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出自白居易《大唐別離》。
白居易的離別:
深秋,詞離,寒風拂葉滿溪。我胸中無限慷慨大度,轉身淚流滿面。
青山不改長流水,明月依舊稀。永永遠遠都有盡頭,而這無盡的悲傷卻永無止境。
翻譯:
深秋說再見,寒風吹來,溪水滿落葉,胸中無限感慨。我轉身想說些什麽,淚水已經打濕了我的衣服。
青山不會變,水還會流很久,月亮還會這樣,星星會漸漸稀少,就算天長地久,總會有盡頭,但這種生死恩怨永遠不會結束。
2、山河相逢——出自明代馮夢龍《警世篇》。王安石《三難蘇石雪》:“山河相逢,望君惜,春風滾滾來,滿月滿酒。”
它描述了男女之間的感情。男人如山河,女人如碧水。青山不改,綠水永流。他們總有壹天會見面的。
擴展數據:
1,創作背景
在警示世人的內容中,宋元舊作占了近壹半,如陳科的《長生不老》,崔岱召的《生死仇人》等。,但都或多或少被馮夢龍整理加工過。
馮夢龍在《警世傳》中說要收集整理上壹代和這壹代的傳說和野史。他說收藏的大多是野史之類的。至於事實還是虛構,沒必要深究,也沒必要“去偽存真”。
所以沒必要去關註書中的人物和內容是事實存在還是故事傳說。“真者”可作為經典、正史、經典的補充,“偽者”取其“勵誌勸導、感嘆感慨”之意。
不管是事實還是虛構,只要符合事實,只要不損風化,不違聖賢,不異於詩詞、書籍、經典,就是好的,是真的。這也是馮夢龍編纂這本書的目的。
至於書名,就叫《警世總言》。馮夢龍在《警世通說》中說:“壹般如僧者因果之言,如保存下來的村醪,造福多人。“因此”,因此得名“史靜·童眼”。
2.作者簡介
馮夢龍生於明末萬歷二年(1574),卒於1646。他出生在世界西部的時候,正是文藝復興時期,與之遙相呼應。卒於南明唐王隆武二年,即清朝順治三年,享年73歲。
馮夢龍出生於南直隸蘇州府吳縣常州(今蘇州)。生於1574年(明萬歷二年),出身名門。他的哥哥(馮夢貴)和哥哥(馮夢熊)被稱為“吳下三誓”。
哥哥孟貴是畫家,哥哥孟雄是學生,作品流傳至今。馮夢龍除了寫詩,主要以寫歷史小說和言情小說為主。他自己的詩集如今已不存在,但幸運的是,由他整理的30部作品代代相傳,為中國的文化寶庫留下了壹批不朽的瑰寶。
除了廣為人知的《三言》之外,還有《新傳》、《遂平三魔補傳》、《古今女英雄演義》、《廣孝賦》、《智囊團》、《古今筆記提要》、《情史》、《莫寒齋傳說》等,還有很多解說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