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符號的能指是______,所指是________。
2、客家方言以________為代表,南京、鎮江等地屬江淮方言,即所謂的_____。
3、現代漢語能運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輕聲和兒化等方式構成無限多的新詞。
4、聲調的不同是由_________來決定的,普通話中的“報酬”和“報仇”中的“仇”和“愁”的不同主要是________的不同造成的。
5、普通話聲母中的擦音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濁音,其它的是清音。
6、跟所有的齊齒呼、撮口呼的韻母都可相拼,不跟開口呼、合口呼韻母相拼是_______。
7、商代用金文,又叫________。漢字第壹次規範化的字體是________,由古漢字演變為現代漢字的壹種過渡字體是________
8、根據“六書”可知,“信、眉、至、問”分別屬於______字、_____字、______字、_____字。
9、從復合詞合成詞中的語素的結合方式來看,取笑、入迷、關心屬於______式合成詞,證明、雪花、土方屬於______式合成詞,平臺、考場、鳥瞰屬於______式合成詞,手軟、事變、球拍屬於______式合成詞。
10、跟語音、詞匯相比,語法具有明顯的______、______、______。
11、詞的形態有兩類,壹種是______形態,如重疊。壹種是______形態,如詞綴。
12、“買了壹車煤”和“買了壹趟煤”中兩個短語表示的關系分別是__述賓_______、_____述賓____。
二、名詞解釋(15分)
1、語言 2、音色 3、四呼
4、偏義復詞 5、焦點
三、簡述題(25分)
1、舉例說明音素和音位的異同。
2、舉例說明離合詞和詞組的關系
3、舉例說明介詞和連詞的區別。
4、舉例說明連動句的特點。
5、舉例說明移就和粘連得異同。
四、分析題
1、分析下列詞語詞義的演變方式和類型。(10分)
窮 醒 舅 水分 堡壘
2、分析下列語言片段的歧義,並說明產生歧義的原因。(15分)
1) 他原來是個教師。
2) 他壹天不吃飯都不行。
3) 反對南非種族主義的宣傳。
4) 妳說不過他也得說。
5) 直到小張弄懂為止,到半夜才回宿舍。
3、用框式圖解分析下列語言片段的結構層次和語義關系。(7分)
1) 科學和藝術的***性在於他們都是認識活動。
2) 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認識客觀世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4、指出下列句子中補語的語義類型。(8分)
1水漲起來了。
2我們用火把衣服烤幹。
3這場看樣子下不下來。
4小鳥受傷的樣子可憐極了。
5我在那裏整整生活了11年。
6小姑娘被母親打扮得花枝招展。
7久別重逢的人們緊緊擁抱在壹起。
5、分析下列語言片段的語法現象。(10分)
1、繁榮經濟 2、穩定情緒
3、重男輕女 4、登泰山而小天下
5、淡泊名利 6、親近小人
7、多了兩個人 8、大我兩歲
9、門口橫著壹條凳子 10、家裏慌了兩畝地
參考答案:
壹、填空
1、聲音、意義
2、廣東梅縣話、下江官話
3、詞根融合、附加、重疊
4、音高、音強
5、(f、h、x、sh、r、s) 、r
6、j、q、x
7、鐘鼎文、小篆、隸書
8、會意,象形,指事,形聲
9、動賓、補充、偏正、主謂
10、抽象性、穩固性、民族性
11、構形、構詞
12、述賓、述賓
二、名詞解釋
1、語言:是壹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是最重要的社會交際工具,也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是民族文化的載體,以語音為標準音,以詞匯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的符號系統。
2、音色:是聲音的個性特色,決定於音波於顫動的形式,主要有發音體、發音方法和***鳴器三個方面來決定,是用來區別意義的最重要的因素。
3、四呼:是我國傳統音韻學上的概念,按照有無韻頭及韻頭的的不同對韻母所作的分類,即把韻母分為將韻母分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簡稱四呼。韻母不是i、u、y,又沒有i、u、y介音的,稱為開口呼;u或有u介音的韻母稱為合口呼; i或有i介音的韻母稱為齊齒呼;y或有y介音的韻母稱為撮口呼。
4、偏義復詞:整個詞的意義經常以其中的壹個語素為基礎,另壹個詞根的意義已經完全消失,或者只起附加、襯托的作用,如國家、窗戶等就是這類詞。
5、焦點:在句子中,新信息的重點就是焦點,是說話者需要突出的部分,漢語中的焦點有三種:句末焦點、對比焦點和特指焦點。
三、簡述題
1、1)、音位、音素的定義。
2)、相同:都是語音中最小的語言單位,就實際運用情況來看,音位往往表現為音素。
3)不同:第壹:劃分角度不同。音位是從語音的社會屬性劃分的,能否區別意義與社會密切相關。音素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的,即語音的自然屬性劃分的。
第二:作用不同。音位必須能夠區分意義。音素不壹定能區分意義。
第三:適用範圍不同。音位只能在特定的語言和方言中歸納,而音素著眼於語言的自然屬性,分析結果可以使用任何語言。
第四:單位性質不同。音位是抽象的音類,音素是具體的壹個音,是音位的具體表現形式。
2、(1)離合詞主要指的是動賓式的壹些詞,例如“畢業,見面,結婚,道歉,操心,”等,也可稱為離合動詞。詞組是語義上和語法上都能搭配的、沒有句調的壹組詞,是造句的備用單位。大多數詞組可以加上句調成為句子。
(2)聯系與區別:離合詞如果中間插入東西,則會變成詞組,如“道歉——(向他)倒了個歉,操心——(凈)操他的心”等等,這是二者的主要聯系,但是二者更多的應該是區別和鑒定方法。下面討論以下離合詞的鑒定方法:
A。凡組合成分中含有黏著語素的壹定是離合詞,不是詞組。如“註意,經商,貸款,鞠躬,勞駕”等。
B搭配嚴格受限,即壹個動詞性成分只能與壹個名詞性成分組合,或壹個名詞性成分只能與壹個動詞性成分組合的動名組合壹定是離合詞,不是詞組。例如動詞性成分“畢”、“嘆”、“聊”、“起”在各自相應的義項上,分別只能與名詞性成分“業”、“氣”、“天兒”、“哄”相組合;名詞性成分“眠”、“殃”、“光”、“旱”在各自相應的義項上,前面也分別只能與動詞性成分“失”、“遭”、“沾”、“抗”組合。
C非動賓式而用如動賓式的動名組合壹定是離合詞,不是詞組。如“鞠躬,洗澡,遊泳,睡覺,*,考試,登記”等。這些詞本來不是動賓式,而是聯合式,後來卻被人們用作動賓式,帶有壹種“強制轉換”的意味,而且多是得到人們普遍認可的離合詞。
D可以擴展有兼屬名詞或形容詞的壹定是離合詞,不是詞組。把這些兼類詞視為離合詞,壹方面因為其中有些是比較典型的離合詞,如“放心,爭氣,簽名,吃驚”等,另壹方面也可以這樣去理解,即這些詞本來是名詞或形容詞(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也確實是被當作名、形來用的),也是由於壹種“強制轉換”的作用才產生了這種離合詞的用法。
3、參考張斌《新編現代漢語》P323
4、參考張斌《新編現代漢語》P419
5、1)、移就和粘連得定義
2)、***同點:都是根據事物之間的聯系,把適用於甲事物詞語臨時應用於乙事物。
3)、區別:首先,從內容上,粘連所“粘”的大多不是表示性狀的詞語,而移就所移的是表示人的性狀的詞語。其次,從結構上看,移就所涉及的兩項壹般構成修飾關系,而粘連不以構成修飾關系為特點,主要要求本用與移用兩種語境在壹定的上下文中先後出現,顯示“粘”的特點。(舉例自己加上)
四、分析題
1、分析下列詞語詞義的演變方式和類型。
窮:原指不通達,現指貧窮,詞義轉移。
醒:古指酒醉而醒,今指睡醒。詞義擴大。
舅:原指母親的兄弟、丈夫的父親,今專指母親的兄弟。詞義縮小。
水分:原指物體所含的水,先又可以指不真實、不必要加進去的成分。詞義擴大。
堡壘:原指在沖要地點為防備而築的堅固建築物,現在擴大指不宜攻破的事物或思想頑固的人。詞義擴大
2、分析下列語言片段的歧義,並說明產生歧義的原因。
1)、詞義不明確(詞的兼類,“原來”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副詞)
2)、詞義不明確(飯可以是米飯,也可是糧食)
3)、結構關系不同(可以是動賓,可以是偏正)
4)組合層次不同造成的歧義。
5)、語義關系不明
3、用框式圖解分析下列語言片段的結構層次和語義關系。(略)
4、指出下列句子中補語的語義類型。
1、趨向補語
2、結果補語
3、可能補語
4、程度補語
5、數量補語
6、結果補語
7、時地補語
5、分析下列語言片段的語法現象。
參考張斌《新編現代漢語》P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