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巴菲特為什麽稱之為股神

巴菲特為什麽稱之為股神

1998年5月,67歲的巴菲特在華盛頓大學商學院與學生進行了壹場精彩的談話:“成功意味著得到妳想要的,幸福意味著追求妳想要的。當妳離開學校時,我建議妳為妳欽佩的人做事,這樣妳將來就會像他們壹樣。”這段話是巴菲特對自己經歷的親身體會。巴菲特17歲進入內布拉斯加大學學習商業管理。大四的時候,他讀了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讓他如獲至寶,所以大學壹畢業,他就加入了格雷厄姆的門下。格雷厄姆被譽為“投資證券分析之父”,其投資理論的精髓在於強調了解壹系列企業真實投資價值的重要性。他告訴巴菲特,投資者的註意力不應該放在市場顯示屏上,而應該放在發行股票的公司上。投資者要了解公司的利潤、資產負債和未來發展前景。只有通過以上分析,他們才能發現或計算出壹只股票的“真實價值”或“內在價值”。他認為投資者可以在股市中獲利,因為他們發現並購買低於其實際價值的股票。格雷厄姆“不虧”的投資理念,成為巴菲特日後遵循的準則。巴特利特隨後總結為自己遵守的壹條規則:第壹條規則是不侵蝕舊資本。第二條規則是,永遠記住第壹條規則。巴菲特自稱有兩個精神上的父親。除了格雷厄姆,另壹個是菲利普·費舍爾。費希爾主張投資增長率高於平均水平、利潤相對較高、管理優秀的企業應盡可能獲取企業的第壹手信息。巴菲特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僅僅停留在老師的理論上,他還在壹定程度上發展和建立了自己的投資理論和原則。“真正的價值才是選擇投資對象的標準,而不是它是不是熱門股。”他著眼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卻不關心日常的市場行情。他認為,壹旦看到市場波動,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麽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了。據《商業周刊》統計,40多年來,無論經濟繁榮與否,巴菲特的股票總體表現良好。即使在幾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的時候,巴菲特依然以其穩健的風格成為全球投資者效仿的榜樣。對於喧鬧動蕩的中國市場,人們迫切需要巴菲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