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有哪些優秀的音樂頁面?

有哪些優秀的音樂頁面?

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內頁文案。附:中國搖滾樂的發展史,是壹部中國現代青年的心靈史。在這個所謂的廣義金融時代,經濟至上造成了享樂主義的泛濫,而當我們看到仍然有壹些年輕人在時代的邊緣(前沿)掙紮著獨立,思考著自己的個人價值時,我們才意識到,他們似乎是這個金錢主導的愚昧時代的壹個希望,而搖滾樂就是他們的有力武器!列儂沈浸在想象中的時候,崔健說“讓我在這雪中灑點野吧”;但早在柯特·科本開始創作《阿拉博主義》之後,許巍就唱過“多少次雨也洗不去妳那厚厚的灰塵”。搖滾音樂的地域文化距離和差異是長期存在的事實,這種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有本質的改變。對於壹個有著五千年頑固排斥外來文化歷史的國家來說,搖滾樂不會比車載彩電受到更好的待遇,當然也不會。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徐崢和大多數流行音樂“工作者”壹樣,過著東奔西跑、山洞裏表演、歌廳裏唱歌、音樂人陪伴的生活。這種動蕩的經歷成為許巍後來很多歌曲的主題和音符。不仔細研究,我們可以註意到壹些詞在徐渭的歌詞中被反復使用:茫然、孤獨、絕望、悲傷、等待...;“漂泊是個揮之不去的概念,既是因,也是果。這不僅僅是許巍的命運。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重慶,大部分歌手(音樂人)已經或正在成為不折不扣的物質主義者。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甘願做垃圾音樂流水線上的操作工。許巍是壹個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停行走的旅人。作為壹個孤獨的徒步者,他用歌曲來傳達“別處”(那是哪裏?)獲得的感情;對於聽者來說,他們之間的距離有壹種故人重逢的親切安慰感,所謂心有戚戚焉。面對《別處》這樣的音樂專輯,我們只能用“出類拔萃”來形容,只能說搖滾音樂也能做成這樣。很美又不失獨特的味道。只使用那些真正感動過我們的東西,總是令人難忘的:壹首詩,壹幅畫,壹聲嘆息,壹個吻或壹首歌。除此之外,人生還有什麽?有的歌是給傻逼聽的,虛假虛偽的愛國,無病呻吟,看似軍人的外強中幹;但徐渭的批評之處在於,在徐渭的話語體系中,人們總能找到他獨特的個人特質:敏感、焦慮、內向,以及對美、最終對音樂的信仰。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人的感官功能都退化了(進化?!)在壹個冷漠的年代,在壹個不為所動的年代,(今天的文化生活是偽裝壹個正派騙子的天堂),我們從徐渭的歌裏接收到了壹些信號:激情、真誠、思考、感動,這些都不只是發生在“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