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的意思是利用水力帶動的磨。
具體介紹:
水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指在加工的過程中通常加入水狀的切削液,所以俗稱水磨。磨是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壹種機器。開始用人力和畜力,到了晉代,中國發明了用水作動力的水磨。
水磨的動力部分是壹個臥式水輪,在輪的主軸上安裝磨的上扇,流水沖動水輪帶動磨轉動。隨著機械制造技術的進步,後來人們發明壹種構造比較復雜的水磨。壹個水輪能帶動幾個磨轉動。這種水磨叫做水轉連機磨。水磨是水力發電動力原理的原始形式。
水磨的發明具體介紹:
水磨是用水力作為動力的磨,大約在晉代就發明了。水磨的發展與杜詩發明水排有關。馬鈞大約在公元227至239年間創造壹個由水輪轉動的大型歌舞木偶機械,包括以此水輪帶動舂、磨。無疑,這是根據當時流行的水碓、水磨而設計的。在馬鈞之後,杜預造連機碓,其中也可能包括水磨。
祖沖之在南齊明帝建武年間(公元494至498年)於建康城(今南京)樂遊苑造水碓磨,這顯然是以水輪同時驅動碓與磨的機械。幾乎與祖沖之同時,崔亮在雍州“造水碾磨數十區,其利十倍,國用便之”,這是以水輪同時驅動碾與磨的機械。
可見水磨自漢代以來,發展蓬勃,而到三國時代,多功能水磨機械已經誕生成型。東漢末年,涼州刺史張既將水磨帶入西北地區,水磨作為加工糧食的工具在青海東部的農業區逐漸傳播。
從此,水磨便成為西寧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距今已有壹千九百多年的歷史。宋代李遠在他的《青唐錄》中形容當時西寧使用水磨的情景時寫道:“羌多相依水築屋而居,激流而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