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讀後感800字
《烏合之眾》的作者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他是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本書成書於1895年,距今已經超過120年。然而本書至今仍舊是壹本極為暢銷的書,可見經典的價值。
本書的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有趣很多,因為上半部分多是對於群體特性的描述,而下半部分則講述群體lx的成因和不同群體的特征。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群體lx的成因,oxcb的成因。作者認為,常常群體lx都是很極端的人,這和我們壹般的印象很壹致。不論是政界lx還是商界lx,往往都很固執,偏執,愛走極端,討厭mz,喜歡我行我素。
作者認為,成為群體lx的最重要因素是——事業成功。壹個偏執的人,除非妳成功了,大家才會認可妳的風格,否則,大家就會認為妳有毛病。事業的成功,造就lx的名望,名望導致群體對lx的迷信,迷信進而產生oxcb。
作者還認為,oxcb的三大動員手段是:斷言,重復和傳染。看到這三個手段,我忽然聯想到廣告營銷的三大手段也是如此。斷言,就是不解釋,不推理,直接下結論。直接說自己的觀點和行為是對的,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重復,就是不斷地給群體強調,或者說是xn。重復的次數多了,大家似乎也就不知不覺的接受了。
傳染,就是讓lx的意見在群體間互相傳播,情緒傳染。
作者認為壹個民族作為壹個群體,有自己的群體心理學,也可以叫做民族特性,具體表現為認知的壹致性,特殊的風俗習慣等。民族心理學具有壹定的慣性和惰性,不易被改變。這大概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新文化運動過去壹百年,新中國成立71年,中國人的很多觀念意識還是很難被改變,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群體心理學,或者叫做傳統。
作者在講到議會這個群體的時候,書中前邊講過群體的特征,群體的智商往往會低於群體的平均值,那麽議會群體的智商也將低於議員的平均智商。但是作者仍舊認為,議會的效率雖然會低點,議會的決策不壹定會比個人dczz的更高明,但是這是mz的代價,這是mz的最佳形式,即使他並不完美。
讀完這本書還有壹個感想,那就是多讀經典,多讀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