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用卡片筆記書寫-壹種自下而上的書寫方法

用卡片筆記書寫-壹種自下而上的書寫方法

專家已經內化了必要的知識,所以他們不需要主動記住規則或有意識地思考自己的選擇。他們在各種情況下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所以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直覺來判斷在某種情況下該怎麽做。他們在復雜情況下的決策顯然不是通過長期的理性分析做出的,而是來自直覺。

這裏的直覺不是指某種神秘的力量,而是壹種已經融入過去的經驗。通過無數次成敗的反饋循環,優秀的學生並不滿足於僅僅涉獵問題。他們常常超越自己學科的藩籬去窺探外面的世界。壹旦妳這樣做了,即使妳沒有得到任何指導,妳也不會回去像別人那樣行事。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壹個系統來跟上不斷增長的信息庫,以便人們能夠以壹種智能的方式聚合不同的想法,然後產生新的想法。

在《圍城》中,有這樣壹段對李的描述:“李趕緊把它打開,看看裏面有沒有丟失的東西。大家都為他高興,看了壹眼。盒子內部就像壹個櫃子,每個櫃子都是壹個小抽屜。打開抽屜,裏面是整齊排列的白色卡片,像圖書館的目錄。他們爆發出壹陣怪聲,梅亭壹臉憤怒的說:“這是我的法寶。只要我有,中國的書都被燒了,我還能開中國文學系的課。"

這些卡片按照四角號碼排列,分為姓名和頭銜兩種。鴻漸好奇,拉開抽屜,彈了彈卡片,只見片頭紅墨水橫寫“杜甫”二字,下面紫墨水寫標題,標題後藍墨水寫正文。"

我們習慣在閱讀時做筆記,但必要難度理論不同意這種方法。什麽是必要難度理論?意思是在知識獲取困難的時候,妳會記得更深刻。在認知科學家看來,閱讀時做筆記很容易被遺忘,因為太難了。如果妳讀書的時候不做筆記,而是在讀完書或者第二天做筆記,妳會更容易摘錄和使用。

那麽如何做筆記才能達到精讀的效果呢?壹是提高獲取知識的必要難度,二是使用有效的筆記方法,如卡片筆記框法。李采用的是卡片筆記箱法。做筆記時,他使用統壹的結構和完整的句子,並能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建立筆記索引,分類放入盒子,建立自己的寫作寶庫。使用時,他只需找到相關卡片,寫出相關句子,串聯組合,提高寫作效率。

有趣的是,《圍城》的作者錢鐘書也是用卡片做筆記的。

這種方法來自20世紀德國重要的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他從壹個德國釀酒師的兒子變成了20世紀最有創造力和最受尊敬的社會科學家之壹。在他30多年的研究中,他以學術產出高而聞名,共出版了58本書和數百篇文章。德國作家申克·阿倫斯(Schenk arens)在《用卡片筆記閱讀》壹書中整理了他的方法,書中詳細介紹了壹些記筆記的工具,並描述了他如何將這些工具應用到自己的工作流程中。

為什麽提倡盧曼的卡片筆記寫作?原因如下:

首先,符合元認知理論。傳統的卡片書寫方式,就像作家納博科夫,只用壹個盒子來保存他書寫的內容。陸曼有壹個額外的盒子來索引和整理他寫的卡片內容。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信息加工可以分為認知和元認知兩種類型。認知是妳感知到的,妳記得的,妳學到的,妳想到的。元認知就是妳監控自己當前的認知。目前我感知到了什麽?我現在想起了什麽?我目前在學什麽?我此刻在想什麽?

盧曼的卡盒寫作法,通過新增的盒子,可以更好地保存和加工“元認知”的內容。壹個盒子用來保存內容本身;壹個盒子用來監控內容。更重要的是,他通過各種索引關聯卡片,從而提高了記憶檢索的效率。

其次,盧曼卡盒書寫法可以減輕精神負擔。

在傳統的記筆記觀念中,如果妳的大腦足夠強大,妳就不用記筆記。但在盧曼看來,卡片筆記可以作為第二大腦。換句話說,不管妳有沒有很強的大腦,這套記筆記的方法都會直接促進妳的思維。

而且,我們習慣於為自己制定計劃,壹步壹步去實施。即使依靠意誌力去執行計劃,也常常因為最後堅持不下來而產生消極心態。理想的情況是定期調整甚至制定壹個不確定的計劃,而是找到自己的寫作過程,激發我們內在的觀察力和洞察力,推動我們前進。

納博科夫的卡片寫作

怎樣才能用卡片筆記正確書寫?

和大多數人壹樣,盧曼也做筆記,在正文的空白處寫評論,或者按主題收集手寫筆記,但過了壹段時間,他意識到自己的筆記毫無意義。於是他改變了記筆記的方式。他沒有在現有的類別或相應的文本上添加註釋,而是將它們都寫在小紙片上,對紙片的邊角進行編號,然後將它們收集到卡盒中。

具體步驟如下:

1.做快速筆記。

隨時捕捉每壹個想法。不要擔心怎麽寫或者寫什麽。

每個人每天都有很多想法,而閃記會占大部分。這時候妳需要在當天或者第二天再次閱讀和復習。如果妳有好的想法,記錄下來保存,其他想法可以直接刪除。比如妳手機裏的備忘錄。

2.在文獻上做筆記。

不管妳讀什麽,做筆記,寫下妳不想忘記的東西,或者妳認為可能會在妳自己的思考或寫作中用到的東西。

也叫項目筆記,特點是為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或項目而記錄的筆記。語言比flash筆記更豐富,更精挑細選,要真正理解意思。比如妳精心準備了壹份分享。

3.做永久的筆記。

基於flash的筆記與文獻筆記結合後,開始思考它們與自己的關系。

永久筆記不是用來收集想法的,而是用來產生想法的。新信息與已有信息壹致、補充認證還是矛盾?妳可以準確地為每個想法寫下筆記,並使用完整的句子,標記來源,提供參考資料,並像對別人壹樣,盡量做到精確,清晰,簡短。

此時,扔掉第壹步的flash筆記,把第二步的文檔筆記放入妳的文檔管理系統。重要的內容都在卡盒裏之後,就可以忘記了。

4.現在把妳的新永久筆記添加到卡片盒裏。

該便箋應與其他便箋相鏈接,並妥善保存。鏈接是為了保證妳以後能找到這張紙條。您可以從索引頁鏈接到它,或者在筆記上創建壹個鏈接,用作討論或主題的起點。

5.在系統內自下而上開發主題、問題和研究課題。

這壹步,妳需要經常饋筆記,看看自己需要什麽,面臨什麽問題。筆記越多,自然就越能看到自己關註的方向。基於妳所擁有的,即使妳的卡盒裏什麽都沒有,妳也永遠不會從零開始,因為妳腦子裏已經有想法了。

6.積累足夠的想法,確定壹個寫作主題。

筆記越多,素材就越豐富。這個時候妳就會開始思考,從妳的材料中可以提煉出哪些話題。妳會主動收集,主動尋找寫作論據,為妳的寫作形成框架。

7.開始寫吧。

筆記好像是碎片化的思想。妳可以並且能夠通過相關的單詞將它們轉化為連貫的內容,嵌入到妳的論點的上下文中,並從妳的筆記中得出妳的論點。檢查論點中的漏洞,並找到改進或改變它的方法。

8.編輯和校對妳的手稿。

這是寫作的步驟。

當妳慶幸自己開始像盧曼壹樣在卡盒上做筆記時,也要註意以下原則:

1.簡潔。卡片是用來記錄關鍵信息的,我也建議妳有壹個固定的結構,壹個統壹的結構,這樣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

2.克制。雖然我們隨時隨地都有想法,但不代表每個想法都值得記錄。盧曼每天至少要做6-9次卡式筆記。

3.篩選。在篩選flash筆記的時候,刪除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們要刪除。如果要把它們作為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留下,就要及時轉換。比如,我們前壹天寫完了快閃筆記之後,當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壹定要整理篩選,否則快閃筆記還是會成為我們的負擔。

4.打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寫作要考慮是否補充自己現有的結構,拒絕自己不舒服的觀點。我們要及時吸納壹些自己喜歡的想法,同時不要排斥那些自己覺得不舒服的,這樣我們的寫作結構才能更加完整。

5.創作者VS評論家。寫作時,想象自己是壹個高度自由的人,創作沒有任何限制。但是當我們真的要在各種平臺上發表這篇文章的時候,妳會想,如果我是壹個評論家,我會怎麽想?這樣,我們就要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寫作。

最後,我想說壹下我最近的手機app——flomo浮墨筆記。

創始人邵楠基於《卡片筆記寫作法》這本書重新創業,開發了這款flomo筆記。

它的優點是特別簡潔。我可以及時記錄我的很多flash筆記,我也會和其他軟件壹起使用,比如印象筆記或者石墨文檔。工具只是妳如何使用它們!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真的實踐了書中的方法,並分享給朋友們。這本書對我很有幫助。感謝盧曼、申克·阿倫斯和中文譯者陳琳,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們重拾寫作的樂趣,走得更遠。