討論再次帶幼兒去室外觀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上到下,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討論提問:妳喜歡哪些樹?為什麽喜歡?妳如何對待它?

 3、領養小樹或大樹活動,讓幼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4、觀察記錄:用不同的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根據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記錄小樹家的踐線圖。

 5、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量,讓幼兒學習點數。

 6、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並畫上它的鄰居,組成壹幅完整的圖畫,放在活動室展區展覽。

 7、讓幼兒說出樹木的本領(平衡生態、凈化空氣、阻隔噪音等作用)。

 8、樹木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

 9、引導幼兒合理、大膽想設,並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假如世界上沒有了樹木會怎麽樣?

 小結:人類離不開樹木,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假如沒有樹木,空氣汙染會更厲害;假如沒有樹木,沙塵會讓我們的環境變得很糟糕;假如沒有樹木,就會有泥石流把房子沖垮......

 活動延伸:組織幼兒觀看樹木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好處的多媒體錄像。

6.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辨別樂曲中的高低音,並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示大吊車的吊起與降落。

 2、體驗大吊車音樂遊戲的快樂。

 3、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音樂、視頻、PPT、磚頭、籮筐等

 活動過程:

 壹、復習歌曲大吊車——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1、看什麽車開來了?我們都來做大吊車司機吧!

 2、幼兒集體唱歌曲大吊車。

 3、教師提醒幼兒“吱,吱”的地方要註意休止符。

 4、幼兒再次復習歌曲大吊車。

 二、辨別樂曲的高低音——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示大吊車的吊起與降落

 1、教師彈奏大吊車工作的音樂。

 2、提問:猜壹猜我的大吊車在幹什麽?

 3、幼兒把自己變成壹輛大吊車,聽音樂做大吊車的動作。

 4、老師彈湊110和ii0請幼兒再壹次聽辨有什麽不同?請個別幼兒聽辨(高低音可從樂曲中抽取出來,讓幼兒反復聽,並通過力度的變化讓幼兒感受高低音的不同。)

 (在孩子感受到了低音和高音的不同後,可直接觀看錄像,不用這裏讓幼兒猜測高低音做什麽動作。)

 5、觀看錄像壹

 (1)大吊車在做什麽呢?

 (2)大吊車什麽時候放下拿磚頭?什麽時候將磚頭吊起來?(如果幼兒說不清,可以再看壹遍錄像。)

 (3)請個別幼兒學壹學,做壹做。(發現問題後,老師及時引導指正。)

 (4)請全體幼兒聽音樂做壹做大吊車的動作。

 三、音樂遊戲——在遊戲中模仿大吊車吊東西,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1、今天建築工地需要壹大批大磚頭,看看大吊車是怎樣幫忙運送吧!

 2、觀看錄像二

 (1)裝貨員做了些什麽動作?什麽時候將大磚頭運到大吊車上面前?(吊起了什麽?什麽?)

 (2)大吊車什麽時候將大磚頭吊起來呢?(吱,吱,壹塊大磚頭)

 (3)到音樂結束時,大吊車運了幾塊磚?

 3、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大吊車和裝貨員。

 (1)扮演大吊車者,邊唱歌邊雙手按音樂的節奏上舉或放下,表示大吊車在工作。

 (2)扮演裝貨員者,拿起放有磚的籮筐,唱到吊起了什麽?什麽?運到大吊車面前。

 (3)大吊車拿起壹塊磚吊起放到大籮筐裏,隨著音樂的高低,做吊起或降落的動作,將小籮筐的磚壹塊塊運到大籮筐裏。

7.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了解消毒、預防xx的物品,擴展有關知識。

 2.在購物過程中嘗試解決簡單的數量問題。

 3.滿足幼兒為媽媽做事的願望。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食品包裝盒。

 2.每壹物品上貼上價格標簽(5以內)

 3.購物籃,自制紙幣。

 活動過程:

 (壹)導入“母親節”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為媽媽做事,現在“母親節”過了,我們還要為媽媽做事嗎?為什麽?

 (二)啟發遊戲

 1.以媽媽的煩惱(媽媽想買預防xx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媽媽上班沒時間)啟發幼兒幫媽媽購物。引導:媽媽為什麽要買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兒領錢。要求:每人拿5元錢(老師準備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紙幣)引導:妳用什麽辦法拿到5元錢的?如:XXX拿了1元錢,還要拿多少錢才到5元?

 3.討論購物註意點。引導:買東西的時候要註意什麽?

 (1)買什麽?(預防xx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麽買?(價錢、禮貌用語、買的東西少於或等於5元錢)

 (三)幼兒操作

 1.觀察幼兒在挑選物品時出現的問題,啟發幼兒間相互檢查。

 2.了解幼兒交易情況,引導幼兒了解所選物品價格與自己擁有錢數的關系。

 (四)交流

 1.相互檢查所購物品。

 2.說說買了什麽,有什麽用,註意什麽?(抓住有價值的話題,擴展討論;幫助幼兒區分食品和用品兩類)。

 (五)延伸我們幫媽媽買好了東西,媽媽很高興,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媽媽做什麽?

8.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發展手指小肌肉靈活性,能正確使用多種手工工具和材料,喜歡用折、剪、粘、拼、捏、穿、畫等手工方法進行簡單的藝術創造。

 2、通過欣賞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激發幼兒對手工制作的興趣,懂得廢舊物品的再利用,體驗做中學、學中玩的快樂。

 3、能在各種材料的吸引下積極參加活動,和同伴***同協商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學會與人友好相處,相互合作,懂得體諒別人,不爭搶玩具,不影響他人,遵守活動規則。

 4、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制作的美術作品布置環境,美化生活,大膽評價,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內容及材料:

 1、紙工組:提供彩色手工紙、剪刀、紙杯、漿糊、雙面膠等;

 2、泥工組:提供橡皮泥、粘土等;

 3、拼圖組:提供各種幾何圖形等;

 4、繪畫組:提供畫筆、畫紙、顏料、紙盤等;

 5、編織組:提供各種編織水果和編織魚以及編織長條等;

 6、系帶組:提供拖鞋、紙繩等。

 活動過程:

 (壹)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的"巧巧手美工坊"正式開工啦!我們"巧巧手美工坊"***有紙工、泥工、拼圖、繪畫、編織、系帶六個小組,需要大量心靈手巧的美工師,歡迎大家積極參加。我們的口號是:巧巧手,手兒巧,做美工,實在好,掙了錢,買燒烤。

 2、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小組活動。

 師:妳今天想去什麽小組?怎麽玩?

 (二)師幼***同提出遊戲要求。

 1、根據小組人數自主選擇小組活動,每組最多不超過4人。

 2、活動時專心操作、探索,遇到問題要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如果不懂再向其他小朋友或老師請教。

 3、活動的時候不爭、不搶玩具,不影響他人,愛護玩具。

 (三)幼兒自主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1、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願進入各小組活動。

 2、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對個別幼兒作適時的指導。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表現,給予肯定。

 4、發現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給予適時指導,爭取取得成功。

 (四)展示幼兒作品,師生評價交流。

 1、展示幼兒作品,要求幼兒分組展示,擺放整齊。

 2、師生***同評價幼兒作品。

 師:妳最喜歡哪副作品,為什麽?

 教師小結激勵。

 3、用幼兒的作品布置美工區《巧巧手》。

9.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紅柿的特征,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2、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3、體驗並享受科學觀察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紅柿的特征,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2、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難點:

 1、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2、體驗並享受科學觀察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西紅柿

 2、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身邊的物體特征,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活動過程:

 (壹)以謎語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壹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壹個謎語裏面。

 謎語:圓圓臉兒像蘋果,又酸又甜營養多,可以做菜吃,又能當水果。

 師:小朋友們,妳們猜猜老師的這位朋友是誰呢?

 幼:自由舉手回答。

 師:西紅柿還有壹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番茄”。

 (二)第壹次觀察,運用感官感知西紅柿的外部特征。

 1、師:用手摸壹摸,有什麽感覺?用小眼睛看壹看,什麽顏色?什麽形狀?用鼻子聞壹聞,是什麽味道?

 2、師:請小朋友認真安靜觀察,並請幼兒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3、師幼***同小結,西紅柿的外部特征。

 師:用眼睛看到的西紅柿是什麽顏色?什麽形狀?用手摸到的西紅柿是什麽樣子,有什麽樣的感覺?用鼻子聞到的西紅柿是什麽味道?

 4、教師小結:西紅柿是圓圓的,它有紅紅的身體。用手摸上去滑滑的,涼涼的。聞起來有壹點點西紅柿的香味。

 (三)第二次觀察,感知西紅柿的內部特征。

 1、師:教師切開西紅柿,引導幼兒用小眼睛看看它們小肚子裏面藏著什麽?用鼻子聞壹聞它有什麽香味?吃壹吃,它是什麽味道的?

 2、師:請小朋友認真安靜觀察,並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3、師幼***結,西紅柿的內部特征。

 師:西紅柿肚子裏面藏了些什麽?

 師小結:西紅柿有壹層薄薄的果皮,肚子裏有幾個不同形狀的小房子,每個房子裏面都有籽,還有汁,聞起來有西紅柿的味道,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四)西紅柿對人體的作用

 師:小朋友們,妳們平時都喜歡吃什麽蔬菜和水果呢?為什麽喜歡吃?

 幼:幼兒舉手自由回答。

 師小結,西紅柿對人體的作用。

 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人體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西紅柿炒蛋當菜吃,又酸又甜營養多。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西紅柿,多吃西紅柿有助於身體健康。結束課堂。

10.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助跑跨跳,繞過障礙。

 2、體驗母雞媽媽對小雞的關愛之情。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可樂瓶布置成“小樹林”固定壹跟離地30厘米的繩子成“柵欄”

 雞媽媽頭飾壹個老鷹頭飾四個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隊列隊形練習:組織幼兒壹個跟著壹個走成壹個大圓圈。(邊走圓圈

 邊做壹些高人走、矮人走等模仿動作)切段分隊走成六路縱隊。

 2、模仿動作: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模仿動作“小鳥醒來了,站在枝頭喳喳叫;小貓醒來了,摸摸胡須喵喵喵;大象醒來了,甩甩鼻子身體搖;小兔醒來了,高高興興跳呀跳。”

 二、基本部分

 (壹)導入遊戲

 1、(教師帶上雞媽媽頭飾)看,誰來了?(雞媽媽)現在妳們就來扮演小雞,排著隊跟著媽媽到草地上去練本領吧!(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小雞,四散走走、跑跑、蹲下捉蟲等)

 2、小雞練本領

 (介紹場地布置)小雞,請看前面就快到小樹林了,我們要跨過“柵欄”,繞過“小樹林”。先看看“媽媽”是怎樣越過這裏的。(教師示範跨跳動作及靈活繞過障礙物)小雞們越過這裏時壹定要小心,別碰倒了柵欄和小樹。

 組織幼兒練習,糾正幼兒的不正確動作。

 (二)遊戲:小雞快跑

 1、介紹遊戲規則:(幼兒集合)小雞們剛才都很勇敢,能夠順利地越過小樹林,雞媽媽聽說有幾只老鷹要從這裏飛過,(選4名幼兒扮演老鷹)小雞們還是在草地上玩耍,當聽到媽媽發出“老鷹來了”的信號時,就要趕快跨過柵欄,繞過樹林躲起來,不要讓老鷹捉住了。

 2、“雞媽媽”帶領“小雞”在草地上散步或做壹做越過障礙躲藏的動作。教師根據幼兒活動情況,發出“老鷹來了”的信號。這時扮演老鷹的幼兒可做飛的動作出來捉小雞,小雞要想辦法越過小樹林躲起來。

 當老鷹捉到2—3只小雞時,小雞與老鷹對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小雞們剛才都很勇敢,練就了壹身躲避老鷹的本領,現在跟著雞媽媽做壹做放松運動吧!

 2、好的,現在我們排好隊回家休息吧!(帶領幼兒排好隊學小雞走的動作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