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沒想到初中歷史會深入討論這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本身就有點“穿越”。畢竟赫魯曉夫執政距離八·壹九事件還有20多年,中間還有三位蘇聯領導人。說他的外交策略最終導致了八·壹九事變,未免牽強。或者可以說,赫魯曉夫的“三和路線”可能與八·壹九事變後蘇聯迅速解體有關。眾所周知,八·壹九事件是蘇聯解體的壹個導火索,而在蘇聯解體的諸多因素中,來自西方的和平演變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壹環。赫魯曉夫提出的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和平競爭,從資本主義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三路路線”,恰恰為西方推行和平演變戰略打開了大門。還是覺得太牽強,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解讀,還是這根本就是個偽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