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是集散控制系統?它有什麽主要優點

什麽是集散控制系統?它有什麽主要優點

集散控制系統以多臺微處理機分散應用於過程控制,通過通信網絡、CRT顯示器、鍵盤、打印機等設備又實現高度集中的操作、顯示和報警管理,這種實現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新型控制裝置,自1975年問世以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功能分散。功能分散是指對過程參數的運算處理、檢測、控制策略的實現、控制信息的輸出以及過程參數的實時控制等都是在現場的控制單元中自動進行,從而實現了功能的高度分散。

壹方面,控制和數據采集設備可以盡可能地接近現場安裝,避免了模擬信號的遠距離傳輸,提高了運行的可靠性;另壹方面,所有的過程控制單元都由自身的計算機管理,使系統發生故障時影響面小,危險分散,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2、分級遞階結構。它是從系統工程出發,考慮系統控制功能分散、提高可靠性、強化系統應用靈活性、危險分散、降低投資成本、便於維修和技術更新等而得出的。

分級遞階結構通常分為四級。第壹級是過程控制級,根據上層決策直接控制過程或對象的狀態;第二級是優化控制級,根據上層給定的目標函數或約束條件、系統辨識的數學模型得出優化控制策略,對過程控制進行設定點控制;

第三級為自適應控制級,根據運行經驗,補償工況變化對控制規律的影響,維持系統在最佳狀態;第四級為工廠管理級,其任務是決策、管理、計劃、調度和調節,根據系統總任務或總目標。規定各級任務並決策協調各級任務。?

3、信息綜合與集中管理。集中監視可以提供豐富的顯示手段和顯示方式,給出全局和局部的運行信息,更好地監視和管理生產過程。集中管理與操作可以保證操作的壹致性,改變系統運行條件的操作是由專門人員進行,減少了誤操作的可能。

結構

DCS 的關鍵屬性是它的可靠性,這是由於系統中節點周圍的控制處理分布。這減輕了單個處理器故障。如果處理器發生故障,它只會影響工廠過程的壹個部分,而不是中央計算機的故障會影響整個過程。現場輸入/輸出 (I/O) 連接機架的本地計算能力分布還通過消除可能的網絡和中央處理延遲來確保快速控制器處理時間。

附圖是壹個通用模型,它顯示了使用計算機控制的功能性制造水平。

起源

從1960年代初期開始,就已經將小型計算機應用在工業程序控制上。例如IBM 1800就有輸入及輸出的硬件,可以收集工廠中的信號,將現場控制接點(數位接點)的信號及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的資訊。

第壹個工業控制電腦系統是在1959年在德州的Texaco Port Arthur建構的,是由TRW公司的RW-300改進而成。

在1975年時,美國的霍尼韋爾公司以及日本的橫河公司分別開發了分散式控制系統,型號分別是TDC 2000及CENTUM。1975年時美國公司Bristol也開始開發UCS 3000萬用控制器。維美德公司在1978年開始開發DCS系統,稱為Damatic(最新版本改名為Valmet DNA)。

Bailey公司(目前是ABB的壹部分)在1980年開始了NETWORK 90系統。

Fisher Controls(現在艾默生電氣公司的壹部分)開始開發PROVoX系統,Fischer & Porter Company(目前已是ABB的壹部分)則開發了DCI-4000(DCI代表Distributed Control Instrumentation,分散式控制儀表)。

分散式控制系統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微電腦的使用日漸普及,以及在過程控制領域中越來越多微電腦控制的應用。自從直接數位控制(DDC)以及設定點控制的應用開始,電腦已開始應用在過程自動化的領域中。

在1970年代時,Taylor Instrument Company(目前是ABB的壹環)開發了1010系統、Foxboro開發了FOX1系統、Fisher Controls開發DC2系統,Bailey Controls則開發了1055系統。

所有的系統都是用迷妳電腦(迪吉多的PDP-11、Varian Data Machines及MODCOMP等)實現的DDC應用系統,連接到專屬的輸入/輸出硬件。

當時復雜的連續控制以及批次控制也會以此方式進行。更保守的作法是用設定點控制,是由過程電腦監控許多的類比過程控制器。有工作站透過文字以及粗略的圖形來說明流程的情形。距離全功能的圖形用戶界面還有很長的距離。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集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