銫字的寓意:金屬元素。
元素介紹:
銫(sè)(舊譯作鏭)英文名是Caesium或Cesium是壹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Cs,它的原子序數是55,是壹種帶銀金色的堿金屬。命名是由其發現者RobertBunsen和GustavKichhoff以拉丁文“coesius”(意為天藍色)命名了銫。
銫的顏色是金色的,質地非常軟,熔點低,28.44°C時即會熔化(隔著玻璃管在手中攥拳壹會就會熔化)。
銫的化學性質極為活潑,在潮濕空氣中容易自燃:2Cs+3O?==2CsO?.在空氣中容易氧化:Cs+O?==CsO?。銫和水的反應是爆炸性的,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銫:2Cs+2H?O==2CsOH+H?↑。
銫可以在氯氣中立即自燃,生成氯化銫:2Cs+Cl?==2CsCl.銫與水和-116°C的冰反應都很劇烈;碘化銫與三碘化鉍反應能生成難溶的亮紅色復鹽,此反應用來定性和定量測定銫;銫的火焰成比鉀深的紫紅色,可用來檢驗銫。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天藍”。
自然界中銫鹽存在於礦物中,也有少量氯化銫存在於光鹵石。由氯化銫高溫用鈣還原制取。
歷史簡介:
在1846年,當CarlPlattner研究銫榴石(銫矽酸鋁)時幾乎就要發現銫。他可以僅僅依靠其含的93%的銫,但之後他沒有原料來分析了。(後來他意識到他錯把銫當作鈉和鉀了。)
銫最終被GustavKirchhoff和RobertBunsen於1860年在德國的海德堡被發現。他們檢測了來自Durkheim的礦物質水,並且在光譜中觀察到了他們不能認出的線,這意味著壹個新的元素的出現。他們從這個來源生產出了約7克氯化銫,但沒能生產出這種新金屬自身的樣本。這個榮譽歸屬於波恩大學的CarlTheodorSetterberg,他由電解熔融的氰化銫(CsCN)獲取了它。
發現過程:
1860年,德國的本生和基爾霍夫,在對礦泉水的提取物進行光譜實驗時,發現了銫。光譜分析比化學分析靈敏度高,在地殼中含量較少的銫、銣、鉈、銦,在逃過了分析化學家們的手之後,就被光譜分析的關卡逮捕住了。
1860年,本生和基爾霍夫創建光譜分析的這壹年,他們用分光鏡在濃縮的杜克海姆礦泉水中發現有壹個新的堿金屬存在。他們在壹篇報告中敘述著:“蒸發掉40噸礦泉水,把石灰、鍶土和苦土沈澱後,用碳酸銨除去鋰土,得到的濾液在分光鏡中除顯示出鈉、鉀和鋰的譜線外,還有兩條明亮的藍線,在鍶線附近。
現在並無已知的簡單物質能在光譜的這壹部分顯現出這兩條藍線。經過研究可以得出結論,必有壹未知的簡單物質存在,屬於堿金屬族。我們建議把這壹物質叫做Cesium(銫),符號為Cs。命名來自拉丁文Caesius,古代人們用它指晴朗天空的藍色……”
其實早在1846年,德國弗賴貝格(Freiberg)冶金學教授普拉特勒曾經分析了鱗雲母(又稱紅雲母)礦石時,誤將硫酸銫當成了硫酸鈉和硫酸鉀的混合物了。銫從他手中溜走了。
金屬銫壹直到1882年才由德國化學家塞特貝格電解氰化銫和氰化鋇的混合物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