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父母做家務的感 受(壹)
星期六,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憶著老師說的話“回家以後,壹定要幫父母做家務事,報答父母平時為我們做的事。”我繼續回憶母親為我做的每壹件事。都是那麽辛苦。
我想了想,媽媽平時又要上班,下午回來做家務,多麽辛苦啊。我壹定要幫她做壹件事,讓媽媽周末好好休息壹下。
我想,我還是先把衛生打掃幹凈吧。我來到媽媽的房間,為了讓媽媽的房間非常幹凈,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媽媽的房間裏拖來拖去。出了壹身大汗,終於拖完了。我壹看地板是花的,高興勁壹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十分灰心。時間壹分壹秒的過去了,我想了許久又開始拖了,這次我聰明點兒了,順著地板的紋路細細的慢慢拖,拖了好久,可我壹點也沒覺的累,反而覺得開心,我稍作休息又開始拖了,過了沒多久我把媽媽的房間拖完了。
媽媽下班回來,進屋壹看,本來壹臉的疲憊,現在全沒了,原來媽媽的心也容易被女兒的壹小點兒的“成就”滿足的。
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他們壹直在為了我們操勞。以前是我們小,還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現在。我們應該去孝敬父母,報答為我們所做的壹切。哎。我這才發現幫媽媽做事的感覺真好啊!
幫父母做家務的感受 (二)
春節之前我幫家裏做了壹些力所能級的家務勞動,通過家務勞動讓我知道父母每天都很勞累,他們每天為我做飯、洗衣服,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減輕父母的勞累,我今後要多幫家裏做家務。
其實幫助父母做事,只是講孝的壹種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有體會,不能只做不思,也不能只思不做。父母養我們,我們要報恩。怎樣報呢?最少自己心裏應該心存感恩,體會到爸爸媽媽的苦衷,()不讓他們為我們擔心。然後要行動起來,為他們做事,小到家務事,大到父母老時,做到老有所養。最應註意的是:自覺與真實。盡孝,不是別人讓妳,而是妳讓自己。真實,就是發自內心的感謝,沒有任何虛假的東西。
我現在更要努力學習,不讓父母為我著急。
幫父母做家務的.感受 (三)
平時都是媽媽為我們準備早餐,趁著五壹勞動節放假,爸媽都在家,我要給他們壹個驚喜,為他們準備壹頓早餐。
我要做的是煎雞蛋餅,平常看過媽媽做過,看起來做法很簡單,應該不難吧。但到了我手裏,就不那麽容易了。第壹步是打雞蛋,我先在冰箱了拿了壹個雞蛋,在碗邊輕輕壹磕,連印都沒磕出來,再用力壹磕,這下可好,連清帶黃壹起留下來了,沒辦法,只好從新打壹個了,這回只用了五成力,力度正好,我把清和黃都倒到盆裏,攪勻,再往裏加水,加面,這量控制不好,不是水多了,就是面多了,好不容易正好了,接下來的工作是加佐料,要加鹽、十三香、蔥花,把這些東西倒進去之後,還得攪勻,滿滿壹盆,攪得我胳膊發酸,肩膀發麻,終於壹盆“漿糊”攪好了。把油倒在鍋裏,等油熱這段時間我扒了幾根香腸,因為時間緊,扒香腸都費勁,手忙腳亂地用剪刀在皮上劃來劃去,但肉沒有整個的。這時油熱了,我用飯勺從盆裏把“漿糊”倒到鍋裏,看見“漿糊”慢慢變形、變色,我因為沒什麽困難了,但是困難在最後出現了,就是從鍋裏把餅鏟出來時不能鏟出整個的,都是碎塊,經過幾次失敗,我終於在最後壹張時鏟出了壹張整個的餅,心裏甭提多高興了。就剩下最後壹項了,我把扒好的香腸煎了壹下,沒等我反應過來,香腸就糊了,我趕緊乘出來了。雖然是碎雞蛋餅就著糊香腸,但我們仨吃得有滋有味,我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感到做飯很累。經過這次,我對父母更加尊敬了,他們不是天天這樣嗎?我才做壹次就覺得麻煩了,他們不僅要會做雞蛋餅,還要做很多菜,每天的菜不能重樣,除此之外還要擦地、洗衣服、擦玻璃等等,我終於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他們除了家務還有繁重的工作,壹天下來是筋疲力盡,所以我決定以後壹有空時就幫助父母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替他們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