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八榮八恥的真實事例

八榮八恥的真實事例

金桂蘭,女,朝鮮族,1957年5月出生,1974年10月參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國***產黨,曾任村婦女隊長、鄉婦聯主任、鎮團委幹事、鎮紀檢委員等職務,1990年9月由東京城鎮政府借調到寧安法院東京城人民法庭工作,1992年5月轉為正式幹警,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等職務。她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恪守公正、清廉、文明、高效的司法原則,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她先後被中***牡丹江市委政法委授予“牡丹江市人民滿意的十名最佳幹警”;被牡丹江市總工會授予“十佳女職工”;被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評為2000年度市勞動模範;被牡丹江市委政法委授予“全市政法系統標兵”、“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 2000年-2003年連續四年被牡丹江市委授予“優秀***產黨員” ;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政法系統‘學創’活動先進個人標兵”;被黑龍江省婦女聯合會授予“三八紅旗手”;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系統優秀審判員”、“黑龍江省十傑女法官”、“人民滿意的好法官”,榮記個人二等功、壹等功; 2004年12月,中***牡丹江市委在全市發出向金桂蘭同誌學習的決定,號召全市的***產黨員向金桂蘭同誌學習。

壹是追求公正,把無限忠誠都奉獻給法律。1990年,金桂蘭同誌從東京城鎮政府借調到法庭工作。她克服孩子小、工作忙等困難,參加電大學習,獲得法律大專文憑。1992年被寧安法院吸收錄用為正式幹警,在東京城法庭工作至今。盡管基層法庭受理的案件在常人眼裏比較小,但是金桂蘭卻從來沒有因為案件平凡瑣碎而產生輕視心理,總是認真地對待每壹起案件,盡量讓每壹位案件當事人都感到滿意。有的案件僅靠證據很難認定案件的事實,她總是不辭辛苦,深入調查,直至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讓每壹位當事人蒙受冤屈。去年8月,她接手壹起民間借款糾紛案件,原告以被告欠6000元錢為由到法庭起訴,並提供壹張有被告簽名的借據。然而在庭審調查時,被告卻稱錢早已還給原告,當時原告說借條已被妻子洗衣服時洗了,所以沒有抽出借條。雖然被告稱錢已還給原告,卻提供不出任何證據,按原告出具的借條完全可以判決被告給付原告6000元錢。但細心的金桂蘭卻沒有憑書面證據草率定案。當時她因為疾病正接受化療,胳膊腫得很粗,可是她不顧沈重的病體,費了很大周折,找到了100公裏外已與原告離婚的妻子付某,但付某卻以早已與原告離婚為由拒不出證。回來後,天黑了,顛簸了壹天的她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壹方面為疾病折磨難受,另壹方面更為案件沒有結果而焦慮。她心想本案的關鍵在於付某的證言,如果付某不說實話被告很有可能蒙受冤枉。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她又驅車來到100公裏外的農場,找到了付某。看到壹大清早又站在自己家門口、病歪歪扶著墻的金桂蘭,付某被她這種真誠的辦案精神打動了,終於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根本沒有洗借條這回事。再次開庭時,面對付某的證詞,原告無言以對,承認了自己錯誤,還了被告壹個清白。?

長期的法庭工作,使金桂蘭認識到,調解是消除雙方積怨、化解矛盾糾紛的壹種有效辦案方式,雖然有時調解壹起案件要比判決多費時費力,但是對當事人來說,調解是既省時又省力,因為調解不但可以促使當事人自動履行義務,而且通過這種矛盾的真正化解,能夠有效控制當事人纏訪纏訴現象,減輕群眾訴累。為此,對每壹起案件,金桂蘭都堅持做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去年5月份,她審理壹起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原告華某在到被告陳某家找被告幹活時掉進了被告因維修自來水所挖的深坑中摔傷,花去醫療費2000多元,為索要醫療費,華某將陳某和該房房主閆某壹並告到法庭。在開庭審理時三方各執壹詞,被告陳某稱,坑是房東閆某挖的,應由閆某賠償,閆某稱華某進屋時沒敲門,賠償責任應自負。推來推去三方都面紅耳赤、劍拔弩張。為了緩解三方之間矛盾,金桂蘭耐心做調解工作,當面調解不成,她就分頭做雙方工作。那些天,她找完原告找被告,白天當事人不在家她就晚上去,總***跑了十幾次。看到她這麽辛苦,庭室幹警都勸她,“壹個2000塊錢的小案件,判了得了,妳這麽跑來跑去,不顧惜自己身體呀。”金桂蘭說:“雖然是壹件小案子,但是不把道理講明白,他們不會順過氣來,老百姓沒什麽大事,只要幫他們把疙瘩解開,我累點沒什麽。”在金桂蘭的執著和真誠面前,三方當事人終於各讓壹步,達成了調解協議。在金桂蘭的耐心調解下,壹對對反目夫妻破鏡重圓,壹個個冤家對頭握手言和。十三年來,在她審結的1050起案件中,有90%的案件都是以調解方式結案。?

2003年,金桂蘭在審理壹起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時,被告為了能少賠點錢,找來了她壹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來說情。金桂蘭說:“咱倆是多年的姐妹,照理說我該幫妳,可是,做為壹名法官,我沒有任何權利不按法律規定辦事,這件事我不能答應妳。”聽她這麽壹說,朋友拉下了臉“妳也太死性了吧”,說完便摔門而去。憑心而論,金桂蘭也是血肉之軀,也是有感情的人,但是她想,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要的就是公理,求的就是公正,法官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就應該用來為人民服務,沒有理由拿法律作為感情交易的籌碼。最終,她依法審理了此案,保護了原告的利益。?

1999年,她在處理外地客商李某訴本地壹木器廠貨款糾紛壹案中,李某怕法庭傾向本地企業要不回貨款,便給她送去三千元錢,並許諾辦成之後另有重謝。雖然此案李某百分之百能勝訴,但是金桂蘭並沒有收他的錢,而是向他說明依法辦案是法官的職責,法庭不會為了地方和部門利益而搞地方保護,更不會謀取個人私利。經過公正裁決,法庭為其追回了全部貨款。當他來取執行款時,他拿出壹沓錢懇切地對金桂蘭說:“金法官,上次我給妳錢是怕貨款要不回來,這回貨款全回來了,這點錢是我的壹點心意,妳壹定要收下。”金桂蘭能夠看得出,這壹次李某是誠心誠意感謝她,但是,不能因為為當事人辦了壹點點事,就收取當事人的好處,她仍然婉言拒絕了。?

去年9月份,金桂蘭負責審理壹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被告在買汽車時,因為缺少資金,便由原告給墊付了4.6萬元始終沒還。在訴訟過程中,原告打聽到金桂蘭家在牡丹江居住,便把電話打到她家中,約她出來詳談,金桂蘭說有事妳可以到法庭去說,按規定不允許法官私自會見當事人。但當事人表示家也在牡丹江住,到法庭去壹趟浪費路費不說而且還耽擱時間,金桂蘭考慮當事人困難,便接待了當事人,在了解完案情後,當事人從口袋裏拿出了壹個很厚的信封,說:“八月節快到了,這點錢妳隨意買點禮物。”金桂蘭嚴肅地對他說:“案子我會秉公處理的,但錢妳必須拿回去,否則我也會上繳到單位。”這名當事人無奈,只好把錢又重新裝回口袋。事後他又多次請金桂蘭吃飯,但也被金桂蘭婉言謝絕了。

二是壹心為民,把滿腔熱忱都奉獻給群眾。金桂蘭同誌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群眾利益至上的原則,為民做主,為民著想,真心實意地為百姓排憂解難。在她剛到法庭負責接待立案工作時,鏡泊鄉壹位80多歲姓王的老人,怒氣沖沖的來到法庭狀告兒媳婦不孝。由於不符合受案條件,金桂蘭便告訴老人法庭不能立案。老人聽後壹下子就火了,對她大發雷霆,並表示如果法庭不處理,他就上縣裏去找。為了穩定大爺的情緒,金桂蘭把老人讓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給老人倒上了壹杯熱水,對他說:“大爺,您消消氣,孩子啥事做錯了,能不能跟我說說。”喝了熱水後,老人的火氣有所緩和,對她道出了兒媳不孝的原因。原來老人是在種地上與兒子和兒媳婦鬧起了分歧,老人想要種玉米,兒媳婦要種黃豆,為此倆人爭執起來,老人壹怒之下才來到了法庭。金桂蘭想,這時要與老人講法律肯定講不通,還不如把他兒媳婦找來做壹下調解工作。於是,她把老人的兒子、兒媳婦都叫到了法庭,當面批評了他們,並且讓他們給老人賠不是。同時還耐心勸說老人應當聽從兒媳的意見,畢竟是年輕人腦子活,種些經濟作物肯定收益大。老人急的就是壹把火,火消了,氣也就沒了。臨走時他拉著金桂蘭的手說:“閨女,還是妳說的話中聽,以後有啥事,俺還得來找妳。”

96年她曾審理過壹位年過七旬的老大娘訴兒子贍養糾紛案。大娘早年喪夫,辛辛苦苦將兩個兒子撫養成人,成家立業,但是兩個兒子成家後卻誰也不贍養老人。老人現在獨自住在壹個象棚子壹樣的小屋裏,連飯都吃不上,有病也沒錢治。萬般無奈之下,老人來到法庭,起訴兩個兒子索要贍養費。對大娘的處境,金桂蘭十分同情,當聽說老大娘早晨還沒吃飯時,她立刻給老人買來了熱騰騰的包子和稀粥,勸慰老人回去耐心等待,法庭壹定會盡快處理。看到老大娘無錢坐車,她還給老人買了車票,壹直將老人送到回家的車上。第二天,她就和法庭工作人員驅車來到了大娘的住處,找來了她的兩個兒子,對他們遺棄老人的行為進行了教育,依法講清了贍養老人的義務及不履行義務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使他們承認了錯誤,並責令兩個兒子輪流撫養老人。過後,老大娘專程到法庭來看金桂蘭,含著熱淚說:“姑娘,我沒什麽可以送給妳的,但是我壹輩子不會忘記妳。”城東鄉光新村農民張長勝的妻子因癡呆而離家出走,他到法庭打“官司”也不得不領著兩個不懂事的孩子,金桂蘭看到大冷的天,兩個孩子穿得破舊不堪,凍得直發抖,便回家將自己兒子的衣物拿了壹大包,給兩個孩子穿上。有個娘家是外地的媳婦叫顧麗霞,離婚到法庭訴訟期間,因傷住進了醫院,無人照料,金桂蘭當時正好在法庭住,便天天起早貪黑到醫院去照料她,定點給她送飯。壹周後,顧麗霞傷好出院後拉著她的手說了句“妳就是我的親姐姐”,感激的淚水盈眶而出。金桂蘭象對待自己親人那樣對待每壹位來訪的群眾,江南鄉來訴訟的李紅梅的小孩餓得直哭,她立即到商店買來奶粉、餅幹;來打官司的人訴訟費交不上了中午沒錢吃飯,她就把人家領到飯店吃頓飽飯;家在外地的當事人無錢買車票,她也慷慨解囊……?

即使那些不是來法庭打官司的人有了困難,她也照樣獻上壹顆赤誠的心。東京城鎮牛場村有位70多歲的朝鮮族老大娘,沒有生養兒女,生活很艱難。壹次到法庭來辦事,認識了金桂蘭,從此,她家裏的抹墻的事,缺燒柴的事,沒有零花錢的事等家務瑣事,都來找金桂蘭。每次大娘來,金桂蘭都像兒女壹樣,壹壹給老太太辦理妥當。老太太逢人便誇,她跟俺的親姑娘壹樣。正在牡丹江監獄服刑的犯人張吉學,在獄中聽說金桂蘭的事跡後,便給她寫信向她求助,讓金桂蘭幫助尋找自己已多年沒有音訊的女友。雖然自己與張吉學素不相識,但是金桂蘭想既然有人托她辦事,那就是對自己的壹種信任,而且,這件事還有助於幫助犯人安心服刑改造。為此,她兩次坐汽車到海林去打聽張吉學女朋友下落,經過多方打聽,最終找到了張吉學女朋友的姐姐,得知張吉學女朋友早在五六年前就已嫁到南韓去了。就是這樣,金桂蘭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把群眾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來解決,幾年來她默默地為群眾做了數不清的好事、實事。?

由於長期治病,她不但花光了家中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在她的家除去簡單的床鋪,沒有壹件上檔次的家具家電,壹臺21英寸的國產老式彩電,是她家最值錢的東西。金桂蘭的全部行頭,堆在她的辦公櫃裏,還不到半個格,最好的衣服是壹套120元的牛仔服,惟壹的拎包是她好幾年前花20元錢買的,已經破了,她還在用著。然而,當1998年發洪水時,她卻從自己買藥錢中拿出200元捐給了災區群眾。當單位領導知道她家境並不富裕,公費醫療藥費又報銷不了,便給她送去了五千元錢,可她又原封不動的給單位退了回來。她說:“在我生病期間組織上對我已經很照顧了,再說單位經費也非常緊,怎麽能因為我個人的病再給單位添負擔呢!”

三是愛崗敬業,把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事業。20年前,金桂蘭同誌就因患闌尾炎、腹膜炎做過兩次手術,1981年夏天做過腸粘連修補術。由於常年在法庭工作,她又患上胃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1998年,她又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並做了腫瘤切除手術。面對病魔,金桂蘭並沒被嚇倒,而是忍受住疾病的折磨,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審判事業中。?

金桂蘭的家,原先是距東京城六裏多路的大荒地村,丈夫李永春是師院派出所民警。她到法庭工作後,壹周難得回家壹兩次。家隨丈夫工作調動安到牡丹江之後,她更是十天半個月回不去壹次,常常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工作。她在審理東京城鎮孟某拖欠越某汽車配件款糾紛案件時,孟為了躲債,經常不著面。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證案件及時審結,她天天晚上八、九點鐘去孟家,壹連跑了七、八趟,終於把當事人堵在家中,經過反復說服教育,孟某認識到了錯誤,也深受壹個女同誌不舍晝夜,不辭辛苦做工作的精神所感動,使案件得以順利審結和執行。?

十三個寒暑春秋,金桂蘭也記不清利用多少個節假日,帶著孩子,有時由愛人陪伴來到單位裝訂卷宗。作為妻子,她很少有機會在家陪著愛人說說話,或者給愛人做點事。作為母親,她雖然很愛自己的兒子,但她壹忙起工作來,有時連兒子都顧不得了。有壹年夏天,因處理壹起經濟糾紛案件,情況緊急,她同庭裏的同誌下午兩點到吉林延吉調查取證,回來時已經半夜12點多了,到家壹看孩子不在,才想起自己走時忘了給孩子門鑰匙,找了很長時間,才在弟弟家找到,看到兒子睡夢中還抽搭搭的可憐樣,她流淚了。十三年來,金桂蘭同誌***審理各類民事案件1050件,沒有重審改判案件,沒有超審限案件,沒有上訪纏訴案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出壹名人民法官公正執法的良好風貌,贏得了轄區百姓的擁護愛戴。

在金桂蘭的成功事業背後,她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痛苦和艱辛。她先後做了闌尾炎、腹膜炎、腸粘連修補手術,特別是膽結石,結石直徑達2.2厘米,時常發做。壹次她正在接待當事人,疼痛突然發作,她先用筆狠狠的頂住膽部,以減少疼痛,後來實在堅持不住了,帶著痛苦的表情向當事人表示壹聲歉意,便跑進壹個無人的辦公室,用被子蒙住頭,疼得出了聲。20多分鐘後,疼痛減輕,她揉了揉紅腫的眼睛,又坐到了當事人的面前。 1998年,長期忍受膽結石病痛折磨的金桂蘭,在親友和同誌的奉勸下,到牡丹江紅旗醫院進行診治。醫生卻意外地發現她乳房腫瘤且已轉移到了腋下淋巴(後經專家鑒定確診為乳腺癌),醫生當即決定次日上午做腋下腫瘤病理的切除術。上午手術做完已經12點多了,醫生囑咐她中午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以防止刀口感染,因她與當事人約好到中級法院法醫室做鑒定,她不顧醫生囑咐和愛人的規勸,央求愛人扶著她乘出租車,趕到法院門口,愛人既疼愛又埋怨地說她:妳這是何苦呢?她回答說:“老百姓打官司本來就不容易,要是來了找不到門,該多上火,放在咱身上咱咋想啊!”近壹個小時辦完事後,才回到醫院打點滴,醫生說她這個時候還出去工作簡直是不要命了。?

牡丹江市中級法院領導考慮到金桂蘭家中的實際情況,打算將她由東京城法庭調到牡丹江市內的法院工作,寧安法院黨組也多次要將她調回院裏工作,雖然她也想離家近些,不用這麽勞累,但是她卻舍不得轄區群眾對她的牽掛,舍不得自己工作三十年的熱土,她堅持留在法庭工作。2003年9月份,她愛人也被檢查出患有癌癥,這給她這個本來就已拮據的家庭帶來了更沈重的壓力。每月她的丈夫都要到醫院化療壹次,由於心理壓力和病痛的折磨,她丈夫非常想讓她在身邊陪伴,然而每次都因為金桂蘭工作忙而沒有陪同。壹天她丈夫央求她說:“桂蘭,以前妳有病都是我陪妳去,明天妳也陪我去壹次吧。”金桂蘭早就想留在丈夫身邊好好照顧丈夫,盡自己多年未盡的妻子責任,可是那個周壹她卻安排了壹個庭審,而當事人又都在外地,到法庭不容易,考慮到這壹點,為了不讓當事人白跑壹趟,她沒有答應丈夫這壹小小的要求。臨上火車時,望著丈夫祈盼的目光,她強忍著沒讓眼淚流出來。雖然金桂蘭和丈夫相聚甚少,但是他們卻都相互理解,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個人多付出壹些努力和艱辛,多犧牲壹些關愛和親情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