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主題的選擇
壹個好的主題,不僅便於班會內容的挖掘和加工,對學生也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學校領導、同學和我自己剛剛提出了幾個主題,比如“弘揚長征精神”、“環保問題”、“如何學習”、“如何交流”、“創建和諧班集體”。考慮到主題要與時代主旋律保持壹致,我選擇了“和諧的個人,和諧的階層”這個主題。事實證明,這個主題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正如後來壹位同學在演講中提到的:“在這個金秋,全中國都彌漫著和諧的芬芳!自從黨中央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思想以來,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了,我們決不能落後。”後來,李校長在國旗下關於“建設和諧校園”的講話,全校師生為建設和諧校園的簽名,都有力地說明了這壹點。因此,也可以說這次主題班會是學校創建和諧校園活動的有力延伸,非常及時,非常有意義。
二、班會準備
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壹堂45分鐘的課,不認真準備是做不到的。其實設立主題班會的核心不在於上課的過程,而在於準備。主題班會的主要過程是活動和討論。確定主題後,要圍繞這個主題設計活動方式和討論內容。
1.班裏每個人寫壹篇周記,主題是“如何創建和諧的班集體”。當時的想法是讓全班同學明確創作的意義,統壹思想,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後來發現,這種周記的寫作,為活動的設計和班會的討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周記中,同學們不僅挖掘出了班級和校園中壹些常見的不和諧現象,還就如何創建和諧班級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議,為後期的備課工作提供了方向。
2.確定活動形式。第壹,針對同學們在《周記》中列舉的壹些不和諧現象,我們讓班裏的同學用數碼相機抓拍下來,載入電腦後用flash做成短片。壹旦壹些習以為常的不和諧現象以動畫的形式出現在投影上,再加上發生在身邊同學身上的事,也能起到震撼的效果;其次,針對《周記》中大部分同學提到的晚自習紀律性差的問題,有班委提出安排小品,揭示晚自習中的壹些不和諧現象;第三,鑒於我們是高二以來新組建的班級,為了倡導團結互助,我們決定排練壹次詩歌朗誦。這是因為詩歌是青春的代名詞,詩歌能很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第四,為了烘托氣氛,我們決定排練壹首歌,營造團結和諧向上的氛圍。後來大家壹致選了《相親相愛的壹家人》,旋律優美,歌詞積極健康有活力。第五,發行以創建和諧班集體為主題的黑板報。
3.確定討論的主題。根據班會主題和活動內容,我們確立了以下話題:壹、除了短片中提到的,班裏還有哪些不和諧的事?二、我們晚上怎麽學習?第三,我們身邊有哪些值得我們繼續發展的現象?第四,既然知道了什麽是和諧,什麽是現象,什麽不是,有了創建和諧班級的良好願望,接下來該怎麽做?經過班委討論,確定第四個題目為重點題目。
4.活動和討論者的選擇。雖然活動和討論設計得很好,但關鍵是要落實活動。只有責任明確,分工具體,才能有效率。根據班委、團委的提名和全班同學的推薦,我們對每項活動都有明確的分工。壹是宣傳委員會負責出版黑板報,確定數碼照片的拍攝者;二是班長和團支書分別負責小品的創作和表演者的確定;第三;生活委員會負責確定詩歌朗誦人員;第四,副班長要確立核心人員參與討論;第五,文化和娛樂委員會的成員應確定參加歌唱的人。最後,同學們壹致推選了壹位活潑開朗的副班長作為班會主持人。受同學們積極準備的影響,我主動寫下了《我們來自不同的方向》這首詩。
5.開業前。有些活動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提前壹周預開了。發現了很多問題:第壹,班裏大部分同學都沒有開過正式的主題班會,不知道座位怎麽擺放,甚至不知道應該坐在哪裏;二是班級的投影壞了,短片和音樂播放不了;第三,同學們的發言不太符合主題,有的差異較大;第四,更重要的是,活動和討論的時間太少,容量不足,只有35分鐘左右。我們壹個接壹個地解決了問題。特別是針對內容的不足,我們最終決定增加壹位同學進行“讓文明禮儀開出和諧之花”的演講,並讓團支部宣傳委員宣讀《關於創建和諧班級的倡議書》,以豐富活動內容。
三、班會記錄(片段)
……
(主持人)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壹些不和諧需要糾正的地方,有了創建和諧班集體的願望,那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怎麽做呢?
(學生甲)我認為,要想營造壹個和諧的班集體,應該從改善晚自習的環境入手,因為晚自習的三個小時和白天上課聽課壹樣重要,這是我們唯壹可以支配的時間,但我們在課堂上並不重視。提高晚自習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建立和諧的氛圍。晚上不要隨便說話和發出奇怪的聲音,不要看雜書和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要專心。
(學生B)剛才同學提到了晚自習的使用。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做:壹是要有計劃,做好整個晚自習的安排;第二,要盡快完成作業,尤其是不要忘記“軟”作業,也就是要自己“看”和“記”作業;第三,要做好自主時間,學會覓食;第四,不要違反紀律,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和班級,還會影響妳的心情。
(學生C)我認為,要營造壹個和諧的班集體,除了良好的晚自習環境,學生還要謙虛。在這裏我想講壹個故事:
清康雍年間,桐城人張在京做官。壹家人在桐城建祥符時,與鄰居發生爭執,互不相讓三尺宅基地。官司打到縣政府。張經理趕緊給張送了壹封信,希望他給知府寫壹封通融信。張看到家書後,回了壹句詩:千裏問書為路墻,何妨?萬裏長城今天還在。誰見過秦始皇?經理收到信後,深深理解了張的和諧、禮讓、開放和理解的思想,立即讓出了三尺地。鄰居見張家退三尺,再退三尺。兩家不僅解決了官司,還給路人留了壹條六尺寬的巷道,大大方便了鄰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謙遜讓我們的路越走越寬,謙遜帶給我們和諧。同樣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謙虛壹點,也會減少很多摩擦。比如吃飯的時候,慢慢走,讓身體弱的同學先安排;值日時多做,讓同時值日的同學少做;當別人不小心冒犯了我們,我們用淡淡的微笑回應,等等。這些都是謙遜的表現,更能體現我們的道德修養和公民素質,壹定會給我們帶來和諧。
(丁晟)我認為,如果我們想要創建壹個和諧的班級群體,我們不僅應該謙虛,而且應該發揚團結的精神,因為創建壹個和諧的班級不是靠個人的力量來完成的,而是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如果班上有學生有困難,我們應該互相幫助。比如C的腳被燙傷了,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他,比如買菜,扶他上樓梯。
我認為如果我們想創建壹個和諧的班級群體,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以我自己為例。我很容易說話,經常管不住自己的嘴,所以經常在上課、午休、睡覺的時候說話,也經常因此而違反紀律,不僅影響了班級的榮譽,也破壞了和諧的氛圍,所以我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改掉這個毛病。如果每個人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我想這對我們創造壹個和諧的集體是有好處的。
……
第四,壹些反思
當我第壹次接受任務時,我有點緊張。第壹,這麽大規模的開班活動,沒有先例,沒有規律可循。第二,對於壹個新成立的班級,我對班裏的每壹個學生都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對他們的特長不是很熟悉;第三,面對這麽多外教和記者,學生能表現好嗎?事後證明我的想法是杞人憂天,結果完全出乎意料。
1.沒想到學生的熱情這麽高。壹開始我以為學生怕影響學習,對這種課不感興趣,幾乎就是作秀。沒想到很多同學找到我為這門課獻計獻策,向我推薦合適的活動安排和討論人選,有的甚至主動要求參加表演。他們積極利用課外活動排練小品、唱歌、朗誦詩歌,因此壹些學生放棄了許多午休和用餐時間。值得壹提的是,在班會的過程中,因為前面參與討論的同學有點緊張,忘記說很多想說的話,最後似乎都有了空余的時間。這時有幾個同學舉手要求發言,尤其是小Q,勇敢地解剖自己,指出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給大家壹個警示。
沒想到班委的作用這麽大。以前我壹直認為班委只是個擺設,最多只能做些常規工作,不可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但是,在這次班會的籌備中,班委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在設計方案、尋找積極分子、寫臺詞方面近乎完美。這更新了我對班級管理的觀念,開始敢於讓他們自主管理。
沒想到教育效果這麽好。以前怕活動分散學生註意力,影響學習,壹些不必要的活動就不開展了。甚至學校要求的壹些主題班會也是盡量簡單(這也是目前大部分班主任的做法)。班會基本都是自己教的,效果不好。這次主題班會確實對學生促進了很多,違紀現象比以前明顯減少。我能夠從班級榮譽感考慮問題,值班工作也是認真負責的。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又發生了壹個小插曲。壹個同學推薦了我們兄弟班的壹個同學安排小品。據說他是專家,但是過了幾天,他還是沒有把它們編出來。後來我們班長和團支部書記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功安排了,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