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古羅馬(二):壹個在羅馬廣場殺死父母的“傻子”把國王的叔叔簡* * *和。

古羅馬(二):壹個在羅馬廣場殺死父母的“傻子”把國王的叔叔簡* * *和。

那天早上,我們從酒店出發,先參觀了鬥獸場,然後參觀了羅馬廣場遺址。這個方形場地位於帕拉蒂諾山和比托利歐山腳下的低窪地。又稱羅馬努廣場,是古羅馬早期最重要的公共廣場,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活動場所。這裏除了許多著名的建築,古羅馬歷史上還有許多重要的事件也發生在這個廣場上,所以這裏也被稱為“露天博物館”。在羅馬廣場周圍,除了各種宏偉的大廳,還有寺廟、商店、凱旋門、主席臺和古羅馬最高權力機構“元老院”。這個廣場最早建於公元前6世紀,在* * * *時期盛極壹時,後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逐漸荒廢。如今,只剩下壹些斷墻斷臂的建築。如果妳對羅馬歷史和羅馬建築藝術感興趣,這個廣場遺址還是值得壹去的。

走進羅馬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散落在廢墟中的“羅馬圓柱”。其實這種“羅馬柱”並不是羅馬人創造的,在古希臘建築中已經被廣泛使用。早期的多立克柱式最早流行於意大利的壹些寡頭城邦,後來被希臘人接受,應用於雅典衛城的帕臺農神廟。多立克柱也叫男柱,還有壹種愛奧尼亞柱叫女柱,產生於小亞細亞的先進城邦。真正屬於古希臘騎士團的是科林斯柱式,產生於古典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但在西方藝術史上,多立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科林斯柱式壹般被稱為希臘柱式。羅馬人比希臘人更晚在建築物中使用柱子。起初,他們使用最簡單的塔斯馬尼亞柱。後來流行壹種新的復合柱,即科林斯柱頭上加了壹對愛奧尼亞柱,這是典型的羅馬柱。因此,古羅馬的圓柱從古希臘的三種類型發展到五種典型風格。

我們在羅馬廣場廢墟上看到的羅馬圓柱是當時壹些重要建築的遺跡。據說這個廣場最早建於塞爾維烏斯統治時期,尤其是* * *時期,廣場上的各種建築越來越多,成為* * *時期政治活動的中心。塞爾維烏斯·圖留斯是羅馬王朝的第六任國王,他是第五任國王老塔克文的養子和女婿。當老塔克文被暗殺後,女王立刻想到了西弗勒斯。並且在女王的精心策劃下,暗殺者的陰謀被粉碎,塞爾維烏斯成功登基。國王繼承王位後,考慮的第壹件事就是完成他的前任已經開始的事情,完成保衛整個羅馬的城墻建設工程。這是壹項巨大的建設工程,城墻將把羅馬的七座山丘和中間的平地全部封閉起來,以此來保衛和捍衛羅馬城。時至今日,在羅馬能看到的壹些斷壁殘垣雖然歷經了2500多年的風雨洗禮,但依然可以稱之為“塞爾維烏斯之墻”。

塞爾維烏斯在修建城墻確保羅馬安全的同時,還改造了低窪的濕地,在開墾的平地上修建了廣場。其中最著名的是“火星廣場”,意思是戰神火星的廣場。以火星命名意味著這片平地是用來集結軍隊的。這壹時期修建的羅馬廣場,最初是用來集結軍隊的,後來作為市民大會的投票場所,隨後成為市場和集會場所。從此,羅馬廣場從壹片泥濘的沼澤變成了壹個巨大的公共廣場,也成為了古羅馬政府機構和城市的核心。由於塞爾維烏斯、他的養父老國王塔克文和在位的最後壹位國王小國王塔克文都是伊特魯裏亞人,因此有學者認為當時羅馬的建設受到了伊特魯裏亞文化的巨大影響,但羅馬仍然保持了獨立的地位。塞爾維烏斯統治時期,最大的成就是改革了羅馬的軍事編制、文官選舉、財政稅收等重要制度。簡而言之,就是把原來的宗族政治改革成金錢政治。

在古羅馬,所有貴族和自由民,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參加競選和國家管理,基本上不參加具體的生產勞動。他們的財富主要有兩個來源:壹是他們的奴隸在他們的土地上勞動,為他們創造財富。這些奴隸只有工作,不能參與任何軍事和經濟活動,沒有任何政治地位和人權。西方人的政治和軍事規則壹直維持到美國內戰。林肯創造性地解放了北方的奴隸,並參加了響應這壹統治的軍事活動,大大增加了北方軍隊的實力,最終打敗了南方貴族軍隊,從而贏得了內戰的最後勝利,同時也宣告了這壹統治的結束。另壹方面,貴族和自由人也通過戰爭和搶劫來增加他們的財富。他們戰爭的目的是掠奪土地和財富。在當今世界,這個目的已經通過財政手段達到了,戰爭成為了壹種補充手段,因為畢竟戰爭中雙方都會死。

塞爾維烏斯改革將羅馬人分為五個階級,他們階級的高低不再取決於氏族和血統,而是取決於財富的多少來決定其家庭的等級。這樣,富人不僅可以獲得更高的政治地位,還可以對國家和社會承擔更多的義務,並使這些富人繳納更多的稅收,以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在羅馬廣場,我們看到了羅馬國庫的廢墟,它位於廣場上現存最古老的建築——農業神廟的下面。這說明當時的古羅馬不僅有國家經濟部門,還有專門存放國家財富的地方。但塞爾維烏斯的這壹改革也侵犯了舊貴族的政治利益,導致他的女婿,也就是養父小塔克文的兒子,在元老院公開挑戰他的國王權威。對於這壹切,元老院的貴族家族長老們都站在壹旁看著。最後,強壯的小塔克文在中間抱起塞爾維斯,把他從元老院的臺階上扔到羅馬廣場上。然後他轉入元老院,坐上了國王的位置,得到了元老院貴族成員的認可。在此期間,塞爾維烏斯的隨從和衛兵早就逃走了,他只好獨自從地上爬起來,在回宮的路上被小塔克文的人殺死。

通過這個故事,讀者可能對古羅馬的政治制度有壹些基本的了解。在古羅馬,元老院屬於最高權力機構,但其作用、地位和功能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在古羅馬,最高元首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稱謂。在王權時期,他被稱為國王,在* * *時期,他是執政官或獨裁者。在帝國時期,最高國家元首被稱為皇帝。在古羅馬,無論是國王、獨裁者還是皇帝,他們的地位和身份都必須得到元老院的確認,才能坐上國家元首的位置。此外,古羅馬還有市民大會機制,這是古羅馬政治制度中普通民眾行使權力的機構。後來,這個機構增加了壹個論壇的職位。可見,國王(皇帝、執政官)、元老院和市民大會的政治形式是保證古羅馬長期發展和稱霸的政治基礎。雖然這三條腿的分量在不同的時代會有所變化,但是這個基本的政治結構從來沒有變過。這種原始的分權形式在啟蒙運動中發展為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理論,從形式到內容升華了分立機制。

小塔克文是在位的最後壹個國王,卻被壹個出軌的兒子推下了國王的位置,全家被趕出了羅馬。而這個事件的策劃者和推動者就是他的侄子布魯特斯。這件事的起因是:小塔克文好色的兒子塞徹斯看上了他表妹的妻子露迪雅,想找機會強奸她。盧克麗霞受害後,立即通知了父親和丈夫,請他們趕緊帶壹個信得過的人回來。當時布魯圖斯正好和盧克麗霞的丈夫科拉迪努斯在壹起,他們都是親戚,所以就跟著他們到了他們家。當他們四個人走進房間時,坐在床邊的露迪雅流著淚向他們講述了塞西托斯王子是如何欺負她並強奸她的。她說:“雖然我的身體被汙染了,但我的心是無辜的。死神將為我作證。”然後她從衣服裏掏出壹把匕首,迅速刺向自己的心臟。身邊的男人試圖阻止,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盧克麗霞讓這四個人發誓壹定要為她報仇。

這件事的突然發生,讓國王的侄子布魯圖斯突然有了不尋常的變化。“布魯特斯”其實不是他原來的姓,而是他的綽號,意思是“傻子”。事實上,布魯圖斯的身份非常顯赫,他的家族也擁有巨大的財富。她的母親和小塔克曼國王的妻子都是姐妹,所以他離王權非常近。然而霸道的小國王塔克文和他的王子們壹直對他心存疑慮,所以他只能通過裝瘋來隱藏自己的真實性格。但當他從露迪雅身上拔出匕首時,他收起了偽裝的“面具”。他用充滿智慧和感情的話語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和意見。他的舉動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驚訝。在布魯圖斯的建議下,他們將盧克麗霞的遺體擡到羅馬廣場的講臺上。這時,許多羅馬市民很快聚集在廣場上。面對廣場上擁擠的人群,布魯圖斯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了這個故事,抨擊了國王的獨裁行為和各種罪行,表達了羅馬人對小塔克的強烈不滿。在他的號召下,羅馬公民壹致同意將國王和他的家人趕出羅馬。

隨著小塔克文國王被驅逐,不久元老院開會決定終止壹人統治,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任期壹年。在市民大會上,大家壹致推選布魯圖斯和盧克麗霞的丈夫科拉迪納斯為首任執政官,科拉迪納斯曾為推翻小塔克文的暴政做出過貢獻。從羅穆盧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第七任國王小塔克文被趕出羅馬,這標誌著羅馬君主制時代的結束。羅馬從此轉變為壹個* * *和政府的時代。意大利歷史學家李偉這樣描述羅馬歷史上的* * *和政權:“羅馬每年都成為民選官員治理下法律取代個人治理的國家。”* * *和時期,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元老院,它決定誰可以當國王、執政官、獨裁者和皇帝。這種國家管理模式據說是羅慕路斯創立的,壹直保持到羅馬帝國。古羅馬的這壹基本政治制度也決定了帝國的國王和皇帝不壹定需要世襲,這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皇位繼承方式明顯不同。

在* * *和平制度建立之初,羅馬貴族的年輕人中就有對* * *的不滿。他們覺得元老院議員必須有壹家之主的規定,剝奪了他們在政治上施展才華的機會。當塔克文的使節們返回羅馬處理他的財產時,他們意識到了這些年輕的想法,於是他們用金錢收買了“傻瓜”布魯特斯的兩個兒子,已故盧克麗霞的丈夫和現任執政官柯拉提努斯的侄子,以腐化國家核心成員的子女。鼓動他們采取行動,企圖與他合作,以達到推翻* * *和政權的目的。於是,這些高貴的年輕人聚集在其中壹人的家中,商量著如何歡迎小塔克文回來稱王,並用鮮血在誓言上留下了自己的簽名。誰知在討論過程中,門外的壹個奴隸偷聽到了,悄悄告訴了領事。經過激烈的鬥爭,這些年輕的貴族不僅被逮捕,還抓住了他們密謀推翻和平制度的誓言。

至此,大家都以為兩位領事很難處理這件事,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召開了市民大會。按照當時* * *和中國的法律,企圖推翻* * *和政權的都是叛國罪。這時候大多數人都覺得很尷尬,因為這些年輕人畢竟是兩位領事的子女或者親戚。有些人想把個人感情賣給新執政官布魯特斯,建議把他們的死罪改為流放。布魯圖斯這個“傻瓜”根本就不領情。他把他的兩個孩子叫到羅馬廣場前,問道:“妳為什麽不想為妳的指控辯護?”他壹連問了三次,兩個兒子都沒有回應。布魯特斯沈默了壹會兒,轉身讓參謀按照家庭法處理。兩個孩子當場被剝光衣服,用杖子懲罰。布魯特斯壹直盯著行刑過程,直到他兒子的頭掉在地上。

* * *而政治制度的創始人和推動者布魯圖斯,以處死自己的兒子為代價,捍衛* * *和政治制度與法律。如果用“虎毒不食子”的概念,他的做法不僅不人道,而且非常“愚蠢”。如今,有些父母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布魯圖斯能夠挽救他兒子的生命,但他沒有。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應該說他是個標準的“傻子”。但從另壹個角度看,布魯圖斯是壹個大公無私、有原則的政治家。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即使自己的兒子犯了罪,也要做到“君犯法與民同罪”。英國歷史作家安東尼·埃弗雷特(Anthony Everett)在他的著作《羅馬的崛起》(The Rise of Rome)中對此事的評價是:“這種對法治的信仰,加上近乎非人的苛刻,是典型的羅馬特征。”也許這就是西方人和東方人在法治觀念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