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10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將是王毅外長第五次在兩會記者會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了。
從2014年到2017年的4場記者會上,王毅外長***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出的73個問題。去年,王毅外長更是創紀錄地回答了21個問題。
每年全國兩會的外長記者會,都是外交部長直面中外媒體“拷問”的關鍵時期,問題會涉及中國外交與大國關系的方方面面。據了解記者會的有關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外長記者會的準備工作歷來是壹個長期的任務,因為過去壹年發生的外交事件都可能成為被提問的問題,同時還必須要為未來可預見的情況作相應的準備。壹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已參加過多次外長記者會的駐華外國記者表示,外長記者會壹直都是他系統了解中國外交、了解中國過去壹年對國際事務態度的重要平臺。
讓世界了解中國,減少誤解和疑慮
剛剛過去的2017年,“不論對世界還是中國,都是具有特殊和重要意義的壹年。”去年底,王毅外長在出席2017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並發表演講時說,“對世界而言,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正處於發展演變的重要關頭,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諸多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人類社會再壹次走到歷史的十字路口,是開放還是封閉,是合作還是對抗,是***贏還是零和?對這些問題,各方都在認真思索。在此過程當中,大國作出什麽樣的選擇,將會牽動世界的未來發展,也攸關人類的前途命運。”
而在此背景下,各方也期待今日即將上演的外長記者會,能夠解答在這變化世界的中國立場。在外交學院公***外交研究中心主任陳雪飛看來,外長記者會壹直是兩會記者會的重頭戲,是中外社會了解中國整年外交動向的重要窗口。
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陳雪飛表示,“外交部長就兩會中有關中國外交的關鍵議題與中外記者互動,傳遞信息,回答記者提問,這壹方面增大了信息的透明度,預設了人們理解信息的語境,幫助中外媒體更為及時、充分地了解中國外交的新政策以及中國在大國關系上的新趨向,特別可以就壹些熱點問題和敏感問題闡明觀點,從而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與信任,減少誤解和疑慮。”
陳雪飛指出,通過這壹形式,在與媒體互動過程中,外交部長亦可釋放壹些引導信息,有效地為媒體未來的關註點和報道點設定議程;最後壹方面,記者會不僅是壹個單向的信息傳遞過程,它還是壹個雙向的溝通過程,記者特別是外國記者的提問,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國外受眾如何看待中國以及最關註中國的哪些方面,這將有助於我們更有的放矢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嚴肅議題不卑不亢,偶爾也有“賣萌”時刻
過去幾年,王毅外長有時也會“帥氣賣萌”。
作為中國與世界的壹個溝通渠道,每年的外長記者會在時間安排上頁非常巧妙。過去4年,外交部新聞發布會都安排在了3月8日上午,這也給了王毅外長向女記者致以婦女節節日問候的“機會”。除此之外,有時引經據典,有時也會“帥氣賣萌”,中國外長在這場發布會上的表現與細節常給人們印象深刻。
嚴肅時,中國外長不卑不亢、有禮有節表達中國態度,比如2016年記者會上對所謂“南海仲裁案”的有力回擊:“菲律賓的壹意孤行,顯然有幕後指使和政治操作。對於這樣壹場走了調、變了味的所謂仲裁,中國恕不奉陪。”2017年,面對美韓執意部署“薩德”問題,王毅嚴辭說道,引進“薩德”顯然是壹個錯誤的選擇,不僅有違為鄰之道,而且很可能使韓國陷入更加不安全的境地。
外長也是親民的,比如王毅外長2017年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形容中美關系,以及用銀婚形容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等等。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王毅外長還用“剪刀手”打出了“雙引號”手勢,表示中國朋友圈擴大。外交部公***外交辦公室官微“外交小靈通”隨後發博稱:“外長也賣萌”。
“外交部長是壹個公職,特別是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外交部長在世界鏡頭的聚焦之下,因此壹定程度上他們的公眾形象也是中國形象的壹張名片,所以每次兩會記者會之後,就外交部長個人的表現總會在海內外公***討論平臺成為熱點。” 陳雪飛指出,但另壹方面,外交部長總是由鮮活的個人擔任,所以每個人都會帶上鮮明的個人色彩,比如他們的語言特點以及他們的手勢、體態等,這在外長記者會上會充分的展示出來。正是通過這種公***與個人的巧妙融合,為兩會外長記者會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王毅外長兩會精彩答問〗
2017年
談“壹帶壹路”
“壹帶壹路”是中國的,但更是世界的。“壹帶壹路”版權雖屬中國,但收益為各國***享。
談中美關系
我們希望中美關系能真正超越舊觀念,打開新視野,步入更加穩健、成熟的“不惑之年”,走上壹條讓兩國人民安心、讓世界各國放心的寬廣大道。
談中國外交
中國,將繼續做國際形勢的穩定錨,世界增長的發動機,和平發展的正能量,全球治理的新動力。
談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半島局勢正在呈現新壹輪緊張。當務之急要做的,就是亮起紅燈,同時剎車。
今後,我們仍願做壹名“扳道工”,把半島核問題扳回到談判解決的軌道。我想強調的是,擁核不會安全,動武不是出路,復談還有機會,和平仍有希望。
談中美俄關系
新時期的中美俄關系不是妳上我下的蹺蹺板。三方應當壹起做加法而不是減法,壹道謀***贏而不是零和。
談臺灣問題
臺灣地區與任何國家建立或保持所謂“外交關系”,都缺乏國際法依據,都沒有正當性,也必然是沒有前途的!臺灣當局應該認清這壹大勢。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阻擋中國最終實現國家的完全統壹。
談多邊主義
我們現在身處的國際體系,是70多年前先輩們在二戰廢墟上搭建起來的,凝聚了各國的***同心血,匯集了人類的集體智慧。就像壹座精心設計的大廈,最核心的基石是多邊主義,最重要的支柱是以聯合國為代表的眾多國際機構。
談南海局勢
中國人的海洋觀推崇鄭和,看重海洋合作,而世界上有些人信奉馬漢,熱衷控制海權。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希望海上的合作更多壹些,各方的信任更增幾分。
2016年
談G20
讓G20從杭州再出發,讓世界經濟從中國再出發。
談南海島礁建設
中國不是在南沙最早部署武器的國家,也不是部署武器最多的國家,更不是軍事活動最頻繁的國家,“軍事化”這頂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有更合適的國家可以戴。
談所謂“南海仲裁”
在南海這壹舞臺上,曾有過殖民侵略,有過非法侵占,現在又有人興風作浪,還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來了又退去壹樣,這些圖謀最終都不會有結果。歷史終將證明,誰只是匆匆過客,誰才是真正主人。
談中美關系
中國不是美國,中國決不會也不可能成為另壹個美國。我們無意取代或領導誰。建議美國朋友更多學習體會壹下中國5000年積澱的歷史文化傳統,不要動輒套用美式思維來判斷中國。想清楚了這壹點,中美關系的前景就會豁然開朗。
談中日關系
俗話講,治病要斷根。對於中日關系而言,病根就在於日本當政者的對華認知出了問題。面對中國的發展,究竟是把中國當作朋友還是敵人,當作夥伴還是對手?日方應認真想好這個問題,想透這個問題。
談中國公民海外權益
人民的利益大於天。同胞走到哪裏,我們的領事保護與服務就應跟隨到哪裏。我們將全力為大家撐起壹把越來越牢固的保護傘。
2015年
談“壹帶壹路”
“壹帶壹路”的理念是***同發展,目標是合作***贏。它不是中方壹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同參與的“交響樂”。
談中美關系
中美是兩個大國,不可能沒有分歧,分歧也不會因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就壹夜消失。但我們不必總是用顯微鏡去放大問題,而是要更多端起望遠鏡去眺望未來,把握好大方向。
談中日關系
7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是繼續背著歷史包袱不放,還是與過去壹刀兩斷,最終要由日本自己來選擇。
談中國參與解決國際熱點問題
如同博大精深的中醫之道,對待熱點問題首先要把準脈。以客觀公正態度,搞清來龍去脈和是非曲直,不偏聽偏信,不亂開藥方。
談南海島礁建設
中國在自己的島礁上開展必要的建設,不針對也不影響任何人。我們不會像有的國家那樣跑到別人家裏去搞“違章建築”,也不會接受在自家院裏施工時被人指手畫腳。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事情,我們就有權利做。
談反腐
反腐敗永遠在路上,國際追逃追贓也決不會松懈。外交部將與世界各國加強溝通協作,將反腐敗國際合作這張天羅地網織得更密,讓再狡猾的狐貍也無處可逃。
談中國公民海外權益
外交部設立全球領事保護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為海外遊子與祖國親人之間架起了壹條全天候、零時差、無障礙的綠色通道。我們希望更多同胞知道這條熱線,用好這條熱線。有困難,請撥12308!
海外民生工程只有進行時而沒有完成時。“中國腳步”走到哪裏,“中國保護”就要跟到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