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夜的德國,到處充滿了火藥味,正是在這樣的壹個背景下,壹套取材於日常生活反映父子間感情的漫畫作品開始在《柏林畫報》上連載,它的幽默溫情猶如壹片人性的綠洲,拂過萬千民眾的心,這便是德國漫畫大師埃·奧·蔔勞恩的傳世名作《父與子》。它的幽默感和人情味表露得如此純真,以致在問世近70年後,依然不斷征服著世界各地的讀者,散發出不衰的藝術魅力。 《父與子》中壹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於漫畫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父與子實際上就是蔔勞恩與兒子克裏斯蒂安的真實寫照。壹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圖書目錄
蔔勞恩和他的漫畫《父與子》 我愛蔔勞恩 父親幫忙 聖誕書 汽車出了故障 會動的箱子 相像 像孩子壹樣吵架 正中靶心 剪得正好的照片 繪畫的局限 晨練 壹起上床睡覺 家庭雜技演出 榜樣不是好做的 “前長,後短” 忘了放葡萄幹 兒子出逃後 都是因為愛 挑釁不成功 對被留在家的報復 復活節小兔生出的復活節彩蛋 請給我四張兒童票 歡樂重現 最佳方案 魚兒的信 新發明 壹年之後 玩遊戲時不要來打擾 不可救藥 生日驚喜 輸了棋的父親 足夠了 如果太過分,就別怪我不客氣 好奇怪的螺旋形 兩對父子 落日 壹場不成功的音樂會 夢遊者 可怕的鄰座 再來壹次,這太棒了 足球 夢與現實 被熄滅的父親 樂於助人的教訓 人靠衣裝 按次序來 藝術帶來的好處 藝術帶來的好處 戰爭允許壹切手段 最後壹個蘋果 不聽話的馬被馴服了 父親的簽名 沒騙妳,確確實實釣了條大魚 秘密的聖誕手工制作 聖誕禮物 “爆竹”聲聲辭舊歲 結果好,壹切都好 裝腔作勢的人與無私奉獻的人 聰明的馬 關於糊豆子的教育 題詞 鬼怪 雪茄焰火 狂歡節 善待天鵝 用帶錨的帽子對付大風 瞎套近乎 蛋糕 相像會令人難堪 給復活節兔子壹個驚奇 假裝小孩兒蒙混過去 並沒想當英雄 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被撿回的子彈 遺憾 蘑菇 管教……但是晚了壹點 對策 假期第壹天 直到輸掉最後壹顆紐扣為止 回歸自然 無論如何——要歌德的書 醫生禁止他喝濃咖啡 鉛球與皮球 化恐懼為力量 道德與馬蜂 裝病 狂熱的釣魚愛好者 禮物 墻上的鏡孔 忍耐是有限度的 壹個不領情的人 圖釘 進入幻覺 冒牌大力士 吸引人的書 木偶劇場 神奇的魔術 露了餡的文藝電影 家教 曾祖父、祖父、父親和孩子 節前的秘密 獨特的晨報 聖誕節的貴客 新年歷險記 飛來的壹只野鴨 航空信帶來的懲罰 痛苦的自責 雪人的反擊 自制的小雪橇 壹條冰道的意外發現 獅子的錯誤 原來不是金魚 大筆遺產 宮中趣事 海蝦帶來的煩惱 意外的復活節禮物 習慣的力量 虛榮心被治好了 命令就是命令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難以實現的快樂 生活與理論不相符 行善的效果 了讓麥克風裏有聲音 悲傷的樂曲 為什麽要仆人 壹飲而盡 順從的仆人 夏季旅行中的突發事件 饑餓奏口烏曲 火! 緊急任務 野馬 恩將仇報 想不到的獵物 神了,父親真棒 丟失的衣服和音樂的力量 趁火打劫 打了壹網魚 小船沒造成,臉卻刮凈了 插話者 不情願的信鴿 海貍的報復 和袋鼠的友誼 山羊的陷阱 做好事卻不得好報 龍卷風 配合默契 最後的精神食糧 完了——壹場夢 魯濱遜的追隨者 這裏——才是金子! 意外的勛童 瞧我,給妳帶來了什麽! 島上的意外救援 灰溜溜地離開 又回到了家 慶祝生日 “什麽!這是我嗎?” 早到壹步 搞破壞的魔術 合適的距離 父親見不得血 打獵成功後的悔恨 眨眼之間 畫像攝影術 美術館趣事 來自頭頂的報復 沒加考慮的援助 舉例警告 大好時機 祖先肖像畫廊 昂貴的狗兒 醉後剃須 毛筆和刷子 幸福從苦難中來 迅速實現的願望 盛裝的禮節 不必要的悲傷 小把戲 示眾 像陳列館中難辨真假 捉弄有錢人 意外得獎 芬蘭蒸汽浴 糟糕的上鉤拳 職業:發明家 騙人的把戲 誰笑到最後? 城堡裏的奇遇 沈迷之後 男人和雪茄 名聲的另壹面 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