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中國現代書法家排名

中國現代書法家排名

中國當代十大書法家及其作品 ?

壹、啟功(1912——2005),男、著名書畫家、教育家,自稱“姓啟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滿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 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九三學社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創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

欣賞啟功的書先生兼於兩者,更精於後者,他在兩者之間融合貫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籬。“買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壹通”。

啟功曾臨習大量碑帖,他的書法作品,無論條幅、冊頁、屏聯,都能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被稱為“啟體”。書法界評論道:“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

十大書

二、沈鵬,男、1931年出生,江蘇省江陰市人。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1950年起在《人民畫報》社工作,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並兼任編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批準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歷任中國書先生評價道:“仆獲交沈鵬先生逾三十載,觀其美術評論之作,每有獨到之處。”“所作行草,無壹舊時窠臼,藝貴創新,先生得之。”次之,是他在詩詞創作上達到的境界,已有兩本詩集面世,在文化界得到佳譽。作為書畫評論家,沈鵬也享有聲譽,而且著述頗豐,先後有兩本結集出版。

十大書法家之壹 沈鵬

三、歐陽中石,男、1928年出生,山東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劇大師奚嘯伯的門下。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館長。同時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藝術品中國資深藝術顧問、山東省方誌館名譽館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歐陽中石的書力和勇於創新的精神,開創了壹代新書風。他出版了《歐陽中石書沈鵬詩詞選》、《中石夜讀詞鈔》、《當代名家楷書譜?朱子家訓》、《中石鈔讀清照詞》、《老子〈道德經〉》等眾多作品集。其書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個人傳記先後被載入山東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泰山兒女》、中國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齊魯兒女》系列叢書。歐陽中石博學多才,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較全面、精深的造詣。著述40余種,涉及國學、邏輯、戲曲、詩詞、音韻等。

十大書法家之壹 歐陽中石

四、李鐸,男,1930年生於湖南省醴陵市。中國著名書法家、軍人。

歷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文聯委員、第三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四屆中國書協顧問、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特約教授、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學蘇、黃、米、蔡、王鐸、傅山,旁及鄭板橋、何子貞,上溯秦篆魏碑和漢隸。他以魏隸入行,獨創出古拙沈雄、蒼勁挺麗、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暢的書力,氣度不凡,雅俗***賞,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在當代書法界占有壹席重要地位。

十大書法家之壹 李 鐸

五、孫伯翔,男,1934年10月4日出生於天津武清縣,字振羽,別署師魏齋主人。現為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下大力氣,同時要多讀有用的書,更要捕捉大自然的萬物之象。書畫的點線其質如鋼筋(帶銹),或如木棒,或如鐵塊,或如石塊,千萬不要似棉團,似麻披,更不要像稻草。豐腴的字最難寫,清人劉墉字品位很高。每人寫字快慢程度不同,寫快也對,寫慢也對,關鍵看他“節奏”、“音符”掌握的準不準,美不美。潛心翰墨至今六十年有余,曾習唐楷,後專師北魏石刻。

孫伯翔書法取法高古,得其神髓,為當代書壇所稱道。近些年多有變法,碑中寓帖,方峻挺拔中含清新靈動。其用筆方中寓圓,剛柔相濟,中側兼施;結體開合有變,天然成趣,雄渾博大;通篇血脈暢達,精神飛揚。其書重法度,講情性,主革新。

十大書法家之壹 孫伯翔

六、王鏞,男,別署凸齋、鼎樓主人等。1948年生於北京,太原人。1979年考取中央美院中國畫系李可染、梁樹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畫和書法篆刻,得到葉淺予、梁樹年等先生的指導,1981年在研究生畢業展中獲葉淺予獎金壹等獎並留校執教。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 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滄浪書社社員。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和發表,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並出版專集數種。現任中央 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學會副理事長。

王鏞先生作為當今富有獨立見解和開拓精神的藝術家,在詩、書、畫、印四方面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王鏞在書力內含;他的篆刻蒼潤奔放,古拙奇崛,摻和漢晉磚瓦文字,三代銅器銘文乃至於秦漢古印之神韻而自出機杼,真率、質樸、自然、大氣磅礴,與自己書法風格高度統壹,成為當代篆刻界最具有影響的開派人物之壹。

十大書法家之壹 王 鏞

七、潘守宇, ? 潘守宇,又名潘鴻偉,潘登,男,現年36歲,工商管理碩士,山東嘉祥人,現任中央美院嘉祥石雕集團總經理,下屬有出口滑雪手套廠, 肉聯廠,中國書法家會員。

自5歲每天習字大楷500字,壹直到大學畢業,從不輟筆壹日。幼秉庭訓,始攻歐書,聰穎好學,勤勉過人,少年便已負書名。後遍臨歷代名家,融會貫通,自成風格,長於楷遨商海》,稱其“中國之壹流書道家”。

曾師從曹玉璋,申景科,張泩濬(“嘉祥有個張泩濬,巨野有個蔔昭信”張泩濬是我們嘉祥最有名書法家,前清廩生,嘉祥臥龍山人。張泩濬老師為學生刻印 :“儒商鴻偉”,“聖鄉聞人”;學生潘守宇後又拜師範曾,閻心靈(書法家,我縣人,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離休),田蘊章(天津南開大學,書法博士導師)。田教授稱潘守宇為:“齊魯歐楷第壹人”潘守宇人在江湖,難得浮生半日閑,忙於經商,常在本廠石雕作品,重要碑刻上留字,作品市面上很少見到。

2008年9月“潘宏偉”的蠅頭小楷蘭亭蘭亭集序在在日本以12萬人民幣拍出的. 榮寶齋現售其字壹平尺上萬。

潘守宇常說書法有三要素:

1,人品:心正則筆正。(唐太宗問柳公權書法;另外世人不推崇奸臣蔡襄,蔡京的書法作品。) 人品不高,筆墨無法。 什麽人寫什麽字,什麽人畫什麽畫。

明末清初名醫、文學家 、書法家傅山先生在《作字示兒孫》中講: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未學顏公書,先讀顏公詁,平原氣在中,毛穎足吞虜。

《書道》中說:“自來書品,視其人品。故無學不足以言書,無品尤不足以言書,此書道之理也。”

2,苦練:《史記》記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染。 -

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 墨磨萬挺,不做張芝做索靖。(中國歷史上幾位成功書法家的苦練典故。) -

3,書卷氣:退筆千管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個人學識修養關乎書法成就!

潘守宇數年如壹日,苦工臨習歷代名帖,深有體悟:例如《九成宮》《黃甫君》《化度寺》等都臨寫了數千遍。還有《蘭亭集序》是王羲之行書代表作品,被後世尊為:“天下第壹行書”。存世唐墨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名。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最好的摹本。潘守宇所臨《蘭亭集序》,行行疏密相間,相映成趣,字字珠璣,點畫呼應,氣墨貫通,全文從“永和九年”開始,將“修契”蘭亭之事娓娓道來,心情平和,字如珍珠,大小均勻,圓潤光澤;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時,則在群賢畢至,氣氛和諧的環境中,作者意氣風發,躊躇滿誌的神情躍然紙上,這時則字如寶石,大小參差,交相輝映;而到了“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作者雖然感慨生死之大事,但同時又不無謂地“嗟嘆感傷”,超越生死的限制,珍惜今天,這才是正念正見正思維,這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後人也能“有感於斯文”,這也是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初衷所在。天地人合壹,身心境同構,是以情作書的光輝典範,通篇洋溢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意境,讓人觀賞有:“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感覺。感嘆生命短暫的無奈,更有對生死的超越。整幅作品心情起伏跌宕,字如行雲流水,作品氣勢貫通,渾然壹體.

潘守宇耐得住寂寞,手不釋卷,數十年如壹日,無論多忙每天晚上都是在閱讀中進入夢鄉的。對入國學和古法的研讀,使得他的書法楷隸靈動飄揚,草行莊重典雅。幅幅作品或儒雅蘊藉、凝重沈著,或整齊多變、輕盈神秀,或自然流動,清麗高雅,運筆疾而不失勢,澀而不凝滯,在多端變化中盡顯恬淡古雅的藝術風格。潘守宇精騖八級,心遊萬仞,推己及人充分理解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思想情感,抓住作品中體現的微妙的情感變化,與古人氣韻相契合,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備。這種形神兼備不是對古人的亦步亦趨,而是將自己對生命的贊美融入作品中!

劉熙載在《書概》中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曰如其人也。”黑格爾也認為風格是指“個別藝術家在表現方式和筆調曲折等方面完全見出他的人格的壹些特點”(黑格爾《美學》)馬克思更是直截了當地說:“風格即人”(《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先與古人合,後與古人離,繼承才能發展,"胸有詩書氣自華",潘守宇的書法書卷氣沛然,奕奕文采,煌煌才情讓人如坐春風!

其實藝術這玩藝兒,大都是漫不經心的結果。也就無夫”才是書法藝術發展所需要的,在未來的商海和藝術道路上,我們期待著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取得更大成就!

十大書法家之壹 潘守宇

八、成忠臣,男,山東海陽人,1964年出生,是當代大儒、思想家、現代水墨畫領域的開路先鋒和標誌性人物。是中國畫壇上繼吳冠中之後又壹位思想深刻,觀點鮮明的藝術家。

成忠臣自小隨葉?予先生習畫,對傳統國畫有較深體悟,同時在書法上也是位造詣佷深的大家。

成忠臣的行草註重以融為主的理念,面貌上是毛體書風的影子,法度上是顏真卿,蘇東坡,王鐸,鄭板橋等古人基礎。假使他沒有在這些古人法帖上打好根基,恐怕會落入俗野壹路。他註重筆法的規範,每個字都是從傳統法帖中走出來的,取勢毛體結體,通過對毛體書風的規範,用筆放蕩不羈,有壹種精神力量。正如曾國藩所講"大凡名家之作,必有壹種面貌,壹種神態,與他人迥異不相同"。

成忠臣聲名鶴起靠的不是占據好碼頭,好位置,而是實實在在的靠本身真實實力說話。正如網友所言"成忠臣現象"是收藏市場理性回歸的必然。

成忠臣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壹級美術師。

十大書法家之壹 成忠臣

九、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鎮海人。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1962年 參加上海市青年宮書法學習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鄰、翁闿運等著名書法家親授。以節臨米芾《蜀素貼》行書入選由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成立後第壹次舉辦的上海市書法展覽。

周慧珺壹直孜孜不倦地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探索追求。她的目光、思想和筆觸,沈浸流連在古老博大的書海之中,並執著地尋求構築著屬於她自己的新鮮境界。她的名字和她的書法,早已遠揚海內外,成為被人們喜愛的當代書法大家,成為這壹代人的驕傲。

十大書法家之壹 周慧珺

十、孫曉雲,女,壹九五五年八月生於南京,三歲始承家傳習書畫,曾在農村插隊五年,在部隊服役八年。中***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國文聯第九、十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政府參事,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名譽館長。全國書法展、蘭亭獎評審委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壹級美術師。中央美術學院博導、碩導,蘇州大學博導。

孫曉雲孜孜不倦近六十載。她視寫字為“女紅”,始終堅持傳承文脈,回歸傳統,對各種書體的特征、要領準確理解,長期的實踐與研究,逐漸形成自然的書風。這在她的小行草和小行楷書寫中尤為鮮明,飽蘊著情懷和法度。

她以傳統帖學功底與個人書法面貌,成為當今書壇的人物之壹。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始,屢獲全國大獎,在海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初心,是熱愛,也是追求;是目標,也是動力。從她的作品中,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孫曉雲嚴肅的態度、畢生的實踐和溯本求源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她繼承傳統經典書法的那份堅持;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她“不忘初心”,讓書法真正重新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信念,這也正是她的書法立場與文化擔當。”

十大書法家之壹 孫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