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六神無主指的是哪六神

六神無主指的是哪六神

六神是眼、耳、鼻、舌、身、意。

佛教的觀點,六神就是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子能嗅、舌頭能嘗、身體能覺、意識能思,這是壹個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也就是六神有主。

六神無主,當壹個人遇到重大變故時,正常運行的狀態發生了改變,秩序變得混亂,局面呈現無法掌控無法預料的狀態,具體表現就是:眼不觀物,耳不聞聲,鼻不嗅臭,舌不嘗味,身不覺融,意不能思。就好像軍隊的指揮機關突然癱瘓,各路人馬壹時無所適從;又好像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突然熄滅,交通秩序便陷入混亂。

成語來源

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內心極度慌亂,無法自主決斷,以至於感覺好像內臟的神靈都失去了控制。

成語“六神無主”最早見於明代馮夢龍的《醒世恒言》壹書。在這部小說集中,有壹個故事描述了壹個知縣因為害怕而六神無主,無法正常進食。這個成語後來逐漸流行開來,成為形容人驚慌失措、拿不定主意的常用詞匯。

成語的由來往往與其背後的文化、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有關,而“六神無主”正是結合了道家的六神觀念和人們對情緒狀態的描述,形成了壹個形象生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