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部史詩級別的小說,閱讀此書,必備紙巾呀。
十九世紀初葉,法國,拿破侖不在了。人民生活著。有壹位福來主教,樂善好施,安貧樂道,雖然年已七十高齡,但是依然樂觀仁慈,他是壹位降臨在人間的天使。
芳汀:
讓·瓦爾讓,壹名年近五十的苦役犯,為了給姐姐的七個孩子找吃的,就去搶劫面包店,被逮捕之後壹次又壹次想逃跑,結果十九年之後才正是出獄。從此再沒有見過他的姐姐和她的孩子。人世間已經再也沒有任何親人。出獄之後由於是苦役犯,沒有人敢收留他,覺得自己連壹直連壹只狗都不如。
壹位好心的太太告訴他去敲主教家裏的門,於是他去了。主教接待了他,並且非常尊敬他,這是他感到非常意外的。
可是到了夜晚,當屋子裏面的人都入睡了,讓心裏惦念的卻是那套值錢的銀餐具。因為在監獄裏面關了太久,他已經沒有什麽感情,沒有任何愛心,壹心仇恨社會,只希望要報復。於是他偷了那套餐具,逃之夭夭了。
發現了餐具被偷,福來主教並沒有報警,而是囑咐家人不要聲張。但是警察很快就找上門來了,苦役犯帶著那麽值錢的東西,很快就被抓起來了。讓壹心認為主教大人會揭發他,讓他再做很多年苦役,永無出頭之日,但是他錯了。主教告訴警察銀器是他送給讓的,並嚴肅地告訴他要好好做人,這是他向天主來贖買讓的靈魂(聖人再世)。
讓踉踉蹌蹌離開了,無意中又侵占了壹個孩子的錢。這讓他良心難以承受,他哭了,他已經快二十年沒有哭過了,那壹天他到主教大人的門口跪著,之後便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
芳汀,壹個美麗可愛的姑娘。可惜遇見了尋歡作樂逢場作戲的大學生。她卻壹廂情願的癡戀,混蛋們離開了,她卻要生下壹個私生女。
可是帶著孩子工作始終不方便,於是他想到把孩子托付給壹戶人家。提起這戶人家來俺就氣不打壹出來,這兩口子實在太壞太壞了,泰納迪埃夫婦心都黑到腸子裏面去了。可憐的柯賽特那麽小就被他們拳打腳踢,使喚來使喚去。而芳汀那邊呢,他們壹再的哄騙,不斷地要錢,把芳汀逼入到絕境當中(此處簡略點吧,不然太憤慨了!)。
芳汀回到家鄉,家鄉卻因為壹個人的到來而逐漸改變了模樣。沒有人知道這位馬德蘭先生從哪裏來,但是他樂善好施,喜歡見義勇為,有人嫉妒他,有人尊敬他。
沙威,出身卑賤的密探。本質不壞,但是已經習慣於墨守成規,鐵面無情,他對馬德蘭先生的身份壹直有懷疑,覺得他怎麽那麽像那位傳說中的苦役犯呢,尤其在他居然舉起了馬車,救出了割風(人家就叫這個名字)老人之後。順便說壹句,此後本書中出現的所有警察,均是沙威扮演。
芳汀來到馬德蘭先生的工廠裏面做工,可是由於長舌婦的揭發,她有個私生女的流言蜚語漸漸流傳開來,馬德蘭先生礙於道德方面只能解雇了她。
失去了工作的芳汀沒有生活來源,泰納迪埃那邊又步步緊逼,她賣掉了自己的頭發,牙齒,最後去做了妓女(虐~~~~)。
因為壹頭“先生”的戲弄,芳汀因為侮辱上流人士而被逮捕,她苦苦懇求沙威,卻打動不了這個木頭人的心。可是市長先生聽到了她的哭訴,理解了她的不幸處境。於是挺身而出放了她,並讓她得到照料。
可是長期身心折磨,芳汀盡管只有二十五歲卻已經病入膏肓,留給她的時間不多了。她只想見到珂賽特,可是那對不是人的夫婦把珂賽特當成了搖錢樹,死活不肯放她走。馬德蘭先生只能自己親自過去,可是這個時候發生了另壹件重要的事情。
沙威前來,請求市長先生處罰他。原來沙威壹直都認為市長先生是苦役犯,可是不久前有人發現了那個逃走的讓,毫無疑問市長先生不是,於是他前來負荊請罪。那個無辜的人很快就要判處終身監禁了。
馬德蘭的內心受到巨大的震動,非常的糾結。他不想連累無辜的人,可是如果他承認自己是那個苦役犯,那麽不僅自己將會失去壹切,還有芳汀,壹夜的折磨,他最終還是決定去自首。
路上,馬車卻壞了,他仿佛感到自己松了壹口氣。可是命運不肯放過他。另壹輛馬車還在那裏,他如期趕到,法官們釋放了無辜的人,馬德蘭先生還是要變回苦役犯讓。他回來想盡力安撫芳汀,至少希望沙威給他幾天時間把珂賽特帶回來,但是沙威無動於衷,芳汀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死不瞑目(哇哇)。
後來讓從監獄裏面逃了出來,把自己的財產藏起來,同時也把芳汀安葬好,入土為安。可憐的女子就這樣結束了她的壹生。
珂賽特:
壹開始,雨果大大用細膩恢弘的筆觸,詳細描寫了滑鐵盧戰役的歷史背景,具體過程,以及後果影響等,我們姑且跳過吧。
唯壹和情節有緊要關系的是下面這壹幕,戰役結束之後,壹個人(泰納迪埃)到戰場上偷竊死人的財物,壹名將軍以為這個認識他的救命恩人,這位將軍叫做蓬梅西。
讓重新被捕,在船上當苦役犯。壹天壹名苦役被困在了桅桿上面,他不顧生命危險去救了他。自己卻不慎掉入海中,大家都認為他死了……
距離巴黎的不遠處,泰納迪埃開的旅店,他的女兒有兩個,不斷地75珂賽特,還有壹個幾歲的兒子(我們以後還會見到他的)。珂賽特每天活在恐懼當中,簡直慘不忍睹。
那天是聖誕節,珂賽特看著壹個漂亮的布娃娃入迷了。因為旅店裏面沒有水了,珂賽特去打水,路上連個人影都沒有,她恐懼極了,而水桶那麽重,重到她幾乎都拿不動,就在這個時候,壹雙有力的手幫她提起了重擔(天使降臨了)。
那是壹位看上去五十歲左右的老人,但是非常有力量。表面上看他是個窮光蛋,但是他實際上非常闊卓,幫珂賽特解圍,還給了她那個夢寐以求的布娃娃(此段超級解氣)。泰納迪埃明白自己可以利用珂賽特來敲詐了。
壹千五百法郎,他們覺得還是太少了。最後泰納迪埃追上了他們,說珂賽特是她母親的,這位先生不能領走,但是老頭拿出了壹張芳汀親手寫的紙條(哇哢哢),泰納迪埃再想追蹤,強有力的先生已經拿出了壹根大棍子,嘿嘿。
回到巴黎,讓把珂賽特當成女兒,珂賽特把這個老人當成自己的父親,第壹次感覺到了安全和幸福。其實這麽多年的付出,讓自己有時候也會心灰意冷,珂賽特的出現其實也是拯救了他。
找了壹處僻靜的地方,安頓下來。可惜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壹天讓在施舍乞丐的時候突然覺得這個人怎麽那麽像沙威呢,不好不好,趕緊帶著珂賽特逃走吧。
要說沙威也真是陰魂不散,就跟霧霾似的妳怎麽躲都躲不掉。又組織了壹支小分隊來圍捕這個死不了的苦役犯,深夜,小巷,如何才能逃出生天?
翻墻翻墻,過去之後就是柳暗花明(此處雨果大大對於修道院的歷史背景,清修生活,,後果影響等作了詳細描述),修道院中的工人割風老爹,善有善報。讓總算找到了壹個安身的地方,珂賽特也算得救了。不過接下來的問題還是比較麻煩的,可以編造壹個身份,但是苦役犯必須先出去,才能再進來,剛好修道院裏面的壹名嬤嬤去世了。
活人裝進了死人的棺材,才能以活人的身份進來。本來壹切都安排好了,誰想到認識的熟人卻死了,換了個新的掘墓工。苦役犯差點沒悶死(當然沒悶死)。於是父女兩個就有了合適的身份在修道院裏面安頓下來,因為外面沙威撲空還氣急敗壞呢。
馬裏於斯:
巴黎有很多的流浪兒,有這樣壹個孩子叫加弗羅什,雖然看著跟個小流氓似的,但其實心地不壞。父母都不管他,他只能去流浪社會,不過每隔壹段日子他還是回去看看父母的。
榮德雷特壹家住在壹所破屋裏面,裏面都是窮人,還有個年輕的律師,他叫做馬裏於斯。他的姥爺不喜歡拿破侖,不喜歡革命,所以也就不喜歡他的女婿蓬梅西。
為了兒子的繼承權,蓬梅西從來沒有見過馬裏於斯,直到他去世。馬裏於斯對他也沒有什麽感情。但是當他知道他父親深愛著他,並且對於革命有了重新的認識之後,馬裏於斯和姥爺決裂了,從家裏搬了出去。
父親已經走了,但是他告訴馬裏於斯,當年在滑鐵盧戰場上,有壹名叫做泰納迪埃的人救了他(明明是偷了他)。馬裏於斯壹心想報恩,可惜得知泰納迪埃開的旅店已經倒閉了。
之前馬裏於斯壹直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現在卻要靠自己的雙手維持生計,困難可想而知,他過得很是清貧。不過他終究是個善良正直的年輕人,對於他的品性這自然是極好的。
有時候他去公園裏面散步,會看到壹對父女,父親已經年紀很大,少女不過十六七歲的樣子,壹開始他對少女沒感覺,但是後來就有感覺了,這對神秘的父女是什麽身份呢?沒人知道,秋風落葉,芳心暗許,可惜馬裏於斯卻得知他們已經搬走了……
馬裏於斯的隔壁,住著貧窮的榮德雷特壹家人,父母和兩個女兒,兩個孩子都被貧窮弄得已經不成人樣(報應啊~~~)。
少女的父親,馬裏於斯稱之為白發先生,喜歡樂善好施。預示著家人就冒充了各種身份來得到他的幫助。剛好馬裏於斯住的屋子還可以偷窺隔壁,那天白發先生領著他的女兒來探望,馬裏於斯可真是高興壞了。
榮德雷特的大女兒叫做愛波尼娜,她喜歡馬裏於斯,為此願意去找情敵的地址。而馬裏於斯在白發先生走了之後卻聽到了讓他驚心動魄的壹個陰謀:榮德雷特認出了白發先生,婦人對於打扮時髦的少女極度不滿。他們設下陷阱要讓白發先生有來無回。
怎麽辦!?報警吧,於是馬裏於斯來到了警局,警探對於馬裏於斯的保安作了認真耐心的詢問和記錄,並囑咐他覺得時機不對就開槍,警察就來了,要是馬裏於斯來找,就找沙威就好啦(偶想吐血……)。
回到破屋,劍拔弩張。白發先生來了,很快被他們困住了。而這個時候,榮德雷特說:妳還能認出我來嗎!我是泰納迪埃!我覺得這個時候馬裏於斯收到的震驚絕不會比白發先生小。
他該怎麽辦呢,葬送掉情人的父親,還是犧牲自己的恩人?這讓他非常糾結。遲遲沒有發出信號。雖說白發先生很是神勇,可是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很快被制服,在他們的脅迫下寫了壹封信給女兒,因為自己沒帶錢。
馬裏於斯想到自己的心上人如果被這夥匪徒……可惜信上的地址都是假的。白發先生是個神奇的人,拖延時間解開了自己的鐐銬。並且為了表示自己絕不會讓人傷害他的女兒,楞是把燒紅的烙鐵往自己的身上燙(疼死了……55)。那幫人想把他殺了,馬裏於斯急中生智,冒充愛波尼娜給他們發信號說警察來了,於是壹夥人手忙腳亂的想逃跑,可惜太晚啦,沙威充滿笑靨的站在門口(就這壹次沙威的出場俺要贊壹個)。
然後把他們都抓起來了,而白發先生趁亂逃走了(不錯不錯)。
加弗羅什又來看他的父母和姐姐們了,可是這壹次他卻得知他們都被抓到監獄裏面去了(無語無語……)。
普呂梅的牧歌和聖德尼街的史詩:
本部壹開頭,雨果大大以細膩的筆觸,真實還原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山雨欲來風滿樓,革命就要爆發了。
因為種種的原因,泰納迪埃壹家不久也就放出來了。馬裏於斯離開了破屋,希望開始新的生活,可是對於少女的思想總是折磨著他。
不過愛波尼娜很快就回來了,告訴了他珂賽特的地址。
時間倒退壹下,讓和柯賽特在修道院住了五年之後,讓覺得不能讓珂賽特沒有體會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之後就成為修女,於是就帶著珂賽特離開了哪裏,找到了另壹處僻靜的地方安頓下來。
珂賽特壹點點長大,生活的平靜而幸福。可是珂賽特終究越來越美麗。讓的心裏也越來越不好受,因為他在世界上木有壹個親人,珂賽特就是他的壹切,他不願意別的男人奪走她。所以他才會嫉恨馬裏於斯。
遇見泰納迪埃之後,他自己病了很久(受傷嚴重)。而這個時候正是珂賽特和馬裏於斯分離的時候……
馬裏於斯知道了珂賽特的地址之後,就偷偷跑去他們家的後花園。石頭底下埋藏著壹顆熾熱的心。壹吻定情,芳心互許。誰都不知道這壹切,馬裏於斯回到姥爺那裏請求允許他結婚,但是他姥爺拒絕了他,並且很輕蔑地侮辱了珂賽特,馬裏於斯很生氣地走了(貌似經常在電視劇上面看到這種劇情)。
加弗羅什壹天救助了他的兩個弟弟(雖然他們都並不知道這種關系),又在同壹天救出了越獄的父親,然後就去參加了起義。
此處是關於黑話的歷史背景,詳盡描述,以及意義影響等。
然後是各種準備,街壘保衛戰。雙方都有傷亡,而這個時候起義軍這邊抓到了壹個政府的密探(不用說他是誰了)。
而愛波尼娜不願意成全馬裏於斯和珂賽特,於是冒充不速之客半夜驚擾珂賽特他們。讓覺得肯定是某某人又來追捕他們,於是趕緊帶著珂賽特搬家,並打算帶著珂賽特漂洋過海去英國。珂賽特來不及告訴馬裏於斯這壹切,而寄出的信又被愛波尼娜截走了。
馬裏於斯萬念俱灰,於是也去參加了起義。愛波尼娜壹心希望和心上人死在壹起,為馬裏於斯擋下了子彈,引他走進政府軍的包圍。臨終前,她不願意讓馬裏於斯恨她,於是拿出了那封信(好吧,這個時候我不再恨妳了,雖然妳小時候總是欺負珂賽特)。
馬裏於斯寫了壹封信給珂賽特,因為他知道加弗羅什是恩人的兒子,不願意讓他死在這裏。就派他去送信。而信當然送到了讓的手裏。讓此時的表現真像《笑面人》裏面的於蘇斯,先是狂喜(小偷要死啦),然後陷入了沈思當中,最後出去了。
讓·瓦爾讓:
真是的,主人公都要在最後壹部給名字……
街壘保衛戰,然後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決定讓五個人回去,可是卻只有四套衣服,怎麽辦捏,關鍵時刻,第五套衣服從天而降。
白發先生突然出現,馬裏於斯吃驚不小,不過卻沒有太多時間來思考。緊張的戰鬥,讓他們無暇喘息(此處精彩ing~)。很多人都犧牲了,加弗羅什在撿子彈的時候英勇就義了(妳比妳爹媽強多了……)。
要處決沙威了,白發先生要求讓他來幹,於是他就把沙威帶走了,悄悄地放了他,沙威很是傻眼。
彈藥打光了之後,就剩下肉搏了。馬裏於斯昏迷了。其他的人,除了馬裏於斯之外,全部戰死,或者被槍決(壯烈了……)。
而馬裏於斯不省人事,白發先生背著他,因為四周都是政府軍,只能從下水道出去。。
此處雨果大大繼續講述下水道的歷史背景,以及意義影響等。
漆黑的下水道,重重迷路,還有數不清的陷阱。白發先生總算走過來了,到了出口,卻遇上了泰納迪埃。泰納迪埃以為他是壹個殺人剛殺了人,於是拿走了他們的錢,並且撕下了馬裏於斯的血衣作為證據(將來好敲詐勒索)。
總算逃出了生天,可是陰魂不散的沙威還在等待著他們。讓說出了自己的地址,他可以被逮捕,但是請求沙威給他壹點時間讓他把馬裏於斯送回他姥爺家。這壹次沙威沒有拒絕。
然後讓想再回家壹趟,沙威也沒有拒絕。甚至都沒有和他壹起上樓來(也不怕他逃走了),可是等到讓自己壹個人上樓,卻發現沙威已經悄悄地離開了。
如果妳曾經所堅守的壹切,突然間發生了動搖,會怎麽樣呢?沙威就是這樣的痛苦,要麽逮捕讓,如果放了他,那麽罪責就應該讓自己來承受了。最後寫下對政府的監獄,塞納河水接納了他(啊……)。
馬裏於斯昏迷了很多天,也病了很多天。這讓姥爺心疼壞了,並且再也不反對他的婚事了。戀愛再也沒有阻礙,而商量婚姻大事的時候,白發先生又說珂賽特擁有壹筆巨額的遺產(其實是他自己的錢……)。
馬裏於斯從地獄走進了天堂,唯壹遺憾的是,自己壹直沒有找到救自己的恩人,這壹切白發先生始終保持沈默。
盛大的婚禮很快就到來了,這壹天讓自己壹個人孤零零的走了,回到家裏,哭得很傷心(紙巾……紙巾……我陪妳壹起哭)。
為了徹底不妨礙珂塞特的幸福,讓決定徹底離開他們的生活。於是他告訴馬裏於斯,自己是壹個苦役犯,同時也不是柯賽特的真正的父親。馬裏於斯大吃壹驚,高貴的出身讓他沒有想過這些復雜,所以對讓也越來越冷漠(忘恩負義的家夥)。因為馬裏於斯認為是他槍殺了沙威。
失去了柯賽特的讓迅速蒼老下去了,他快八十歲了,抑郁成疾,漸漸壹病不起了。年輕人終究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而馬裏於斯對於巨額的遺產也感到惴惴不安。
婚禮的時候,泰納迪埃壹夥又盯上了他們。因為珂賽特現在已經是男爵夫人,於是他想利用讓德苦役犯身份來好好敲詐壹筆,然而他卻沒有想到馬裏於斯知道他是苦役犯,泰納迪埃為了證明自己情報的價值拿出多年前的報紙(上面寫著讓=馬德蘭),還有沙威是投河自盡的證明(感覺這段寫得不太合理呢……)。馬裏於斯和他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最重要的猛料是泰納迪埃拿出了那塊血衣(馬裏於斯要不要吐血?)。
盡管泰納迪埃如此邪惡卑鄙無恥(能用的詞太多了),但是馬裏於斯還是因為他是所謂的“恩人”,給了他壹大筆錢。而壞人也沒有得到懲罰,利用這筆錢他跑到美洲繼續作惡——當黑奴販子去了。
然後馬裏於斯趕緊拉上珂賽特去看望老人,讓此時壹心認為自己等不到那壹天了。不過他還是等到了,年輕人努力安慰老人的心,但是太晚了。“我走了對於妳們才是最好的”,臨近死亡並不孤單,福來主教也在天上看著他(55)。
然後是很長的壹段話……回憶,囑咐他們,泰納迪埃也要原諒(俺不原諒)。還有芳汀,珂賽特壹定要記得她(此處淚奔……紙巾……)。然後天使就永遠的離開了他們。
在公***墓地僻靜的角落裏,只有壹塊,沒有名字的石板。
我想先哭會兒……大家壹起吧……
為善的道路,遠比做惡的道路要來得艱辛坎坷。雖然讓自己能力很強,擁有許多財富,可是不管怎樣都擺脫不了苦役犯的過去,這個過去像夢魘壹樣糾纏著他。沙威死了又如何呢?冰冷的法律不會放過他,所以他最後才只能選擇離開,雖然也算是得到善終了……
看前面的時候經常會特別的氣不過,天底下怎麽還會有泰納迪埃兩口子這種不是人的人呢?而且鐵石心腸的沙威最後都被感動了,這個人還是冥頑不靈,繼續作惡。難道有的人生來就是要做惡的麽。
我覺得最難說的人應該是沙威,他到底是壹個好人呢?還是壹個壞人呢?書裏面說,他體現的是壹個好人當中所有的惡。沙威本質倒也不壞,只可惜他是壹個法律機器,不是壹個人,不能理解人世間的感情。不過最後他終於明白了吧。
情節方面還是灰常好看滴,壹環扣壹環的,人物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最精彩的當屬街壘保衛戰那塊兒。就是時不常的插入壹些對於社會、歷史等等的描述經常讓我直接跳過了,嘿嘿。
雖然書名叫做悲慘世界,不過我覺得這本書還是比較溫暖的,壹個人可以用自己的愛心來照亮這個悲慘的世界。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黑暗過後是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