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如下:
菊、蘭、梅、竹以其獨特的花、姿、色、韻,被譽為花中“四君子”。菊花很漂亮,在北京栽培歷史悠久。元明時期,菊花主要由民間栽培,北京的傳統菊花水平也很高。此外,傲霜玲玲不死,有北京人的性格。因此,北京選擇菊花作為市花。在中國,其他選擇菊花作為市花的城市包括太原、南通、蕪湖、開封、湘潭、中山和德州。
菊花(學名:Dendranthema×grandiflorum)古代寫“弓”。菊花低著頭鞠躬。古時候吃的時候低頭很緊湊,所以叫菊花。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之壹。賞菊歷史悠久,名目繁多。古菊花鑒賞是從菊花的實用性開始的。中國古籍記載菊花“苗可菜,花可藥,袋可枕,釀可飲。所以,隱士壹天離不開這朵花。”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有“益五脈,調四肢,治頭風熱,腦骨痛,養目補血,去膜,治肝氣不足”之功效。菊花因具有延年益壽的藥用功能,故名壽可、福延年。因為菊花在農歷九月開放,所以又叫九華、九華、秋菊。以其美麗的菊花而聞名的雌莖和帝王花;古時候菊花品種單壹,只開黃花,所以又叫“黃花”、“金瑞”。
菊花起源於中國,中國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那裏有很多野菊花。菊花在中國的種植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古書《禮記》中就有“月明秋色,菊花開黃花”的記載。菊花在漢代是作為藥用植物栽培的,在晉魏時期被廣泛栽培,後逐漸發展成為觀賞花卉。宋代是菊花發展的鼎盛時期。宋代劉夢泉撰寫的《菊花書》收錄菊花品種163種,是我國最早的菊花專著。明代王的《群芳譜》收錄菊花品種270余種。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菊花都是從中國傳過來的。來自中國的菊花於公元386年從朝鮮傳入日本,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日本栽培的菊花已經成為壹年四季開花的品種。17年底,荷蘭人來中國做生意,把菊花帶回了歐洲。18世紀中葉,法國商人從中國收集了許多優良品種,並引入法國。19世紀英國植物學家傅俊將中國和日本的優良菊花品種雜交,在英國廣泛傳播。後來,它從英國傳入美國。現在,菊花已經遍布世界各地,成為世界人民喜愛的名花,古今中外的花卉奇觀。
菊花是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經過人工栽培、雜交育種和自然變異,菊花從最初的黃色小菊演變成今天的五彩繽紛的名花。明末,《菊花譜》記載的菊花種類有14種,清代增加到24種。民國時期,菊花按花瓣形狀分為10類。目前植物分類學記載世界上菊科植物有920屬19000種,中國約有164屬1950種。我國菊花品種有3000多個,園藝上分為黃、白、紫、綠等色,還有雙色種;從花形看,有單瓣、復瓣、扁球、圓球、外翻、龍爪、毛刺、松針等形;從栽培方式來說,有杭白菊、單瓣菊、大瓣菊、懸崖菊、花壇菊、嫁接菊。從花期來說,有春、夏、秋、冬、四季菊等。據《本草綱目》“菊花有數百種,有宿根,莖葉顏色不同,產品各異。.....它的莖是紫色、紅色和綠色的,它的葉子大小、厚度和尖端都不壹樣。其花為千葉單葉,有心無心,有子無子,黃、白、紅、紫,深淺大小不壹,味與夏菊、秋菊、東菊不同。”
菊花的品種很多,那麽菊花種植如何選擇菊花品種呢?有人曾經總結過選擇菊花的四字公式:淡、生、奇、味。大意是,“淡”是指花從頭到尾都要鮮艷多彩,“生”是指枝幹婀娜多姿,永不下垂,“奇”是指花瓣五彩繽紛,雍容華貴,“有味道”是指不落俗套的風格自有自然韻味。
菊花花形形色色,傲霜雪,獨立寒秋,不畏嚴寒,使人越發喜愛。歷代都有賞菊活動。南宋時期,每年宮廷都要舉行菊花比賽,晚上還要點菊花燈。宋代民間花市有“綁菊”之風。壹年壹度的菊花會上,著名的菊花被展出,被人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欣賞,還有人寫詩贊美菊花。
三國時期,重要謀士鐘會曾以五德贊菊花:“園中花高懸,誰仙。純黃色不混,背面顏色也是土黃色。早種晚發,君子有德。霜中吐穎,如貞操。杯裏身輕,神仙吃。”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過壹首詩,詩中說“晨則木蘭落,暮則秋菊落”,象征不屈的意誌和堅定頑強的鬥誌。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著名詠菊詩《飲酒》(六):
“鏡中蓋屋,又無車馬。
問妳能做什麽,妳的心遠沒有自我偏見。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越來越好了,鳥也回來了。
這話有道理,想辯解也忘了說了。"
詩的大意是,在人多的地方,聽不到車馬的聲音,心平氣和的時候,不會意識到周圍嘈雜氣氛的幹擾。妳采菊東籬下,悠然自得。偶爾擡頭,南山很遠。夕陽把壹抹淡黃灑在鳳蓮上,鳥兒紛紛歸巢。這種自然的興趣實在難以用語言表達,詩人借此機會忘卻了這個世界。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的菊花詩;
“秋天的灌木叢像道士,籬笆周圍的邊緣越來越傾斜。
不是說菊花在花中受寵,而是這花更無花。"
這首詩的大意是,房子的四周都種上了菊花,香味隨風飄得滿屋都是,像陶淵明愛菊的房子。籬笆旁的菊花在夕陽下熠熠生輝,惠今耀眼奪目,不偏菊花,因為菊花不畏嚴寒,以風中飛雪為榮。菊花壹年最晚開花,菊花開了以後自然界就沒有花了。
毛澤東董事長在1929+00六月寫下“采桑子重陽”四個字:
“人生容易變老,但變老很難。
今天是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壹年壹度的秋風沒有春天那麽強勁。
比春天更好,就像茫茫大江上的萬裏霜。"
詩中的“黃花”是菊花。這首詩贊美了秋天重陽節的菊花勝過春天的景色。毛澤東喜歡菊花。他把中南海豐澤園的東廂房改成了書店,取名“聚祥書店”。
說到菊花,就不能不提到北京的“凈園”。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初,北京新街口北街西有壹個面積約6畝的藝術菊園,稱為“結緣”。在這個小小的菊園裏,山、亭、樹、花都布置得很雅致,因此也很有趣。從解放到1956,菊花近100種,1700多盆。優秀品種為《紅旗司令》、《和平堡壘》、《綠色晨雲》、《多寶塔》、《雪點冰峰》。特別是各種懸崖菊,是這裏特有的菊花品種。有的標本比屋檐還高,花的直徑在30厘米以上,還有很多平行的菊花。這裏五彩繽紛的菊花世界吸引著廣大群眾前來觀賞。1951 65438+2月31,毛澤東在第壹次遊園賞菊後說:“菊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擴大規模,滿足首都各界人士的愛好和欣賞。”並詢問是否有困難需要政府解決?後來政府幫助解決了擴建和就業的問題,於是公園的主人懷著感激之情寫了壹首詩:
“長征督九榮,堂堂領袖功勛卓著。
不如在後花園看花,拯救世界不如宋嶽。
北國清風伴白雪唱,東方日出紅。
從此車書混,眼界光明長。
這首詩送給了毛澤東總統,他收到後回信表示感謝。10月24日,毛澤東第二次來到花園賞菊。
10月20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夫人鄧來看菊花,並題詞“推陳出新,百花齊放”。朱德主席從1949到1961幾乎每年都來菊花參觀,並在1955到10月26日參觀菊花時寫了壹首詩:
“花獨立枝頭,玉骨冰肌眼底。
日盼太平,願以菊花酒了結前嫌。"
1961為紀念結緣養菊30周年,朱德董事長於65438年10月3日訪菊,贈其師傅秋蘭兩盆,並以楷書題詩:
“劉老街園助國光,三十年菊花長存。
精研細作,善栽培奇葩,善成就新世界。
竭盡全力培養傳承後代,不厭其煩地忙碌。
京城老少都來欣賞,把蘭花獻與北堂。
董、謝覺哉、、宋慶齡、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知名人士紛紛前來賞菊,簽名簿上可找到70多人。還有壹位國際友人胡誌明,山哲的前日本照,時任世維會常任理事兼秘書長的布魯姆夫人。
1960年,解元主人將公園的土地、菊花、工具等全部無償捐獻給國家,市園林局將全部捐贈交給北海公園管理,菊花工人轉為國家工人。此後,菊展在北海頻繁舉行。到2003年6月,第24屆北京花菊展在北海公園連續舉辦,展出1萬多盆近500個品種。
在歷屆菊展中,1964在北海公園舉辦的北京菊展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壹次。郭沫若同誌為這次菊展題詞:“菊花是集體之花,請以集體主義精神欣賞。”整個展覽分為瓊島區、東海岸區和西海岸區。展出品種1700多個。當時有直徑2米,長3米多的崖菊,有站立高度的寶塔菊,有十種織錦,有幾十種不同的美麗花朵。
郵票有“國家名片”的美譽。在中國包羅萬象的郵票設計中,花卉郵票已經成為中國郵票藝術中壹束耀眼的小花。菊花是中國著名的傳統花卉,郵票設計在中國是不可或缺的。1960 65438+2月10,我國郵電部發行《菊花》特種郵票壹套,郵票ID為“Te44”,全套***18,1961出。這套郵票生動地反映了盛開的菊花,充滿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和頑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