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劉斐香港起義的介紹

劉斐香港起義的介紹

隨後,劉斐從南京回到了長沙。如他回憶所說:“這年秋天,真可謂是多事之秋。白崇禧逼蔣介石下野;蔣介石聲明求和,繼又聲明下野;毛澤東發表了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李宗仁代理總統並聲明接受‘八條’進行談判。”劉斐認為,蔣介石政權失敗已成定局,只有與***產黨真正地講和,才是它的唯壹出路,也只有講“和”,國家才能實現和平統壹,由此他堅定了主和反蔣的思想。 在湖南,時任長沙“綏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的程潛這時處境維艱。劉斐到湖南後,便與程潛頻繁接觸,經常交談。劉斐知道,程潛對蔣介石歷來不滿,但是。雖想反蔣卻苦於手中沒有“本錢”。程潛與李宗仁、白崇禧有前嫌,又不敢靠攏桂系。於是劉斐為程潛出謀劃策,說:現在國內和平空氣很濃,全國人民都反對內戰,主張和平,李宗仁既然主和,蔣又下野,所以應同李、白壹道來主和,爭取熄滅內戰才好。湖南的情況雖然復雜,但只要同李、白關系搞好,就有辦法使湖南內部穩定。並提出替程潛疏通與李、白的關系。在他的提議和幫助下,程潛通過白崇禧,把唐星調回湖南任長沙綏靖公署副主任,成為協助程潛走和平道路的重要人物。 此時,白崇禧接二連三打電話要劉斐去漢口。1月17日,劉斐如約到漢,和白崇禧壹起討論如何應付時局尋找出路。白崇禧想把湖北、湖南和廣西聯成壹片,但擔心程潛不予合作,便想讓劉斐任湖南省主席,而讓程潛去廣州任考試院長。劉斐堅決推辭,並趁機向白進言,說程潛有意與桂系聯合主和反蔣,只是因為缺乏本錢才消極的,建議白將陳明仁的部隊調到湖南去,歸程指揮。這樣,陳明仁率國民黨軍第1兵團回到湖南,為爾後湖南得以和平解放創造了重要的前提。 李宗仁在代理總統後多次打電話要劉斐速去南京,擔任總統府參軍長,遭到劉的拒絕。3月初,劉斐經白崇禧安排飛抵南京,時值組建國民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李宗仁多次約見劉斐,請他參加和談代表團,並代表其向中***提出壹些政治要求。劉斐同意參加代表團,但他當面向李表示不同意依靠美國政府作為和平攻勢的資本。 4月1日,劉斐隨“南京政府和平商談代表團”,和張治中將軍等壹道乘“天王”號專機由南京飛抵北平,受到中***代表團有關人員的熱情接待。4月2日起,劉斐參加了為時半個月的談判。其間,他和黃紹竑受到中***中央主席毛澤東的接見。毛澤東詢問了他們到北平後的生活情況,與他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毛澤東問劉斐是否同意《國內和平協定》(草案),劉斐對此談了壹些看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為毛澤東所接受。與毛澤東的壹席交談,更堅定了劉斐選擇新道路的決心。 經國***雙方代表***同努力,終於達成《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4月16日由黃紹竑和屈武攜協定飛往南京,希望李宗仁履行簽字的諾言。為了爭取和談成功,黃、屈臨行前,劉斐要黃到南京務必做好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三位桂系首領的工作,希望他們面對現實,認清局勢,同意和平協定,以同***產黨合作,***同建設國家。然而,南京政府拒絕在協定上簽字,還電召留北平代表返回南京。劉斐極為憤慨,他和代表們決心不回南京,全體留北平,並全體簽名復信何應欽,表明態度。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結束。為了盡最後的努力爭取李宗仁、白崇禧,劉斐由北平去香港後,不顧個人安危,於6月初秘密飛抵廣州,同李、白長談,苦口婆心規勸他們起義,同***產黨合作,但未能奏效。劉斐最後進言忠告:“妳們如果失敗了,千萬不要再到臺灣去呀!”李宗仁點頭應允,白崇禧默不作聲,壹天壹夜的談話就這樣結束。次日,劉斐回到香港,壹方面保持與程潛的聯系,為湖南的和平解放盡力,另壹方面繼續與黃紹竑等壹些在港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軍政要員策劃起義事宜,他被推為總召集人之壹。8月13日,他聯合44位國民黨知名人士,簽名發表了《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宣布起義,同國民黨政府公開決裂。8月下旬,劉斐應邀北上,到北平出席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同各界代表***商國是。從此,開始了他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